黄氏源流

黄氏源流

黄姓是我国古老而著名的大姓,位列百家姓第八位。“黄”之本义指“佩玉”,源于远古时代东夷嬴姓少昊集团中的黄夷。《史记》载,嬴姓后裔分封达14国之多,黄氏即其中的一个分支。黄姓尊少昊为远古始祖,以伯益为血缘祖先(一说祖陆终)。夏初,伯益后裔在今河南潢川地区建立了一个黄国子孙以国为姓,历经夏、商、周,直至公元前648年被楚国灭亡。黄氏望出江夏郡,今晋江黄氏门匾即书“江夏传芳”。江夏郡地域为今湖北省云梦县周围,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相春申君黄歇第七代孙黄霸,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汉宣帝时曾官“颍川太守”,治行称天下第一,为中国古代循吏典范,后为丞相。

青山派得姓始祖黄世铭,是黄敦之弟,兄弟同时入闽,同样战功卓著,跟随王审知左右,从光州固始接来家眷后,起初居住福州城内。黄世铭生有儿子名叫黄义村,义村再传至黄宾。黄宾曾任长乐县令,在福州近廓。时王氏已自立为王,兄弟叔侄间为了争权夺利,发生内江,整个掌权者上层乱成一团,王潮、王审知兄弟苦心经营的闽政权,已到了土崩瓦解边缘。黄世铭知大势已去,他不愿卷入其中,做无谓的牺牲品,为子孙计,跳离是非圈,遂将家眷从福州城内迁往长乐,于长乐背山面海的青山置业安居。黄世铭果然有先见之明,他将家眷迁出福州城后,不久城内果然发生大乱,王氏一族及与王氏关系密切者全家死难者不计其数。而黄世铭一家安然无恙,且日后子孙昌盛。因其居于青山,这一派便称青山派。

黄氏为黄勉斋先生第五世,宋嘉熙二年(1238),由建阳茄潭溪迁福州后再迁洋厦村,现户数237户,人口853人。有海外侨胞100余户,人口48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