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历史主义》简介
《克服历史主义》这本书是由(德)特洛尔奇创作的,《克服历史主义》共有35章节
1
目录
...
2
本丛编聚焦于16世纪以来的西方政治史学传统,译介20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与迻译近代以来的历代原典并重,为我国学界深入认识西方尽绵薄之力。...
3
扉页
...
4
古典教育基金·“传德”资助项目...
5
“政治史学丛编”出版说明
古老的文明共同体都有自己的史书,但史书不等于如今的“史学”——无论《史记》《史通》还是《文史通义》,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史学。严格来讲,史学是现代学科,即基于现代...
6
编者前言
刘小枫 20世纪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1913年),德国学界的国际知名学者特洛尔奇(1865—1923)发出警告,一场“历史主义危机”(die Krisis d...
7
新教对现代世界形成的意义
[204]所有学术都与其前提条件绑定在一起。史学在其追求精确、公正和细节的一切努力中,也结合着这种前提在进行。前提条件的形成乃是由于,我们在进行历史研究时,必须...
8
一 何谓“现代世界”
[208]有一个我们的论题所预设了的一般性史学概念,看起来不证自明,事实上也常见有人不加思索地加以使用,那就是“现代世界”这一概念;或者,如果我们不想采用浮泛的...
9
二 “新教”作为历史概念
“新教”作为一个一般性历史概念,现在急需更为确切的限定。占主导地位的做法习惯于把新教的所有现象归为一类,并使用一个一般性的概念,来说明新教应当是什么或者应当成为...
10
三 新教与现代世界的矛盾
既然如此,新教对世界的影响力就并不明了,也不简单。绝无一条笔直的道路,能够从新教的教会文化直通独立于教会的[9]233]现代文化。新教在此看似有许多贡献,但那常...
11
四 基督教与政治社会制度
首先同时也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情况是,新教粉碎了天主教的单一统治,致使教会文化虽一时有所重振,其实却已被打破。由是出现了三种互相排斥、彼此谴责的自称正确无误的教义...
12
五 新教与现代精神的宗教性
[297]新教在诸多领域的影响,首先是家庭和法的领域,然后是国家、经济和社会领域,最后是学术和艺术领域,我们之前都已探讨过了。在所有这些领域,我们的探究都得出了...
13
历史主义及其克服
...
14
英文版前言
许格尔 撰 [205]我获得殊荣得以在此稍赘数语,略述下列专为英国而作的五篇讲演的缘起、目的和特点。这些讲演乃是我诚挚敬爱的好友特洛尔奇教授的最后遗著,他已于今...
15
一 伦理学与历史哲学
1 人格和良知的道德 [68]诸位给予我极高荣誉,让我到著名的贵校校园来作三次讲演,我以自豪和感激的心情接受了这一邀请。为了最好地表达我的心情,我选了一个能体现...
16
二 基督教在世界宗教中的地位
[105]访问久负盛名的牛津大学,乃是我长久以来热切的愿望。牛津大学在我们心目中首先是其中世纪的辉煌荣光,经院哲学中产生的唯名论和经验论问题,对于我们经常多有启...
17
三 政治、爱国主义、宗教
[119]我首先自然要说,我真诚感谢诸位给予我极高荣誉,邀请我到你们的圈子里来讲话。我相信,贵学社在宗教事务上所持有的种种一般性原则,也是我与诸位所共有的。而且...
18
附 录
...
19
《历史上的各个时代》 ( 1854)序言
兰克 撰 谷裕 译 [中译编者按]1854年9月25日至10月13日,兰克应邀为巴伐利亚国王讲了19次世界历史,从古罗马、中世纪、近代早期讲到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
20
历史主义的危机(1932)
侯斯(Karl Heussi) 撰 郭笑遥 译 1929年秋,我在萨克森教会会议上和耶拿学者协会(Die Jenaer Gelehrten Gesellscha...
21
导言:历史主义的概念
在研究历史主义概念的过程中,我读到了迈内克(Friedrich Meinecke)的如下句子: 一个全新的口号从生活中孕育出来,最初还闪耀光芒,它通过驱使零散的...
22
一 历史地审视历史主义危机
为了能在合适的范围内说明历史主义的危机,[37]防止人们在如此短的时代间隔后高估这一现象(然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指明,这一危机按照其类型而言,并不是...
23
二 系统地审视历史主义危机
要处理历史主义危机这一问题,有人会先寻找引发历史主义危机的个别病原体,而这些病原体潜藏在哲学、社会学神学、政治和文学创作的新思想及其对史学的影响之中。然而,这条...
24
历史主义危机与魏玛共和的诞生
施密特(Gustav Schmid) 撰 史敏岳 译 德国历史主义与议会民主制的问题关系,主要来自梅尼克和特洛尔奇的著作。若要从政治史的角度来考察这一相当复杂的...
25
一 德国宪法的发展与自由保守主义者的英国观
与麦瑟施米特(M. Messerschmidt)的杰作《英国视角下的德国》(Deutschland in englischer Sicht)类似,我们将以德国史...
26
二 帝国宪法的民主化问题
在帝制德国的最后几年,一个现象使德国史学家对德英关系的看法变得更加复杂。不断向前的民主化浪潮已然以特殊的方式席卷了二元制(德国)和议会制(英国)君主立宪政体本身...
27
三 历史主义的母国何以没有议会民主制理论?
历史研究曾一再就一个问题展开辩论:对英国宪政的欣赏究竟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在德国(学者)政治家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活动中产生了明显的结果?但最新的研究比较了两次大战...
28
四 文化战争论点与宪法改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还出现了另一场战争。围绕着德国是否有权遵循所谓本国内政组织原则的争论,跟一战是一场文化战争的阐释发生了重合。梅尼克和特洛尔奇接受了西方反对军国...
29
五 作为参照系的英国——衡量改革意愿的尺度
德国如何走出文化战争时期的孤立状态,变成不断成长的共和国?为了确定梅尼克等学者怎样发现了这条出路,以及他们的改革意愿经历了哪些阶段,我们认为可以把他们与英国之间...
30
六 1917/1919过渡危机中历史主义者的改革措施
至目前为止,我们一直停留在指明精神问题领域的设问特征上,现在则必须简要勾勒梅尼克、特洛尔奇和韦伯作为积极的学者政治家所迈出的脚步。在上文所论述的事实背景下,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