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材料的光学性质
2025年09月27日
1.4.3 材料的光学性质
光是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的辐射能。电磁波辐射的波长范围很广,只有波长在380~760nm的这部分辐射才能引起光视觉,称为可见光。波长短于380nm的光是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长于760nm的光是红外线、无线电波等。
光的波长不同,人眼对其产生的颜色感觉也不同,各种颜色的波长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即一种颜色逐渐减弱,另一种颜色则逐渐增强,慢慢变到另一种颜色,另外还关系到光通量、发光强度、照度等。
根据光学原理,颜色不是材料本身固有的,而是取决于材料的光谱反射、光线的光谱组成、观看者的光谱敏感性,其中光线尤为重要。
材料的光泽是材料表面的特征。光线照到物体上,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吸收。如果物体是透明的,则有一部分透射过物体。当光线入射角和反射角对称时,为镜面反射;当反射光线分散在各个方向时称为漫反射,漫反射与颜色和亮度有关。镜面反射是产生光泽的主要因素,对物体形象形成的清晰程度和反射光线的强弱起决定性作用。另外,材料与光的性质还关系到材料的透明度、表面组织、形状尺寸和立体造型等。
总之,一幢建筑物(或建筑群体),除了满足物理、力学等性能外,还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线为室内采光,建筑的立面要充分运用自然光线形成凹凸的光影效果,强烈的明暗对比,使建筑物矗立在大地上栩栩如生,色泽鲜明、清晰,立体感强,美观耐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