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试错是最聪明的笨办法

7.5 试错是最聪明的笨办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但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在快速发展变化的年代,无论是好的生活还是坏的生活,人们一旦适应了,就不太愿意去改变。

因此,历来重大的职业身份转换受到的阻力都很大。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决策的速度反而变慢了

吴蓓蓓(化名)毕业后,拖着个行李箱来到北京打拼,每天工作忙得焦头烂额,因为穷,颠沛流离总是搬家。她极少休息,偶尔几个在京好友聚会,问她最近怎么样,她都会用无比疲惫的声音说:“工作、跳槽、搬家。”

有段时间她情绪极度低落,我告诉她“多读书多看报,累了你就睡觉觉”,说完我就后悔了。我忘了,她一直做助理的工作,领导所有的文稿、PPT都出自她手,她的大部分工作除了写稿子、做PPT,就是搜罗材料、看书。

她说读高中时自己最喜欢的就是写作文,现在把写作文变成一项工作,自己反倒“发怵”了。为了写好文章、做好PPT,她需要大量阅读,现在她盯着一本书超过十分钟就犯困。晚上睡觉也不踏实,梦里全是工作的场景。

我那时经常劝她:“不行就换个工作。”

她说:“自己选的路,不能太任性。”多年后,她告诉我,不坚持不行,因为本来也没有更多的选择。那些年,她吃了不少苦,却从没有和家人提及。跳了几次槽,后来她成了一家外资企业的中层。再后来有了孩子,她想转换职业发展轨道,希望能够自己掌控时间,而不被组织的时间束缚。

她盘点了一下自己能做的事情后却发现:以前没得选时,做决策是迅速的,现在选择太多了,反倒不知如何决策了。她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个固定的剧本,她希望可以尝试不同的角色,但又不希望添加新的变数。于是,在前思后想、不停比对中,她始终不知道该迈出哪一条腿。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想做的工作不敢尝试,想学东西又怕没时间,于是每天都在纠结中重复,浪费激情与理想,最终变得焦虑、烦躁。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书中说:“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吴蓓蓓想要的,并不是一场不同角色混演的大戏,她只是希望有这样一份工作,能够让她的人生角色在工作和家庭中获得认可。事实上,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你会发现,无论多么牛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思维局限。有局限的时候,不是要通过反复权衡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是要通过“试错”,来突破思维和视角的局限。

每一次尝试的失败,都能优化下一步的选择

北京,是一个希望与失望共存、压力与张力共生的城市。无论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个城市都给了那些勇于尝试和奋斗的人们更多的机会。吴蓓蓓决定尝试一把,把那些自己想做的、能做的工作方向罗列出来,然后用业余时间通过学习、兼职、访谈等方式来收集自己的职业体验。

她尝试过陶艺、插花、烘焙、撰稿等多个方向。她清楚地记得,当她在烘焙房闻着点心香甜的味道,揉着面团时,那种感觉有多么美好。但是当师傅告诉她,希望她能学会这门技术,成为一个手艺人时,她却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她只是喜欢点心香甜的味道,希望能分享给家人,仅此而已。幸运的是,吴蓓蓓在试错的过程中,不断地优化下一步的识别过程。

30岁那年,她终于走上了内容创业的道路。因为并无员工,她一个人扛所有的事儿,她更愿意称自己为“自由职业者”。正式办理辞职手续的前一天,吴蓓蓓激动得彻夜难眠。

在北京这个超级大城市里,无数蝼蚁般的小人物,他们都曾有过辛酸、有过绝望。但幸运的是,总有些人找对了路,从失望走向希望,在绝地中反弹,这就是北京最有魅力的地方。

在复杂的世界里,对于重新做出职业选择这件事,试错是最聪明的笨办法。这种看似极为笨拙的办法,其实是一种最清晰的职业识别策略。因为每一次尝试的失败,都能优化下一步的选择,而成功就是靠着这样一步一步迭代优化来获得的。

试错有风险,行动需技巧

我们说“试错”是聪明的笨办法,但有些人的试错,只剩下笨办法,却少了“聪明”二字。我有个熟人,特别喜欢尝试新事物。早年间他做农资生意,后来发现有朋友做旅行社赚了钱,就赶紧开了一家旅行社。

