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材料的耐久性
2025年09月27日
1.4.4 材料的耐久性
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抵抗各种自然因素及有害介质的作用,保持其原有性能而不变质和不被破坏的能力称为材料的耐久性。
作用于材料的自然因素和有害介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作用
物理作用指材料受干湿、冷热、冻融变化等,使材料体积发生收缩与膨胀,或产生内应力而开裂破坏。
(2)化学作用
化学作用指材料在大气和环境水中的酸碱盐等溶液的侵蚀下,使材料逐渐发生质变而破坏。
(3)生物作用
生物作用指材料在昆虫或菌类等的侵害下,导致材料发生虫蛀、腐朽而破坏。
建筑材料中的砖、石、混凝土等矿物材料,大多数是由于物理作用而破坏。
金属材料主要是化学作用而引起腐蚀。
木材、植物等天然材料,主要是因生物作用而腐蚀、腐朽。
沥青及高分子材料,在阳光、空气、水和热的作用下会逐渐老化,使材料变脆,开裂而破坏。
为提高材料的耐久性,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材料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合理选用材料,减轻环境的破坏作用,提高材料的密实度,采用表面覆盖层等,从而达到提高材料耐久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