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成长》简介
《刻意成长》这本书是由孙瑞希创作的,《刻意成长》共有43章节
1
序
16年前,我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办公室文员。每天的工作非常枯燥、琐碎:打字复印、端茶倒水、跑腿打杂……我一边享受着稳定的低工资,一边纠结于要在这种程式化的职业生涯...
2
Chapter 1 时间管理:关注值得做的事情
...
3
1.1 成功的秘密是“战略性放弃”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期间留下一句名言:“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任何事情,不论大小、广博或琐碎。”这种做事执着、永不言弃的精神在我们的成长中一直被人提倡。 不过...
4
1.2 怎样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坚持
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安德烈·史派瑟曾经探讨过为什么有时候放弃比坚持更重要。 1.在执着于某个目标的同时,意味着你可能会忽视更好的替代方案 我老家...
5
1.3 你必须有时间成长,而不是无休止地工作
58同城于2019年6月13日发布了《201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居行报告》,这份报告是对一线和新一线一共15座城市的2019届毕业生的调研。报告显示,多数毕业生选...
6
1.4 量出为入,用未来的目标决定今天的行动
加班泛化,消费主义盛行,这让“80后”“90后”身上呈现出与“60后”“70后”完全不同的特点。 宁小军在《自金融》一书中提到:“80后”“90后”群体具有几个...
7
1.5 如何想到又能做到,让事情有始有终
“上班是任务,创造价值是结果”,当你这样想时,说明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结果导向思维。 我做生涯咨询时,经常会遇到30岁左右的来访者,不少来访者面临职业转型的问题。...
8
Chapter 2 成长工具:重塑能力体系
...
9
2.1 最笨的努力,就是没有成果的瞎忙
“再苦再累都不能倒下,因为身后有太多人需要照顾。”这是来访者老杨在工作室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老杨是某三线城市一家私营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他跟了一个老板12年。...
10
2.2 三个方法,跳出“人际互惠”的怪圈
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刚刚进入新公司,肯定有一段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被一些老员工差遣干这干那。 我们以为自己会做出明智的决策,会拒绝老员工不合理...
11
2.3 正确发挥创造力,为你的创意找到受众
以色列有一家叫Better Place的公司,它有1800个服务站,主要为拥有电动汽车的用户提供更换电池服务。电动汽车有一个缺点,就是充电时间比燃油汽车加满油用...
12
2.4 培养完成力,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高手
不管你喜不喜欢,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着两件事:一是不断制造麻烦;二是想办法解决麻烦。工作以后,我们需要解决的麻烦事更多。例如:团队中,大家的想法各不相同,很难达成共...
13
2.5 细节重塑影响力,实现人生的完美逆袭
京东有个快递小哥叫黄少波,在2019年2月21日到3月20日一个月他的总揽件数是13万件,揽件提成近8万元。黄少波入职京东已经五年,2018年的平均月收入是八九...
14
Chapter 3 突破困局:有效应对不确定
...
15
3.1 在复杂系统里,步子别迈得太大
“罗辑思维”推送过一条音频:“领先半步有什么好处?”音频里罗振宇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假设你现在穿越回了唐朝,请问你干点啥?” 罗振宇举例:“你确实是一脑子现...
16
3.2 你的决策水平,决定你能走多远
在心理学中,“决策”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决策包含思维过程,也包含意志行动,是两者相互结合的产物。 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需要做决策。有些可...
17
3.3 面对冲突,除了逃避和对抗还有什么选择
我们生活在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随着商业环境的剧变,组织形态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组织的边界日渐模糊,但是,最富挑战性的人和人之间的壁垒仍然存在。很多...
18
3.4 80%以上的纠结,都可以通过恰当的归因消除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认为,人们对成败的归因会对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世间万物有因终有果,有果必有因,只要你所做的事情存在一个结果,那么归因都是你不可不...
19
3.5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苛求完美上
多年来,我都在致力于帮助人们解决职业定位、职业选择、生涯平衡等人生难题。我意识到,许多来访者耗费了太多时间苛求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人们与种种“不完美”做斗争,...
20
Chapter 4 优势升级:走上高手之路
...
21
4.1 指数时代,趋势判断思维有多重要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前负责人伊藤穰一认为,从20世纪末开始,人类就已经进入了“指数时代”。在“指数时代”,技术的变化速度会超过人类的适应速度。 我们每天...
22
4.2 为什么不要随意跳出舒适区
“舒适区”这个概念,很多人都听说过。它指人经常性表现出来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人在这个区域里会感到熟悉、放松、舒适,因为很多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不少人认为,...
23
4.3 内向者,怎样才能脱颖而出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1921年出版的《心理类型学》一书中提出了内倾型和外倾型这两种性格类型。荣格认为,内倾型(内向型)的人,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常沉浸...
24
4.4 动态博弈,你能为自己争取多少利益
嘉贺(化名)的前老板是个工作狂,而且特别会压榨员工。他会在下班前开会或布置工作任务,让人不得不加班加点才能完成工作。他经常会把嘉贺出差的时间安排在晚上。乘坐一夜...
25
4.5 最高级的稳定,是拥有复盘能力
身为上班族的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困惑:感觉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换了几次工作,还是没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依然在基层岗位打转转。这个时候你应该干什么?...
26
Chapter 5 兴趣变现:让有趣的生命扑面而来
...
27
5.1 兴趣比你会说话,找到成长的突破点
每年春节假期结束后,都会有一波求职高峰,特别是到了三、四月份,人才市场供需两旺,俗称“金三银四”。 我整理了一下去年的一对一生涯咨询个案,发现有不少来访者在年后...
28
5.2 与“伪兴趣”相伴,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木心的诗歌《从前慢》中有句话:“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以前的人,感情有裂缝就想修修补补,现在的人,感情有裂缝就想换。我说的...
29
5.3 你的能力要配得上你的梦想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你的能力要配得上你的梦想,你如今得到的一切,本质上都是现实与梦想最终妥协的产物。 认识一个朋友,在工作了八年...
30
5.4 做好手头的事,还是追寻想做的事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教授认为,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愉快地从事该职业。所以,人们通常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