再后来又看到早前做农资生意的穷哥们都赚到了钱,他慌忙把之前的生意重新捡起来。之后赶上了某省农垦系统政策调整,生意不太好做,他又丢下农资生意开辟了境外旅行线路。

去年,他发现年轻人都爱玩抖音,就拉了几个人,开始玩短视频。别人干什么,他就跟风干什么,跟着跟着,把自己跟丢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条弯路,都需要不停地试错,但试错是有策略的。怎样才能把控试错中的风险,实现高效试错呢?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蒂姆·哈福德曾经提出了试错的三个重要方法:稳妥的小碎步、冒险的大跨步和安全的松耦合。

1.稳妥的小碎步

在职业选择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好多个职业方向,但是你不能确定哪个选项是最佳的方案。这时候,最有效的方法是去试验自己的想法,在试验的过程中不断剔除不合适的选项。

如果你不能一下子找出最优的选项,那么这种看似笨拙的排除法,其实是最聪明最有效的。吴蓓蓓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她原本以为自己对烘焙很感兴趣,可是当她把这当作一个职业方向探索时却发现,自己仅仅喜欢享受烘焙成果,并不喜欢这个职业。

通过这种试验、失败、改进、再试验的循环,吴蓓蓓把不合适自己的枝枝杈杈都剪掉了,最终实现了职业转型。职业选择时,涉及的外部因素特别多,有时候很多干扰因素纠缠在一起,如果不通过试验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案。

蒂姆·哈福德认为,这个时候,采用经过设计的试验就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每一次试验,都能让我们剔除干扰因素,一步步靠近成功。

2.冒险的大跨步

在职业选择中,还有一种情况比较普遍,那就是已经存在的职业机会或已经想到的方法,都不能解决你所面临的问题,这个时候,该怎样通过“试错”获得突破呢?

这就是试错的第二方法:冒险的大跨步。

2010年年底,我瞒着父母辞职出来,准备创业。在外人看来,我的工作还不错,职场七年,收入高,很体面。作为集团的改革派,我主管的人力资源部与市场部、财务部被同事们戏称为“三巨头”,是集团名副其实的实权派。

我在职的时候,经常会接到猎头公司的电话,遇到不少看似不错的职业机会,但我觉得那些都不是我想要的。从职场小白到管理层,薪水和职位步步高升,但幸福感的体验却并不强烈。有人说,幸福=价值感+掌控感+满足感,我很认同这个说法。我觉得依附于平台,掌控感的缺失是影响我对幸福感体验的重要因素。我拒绝了外面的机会,一头扎进了创业的大潮中。

相较于以往,我从基层职位晋升到管理层,从小公司挪到大集团,这次投身创业的转变对于我来说就是一次“冒险的大跨步”。这种冒险,能够让事情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所以,在职业选择时,当你有非常明确的方向时,要敢于孤注一掷,敢于为自己的选择承担风险。高风险才能带来高收益,只要你能担得起,这些转变都值得尝试。

3.安全的松耦合

对于有些人来说,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比如,我有些来访者是公务员,他们如果辞职离开体制内,那就意味着没有了回头的机会。很多基层公务员并没有太深厚的职业技能积累和经济积累,这就意味着,如果离开体制内去“玩大冒险”,一旦输了,就会对自己的人生和家庭生活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试错还有第三个重要的方法,那就是:降低系统的耦合程度,把紧耦合变成松耦合,为失败留出空间。

蒂姆·哈福德用“耦合”指代组织、系统、环境当中各个模块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紧密程度。有些人生选择,对失败的容错率非常低,一个局部的小失误,可能导致全局的大溃败。所以,如果你处于这样的系统或者环境中,你必须想办法来降低系统的耦合程度。

以多米诺骨牌为例。多米诺骨牌赛事经常发生意外。一次,一位来拍摄多米诺骨牌赛事的摄影师不小心掉了一支笔,恰巧砸倒了一块骨牌,结果把整个活动搞砸了。为了避免意外事故对竞赛的影响,如今的多米诺骨牌竞赛,采取了安全隔离措施。人们把搭建好的骨牌隔离成若干个区域加以保护,直到表演的最后一刻才把每个区域的安全设置一一撤走。

这就是人为地把“紧耦合系统”变成“松耦合系统”,降低局部失败对整体的影响,不至于让全局无法挽回。对于职业选择来说,建构“松耦合系统”的方法很多,它可能是你职业技能的提升,可能是你经济基础的积累,抑或是你社会资源的延伸等等。

总之,如果你处在紧耦合的系统中,请仔细盘点自己的资源,为试错创建安全区,在这个基础上大胆地前行。

生活是一条河,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呢!年轻的意义在于感受和创造这个多彩的世界,而非故步自封,因循守旧。毕竟生活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不确定中,对未来充满希望,一步一个脚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