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女之桑】
《山海经·中山经》:“宣山……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余,赤理黄华青柎,名为帝女之桑。”《山海经》中所说的帝女之桑,是炎帝的二女儿。
桑小时候,经常在嫘母的蚕屋里出出进进,跟嫘母亲近,跟蚕宝宝亲近。
嫘母看她学习养蚕那么专心,就说:“这小闺女跟桑蚕阵亲,就叫桑吧。”
桑不好好吃饭。嫘母说:“碗里剩下一粒米,脸上就长出一个麻子。”
桑听了,不再剩饭,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不抛洒一粒米,掉在地上的,也会捡起来,吹吹吃了。果然,桑的脸长得白白净净,洁白放光。
桑小小女孩儿,脾气大,动不动就生气。嫘母说:你采桑叶,笑着采下来的,蚕宝宝喜欢吃,生着气采下来的,蚕宝宝不喜欢吃。
桑听了,笑着去采桑叶,蚕宝宝果然吃得津津有味,她生气时采来的桑叶,蚕宝宝是皱着眉头吃的。果然跟嫘母说的一样。桑就不爱生气了。
炎黄大战之后,桑跟爹爹炎帝到了南方。到了南方,她不住家里,住在一棵桑树上。
这棵桑树,腰身需要十来个人手扯手才能抱住,树干长到三四人高的地方长出四个粗粗枝杈,一枝朝东,一枝朝南,一枝朝西,一枝朝北,枝杈上的桑叶每片都有荷叶那么大。桑姑娘像鸟一样,折来长短粗细的树枝,在桑树的高处搭了一个窝,住在里面,不再下来。
人们在树下看见,桑姑娘像个蚕娃娃一样,每天吃桑叶,她吃一片叶子吃一片叶子吃一片叶子吃一片叶子……不停地吃,把半边桑树的叶子吃光了,才回去睡觉。第二天,大家看到,她开始吃桑树另半边的叶子,吃一片叶子吃一片叶子吃一片叶子吃一片叶子……不停地吃。她把树上这半边的叶子吃完时,那半边的桑叶已经长出来,她接着吃。炎帝看着女儿的行为如此古怪,想把她哄下来。
姐姐瑶姬去哄,她不下来。[47]
妹妹女娃去哄,她不下来。[48]
妈妈听去哄,她不下来。[49]
谁都没有把她哄下来,反正无论咋说她就是不下来,用了许多法子也没有把她哄下来。
有人唱道:“一个姑娘,实在荒唐。树上建房,当成天堂。”
听说:“这样下去可不中,不如请嫘母来劝劝这闺女吧,她听嫘母的。”
炎帝让瑶姬和女娃请来嫘母。
嫘母扯着听的手,站在树下,哼唱道:“小白姑子,修白房子,修白房子,没门没窗子。”这是从前嫘母教给桑唱的歌。
桑听见歌声,从巢里露出半个脸来,一看真是嫘母,欢快地从树上爬下来,扯着嫘母的手,让嫘母看自己收获的蚕茧。
嫘母回轩辕部落去了,桑又住回桑树,不再下来。
在树下的人听到她的歌声:“桑蚕姑娘,上树建房。跟蚕作伴,胜于天堂。”
有人给炎帝出主意说:“在树下点一堆火,把她熏下来。”
烟焰中,桑没有下来。
有人看见,她裙裾冉冉,升上天空。
有人看见,火光中一赤身女子转眼之间跟一片彩云融为一体。
炎帝说:“桑这闺女是跟着她师父赤松子去了。”
这赤松子,是著名的神仙。《列仙传》记载:“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
帝女桑升天的地方叫南阳。《太平御览》引《广异记》云:“南方赤帝女学道得仙,居南阳崿山桑树上。赤帝……诱之不得,以火焚之,女即升天,因名帝女桑。”
嫘母在远游中听到桑的消息,叹口气,对黄帝说:“咱家这几个闺女呀,都不让人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