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
轩辕丘,《山海经》郭璞注曰:“黄帝居此丘,娶西陵氏女,因号轩辕丘。”
轩辕之丘上,嫘从西陵带来的那只猫,正追一只巴掌大的蝴蝶,大蝴蝶一飘一飘飞高了,去追高处的另一只蝴蝶。猫追不上蝴蝶,就去追身旁的一只蜜蜂,它追上去,伸出白爪子抓住了那只蜜蜂,放在嘴上闻,还没有闻出来啥味,喵的惊叫一声。猫咪的嘴上被蜜蜂咛了一下……猫疼得一声接一声叫着。
嫘听见了,连忙跑过来,刚一伸手,猫就委屈地跳到她手掌里。
婆婆说:“它跟蜜蜂玩,蜜蜂咛了它。”
嫘的婆婆,就是黄帝的母亲,叫附宝。《竹书纪年》上记载:“黄帝轩辕氏,母曰附宝。”
嫘把猫咪搂在怀里,像哄孩子似的说:“来来,吹吹就不疼了。”说着,对着猫的嘴扑扑地吹着,猫圆圆地弯在她的怀里,不喊疼了。
婆婆看着儿媳妇的样子,从心里喜欢,脸上笑开了花。
嫘在轩辕之丘的日子就这样开始了。
过了玄妙之门,轩辕黄帝向前方一指,说:“这是明堂,也叫昆仑。”
嫘顺着黄帝指引的方向看去,在一大片明晃晃的水之中央,立着一座大殿,大殿四角由巨木撑着,无有墙壁,屋顶覆盖香茅。这就是黄帝说的明堂。
明堂是黄帝部落的政治中心。《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史记·封禅书》说:(明堂)“……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命曰昆仑。”明堂的样子,大致如此。
嫘看见明堂后边,有一棵大树,比明堂还高,还没看清啥树,一阵风涌上来,跟着一群人拥过来。一群人嚷嚷着把黄帝拥进明堂中央,嚷嚷着说些什么。这些人,就是在婚礼上喝大酒的那些人。
嫘想,黄帝得有多大的能耐才能把这群短短长长吆五喝六的人聚拢在一起呀。
穿堂而过的风,一派清凉。
明堂的中间,当门儿,有个高脚椅子。黄帝往上面一坐,就高于所有的人。
嫘伸了一下舌头,看没人看见,这才放心。看见黄帝高高地坐在那里,她眼里盈满莫名的泪水,既为他高兴,又有些担忧,有些忧伤,担忧跟忧伤啥呢?她也不知道。
黄帝坐上了椅子,椅子托举起了黄帝,抬高了黄帝,也改变他的身体,改变他的姿势,改变他的神情。
嫘一下子看明白座位的秘密——
在西陵之墟,黄帝往地上一坐,或者随地一跍堆,亲切得像兄弟姊妹,亲切得跟邻居一样。在轩辕部落的明堂上,他往这长着长腿的椅子上一座,一下子就变得高了,高大了,高贵了,不一样了。有椅子和没椅子,可大不一样啊。
嫘知道,作为黄帝的媳妇,自己得改变自己了,不能哭笑随心了,不能像孩子一样伸舌头了,因为自己是黄帝的媳妇呀。
一只蝴蝶从眼前飞过。嫘看见,明堂的梁上有两窝燕子,她看燕子端坐巢中,燕子也看她。她朝燕子招招手,想起这是明堂,赶紧把手缩了回来。一群鸽子喜鹊麻雀穿堂而过,黄帝跟他的大臣们都没有看一眼。嫘的目光跟着飞鸟落在明堂后面的树上,这下看清了,树是桑树,一群鸟跍堆在树上。一群不一样的鸟,互相说着话,各唱各的歌,好像赞美着树枝跟光阴带给它们的快乐。一群麻雀,像是从西陵飞来的麻雀,叽叽喳喳叫着也落在桑树上。桑树下面,落着斑斑鸟粪,有新的有旧的。看到这些,嫘的心里稍微轻松起来。
一天,黄帝身边那群人不在,嫘悄悄地往明堂中间的那把椅子上一坐。脚勉强能够着地,靠背坚硬,屁股下的木板光光的,看来是被黄帝的屁股磨过许多年了。嫘想,这椅子,坐上去并不那么舒适,也不让人放松,坐上去身子还有些僵硬呢。嫘坐在上面,感到椅子有些摇晃,就从椅子上跳下来,跑到外面找个石片,把椅子的一条腿垫上。再坐上去,不摇不晃,就比较稳当了。
静坐浅巢的燕子看见,嫘学着黄帝的样子,两只手放在椅子扶手上,粗糙的扶手已磨得光滑。嫘的面目庄严起来,目光看着远方。燕子不知道嫘在想什么。嫘想的是,黄帝坐在这么高的椅子上想啥呢?黄帝老是坐在这里往远处看,他看见啥了?黄帝一定是在想啥大事情,俺得替黄帝想想他在想啥……
嫘正这样想着,眼睛突然被谁从后面捂上了。她掰不开他的手。
“你猜猜我是谁?”尽管故意变化了声音,嫘也知道他是黄帝。
“娘。”嫘说得远远的。
“不对。”声音又变化了。
“仓颉。”嫘在婚宴上记住了造字的仓颉,还没记住他的模样哩。
“不对。”声音又变化了一下。
“桑伯。”嫘说。黄帝见过桑伯。
“再猜。”
“你把俺眼睛弄疼了。”嫘想掰开他的手。他的手太有劲了,掰不开。
嫘猜来猜去,就是不说黄帝的名字,故意的。
黄帝一松开手,嫘的两只胳膊向下一滑,反搂着黄帝的脖子,身体随之向上一卷。黄帝感觉到嫘的长发扫一下他的脸,还扫到他的嘴唇,一个影子已从眼前闪过。黄帝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嫘的身体就已从座位上飞到了黄帝的背上,还有几绺头发留在黄帝的脸上。
好身手。黄帝背着嫘,咚咚地跑出了明堂。
桑树上的喜鹊叫成一片,声音跟一群人拍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