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2025年10月30日
一、项目背景
随着显微外科学的不断发展,更小的创伤,更短的术后恢复时间也成为神经外科医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基于外科安全、有效、微创的理念,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成为微创神经外科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目前,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是最主要入路方法,已经成为垂体瘤外科治疗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此手术在进行颅底重建结束后,需要通过蝶窦和鼻腔填塞物进行对颅底重建的支撑和鼻腔黏膜出血的压迫止血。
经鼻蝶入路手术中,由于需要分离鼻中隔和(或)蝶窦腹侧壁黏膜,术后常常需要进行鼻腔填塞。鞍底支撑物的选择包括可吸收支撑材料和非吸收性支撑材料。可吸收性填塞材料常用的有纤维蛋白原、生物蛋白胶以及人工合成的聚氨酯合成材料,如纳吸绵等;非吸收性支撑材料包括导尿管球囊、凡士林纱条、碘仿纱条等。目前,业内使用较多的为凡士林纱条、碘仿纱条、碘伏纱布或者膨胀海绵。经鼻蝶手术时,医生在患者双侧鼻腔各填入1~2条碘仿纱条,待止血后根据患者术中有无脑脊液漏决定取出时间。术中无脑脊液漏者,于术后3 d拔除鼻腔碘仿纱条;术中有脑脊液漏者,则根据漏口大小和修补方法于术后3~7 d拔除碘仿纱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