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镁质胶凝材料的原料与生产

3.4.1 镁质胶凝材料的原料与生产

镁质胶凝材料的主要原料是天然菱镁矿(MgCO3)。我国菱镁矿蕴藏量丰富,辽宁、吉林、内蒙古、宁夏、山东、湖北等为主要产地。由菱镁矿经轻烧、粉磨制成轻烧氧化镁(MgO);也可以用蛇纹石(3MgO·2SiO2·2H2O)或冶炼轻质镁合金的熔渣煅烧制得氧化镁,或以盐卤液(海水)为原料,经干燥处理制成氯化镁(MgCl2)。

碳酸镁一般在400℃开始分解,600~650℃时分解反应剧烈进行,实际煅烧温度为750~850℃。其化学反应式为:

img

煅烧适当的轻烧氧化镁的密度为3.1~3.4g/cm3,堆密度为800~900kg/m3。按《镁质胶凝材料用原料》(JC/T 449—2008)规定,轻烧氧化镁按物理化学性能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其物理化学性能必须满足表3.6的规定,氯化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3.7的规定。

表3.6 轻烧氧化镁的物理化学性能

img

表3.7 氯化镁的化学成分 (%)

img

轻烧氧化镁运输和储存时应避免受潮,也不可久存,以防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成为Mg(OH)2,再碳化成为MgCO3,失去化学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