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学史明理 立德树人

序 学史明理 立德树人

塔山小学教育集团沐浴着塔山文化的阳光雨露,书写着学史明理、立德树人的世纪新章。这无疑为集团的世纪兴校开启了面向未来的全新征程。

从系统的“史教”入手,培育面向未来的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了塔山小学教育集团办学理念上的远见卓识。正如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所认为的:“熟悉历史是一个人的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他终生的眼目。”这是因为历史的文化传统因其无处不在、无时不至的影响力,而具有了无形的穿透力,深入每个人的血脉。没有任何人可以跳出历史影响去正确理解和处置某一现实问题。也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伟大号召,这无疑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的教学内容,成为“立德树人”的坚实根基。

塔山小学教育集团系统地开展“五史”(校史、城史、队史、团史、党史)教育活动的有利条件之一是集团所属校区均位于塔山历史文化的核心区块,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塔山是绍兴城内的名山之一,因山上有应天塔而名。塔山又名飞来山、怪山、龟山、宝林山、盘山等。山上原有越王勾践建造的“游台”(今日的天文台)以及巨人迹、灵鳗井、锡杖痕、宝林寺等胜迹,惜今已圮废,但文化流传依然。应天塔始建于晋末,历代均有修葺。塔内尚存的嘉靖十三年(1534)修缮时留下的砖雕数十方,有文字,也有图案,均属历史珍品。其塔名“应天”,更激励着今日塔小人“应天育人”的精神追求。学区内鲁迅故里、秋瑾故居、沈园、章学诚的住房,乃至投醪河、稽山园……古迹新景,无不放射着古越文化的时代光芒。这些文化遗迹,自然为塔山小学教育集团开展“五史”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地域条件。

让小学生掌握一些历史文化认知,从唤醒乡愁到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初步培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无疑任重而道远。这套校本教材的编写,能注目于小学生生命发展的实际,体现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内在逻辑。从认知的空间看,由身边的校史切入,到视域更为开阔的城史;从认知的时间看,从当下的队史入手而面向未来的团史,更朝向伟大的党史,堪称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系统史教。

特别值得赞赏的是其具体内容的编写,采用了为孩子讲故事的手法,而足以让学生喜闻乐见。

一是有关历史人物的故事。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古代史离不开历史上有贡献的诸多名士,近代革命斗争史更是由革命志士所书写。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有青藤书屋的徐渭、沈园悲歌的陆游,更有抗日英雄赵一曼,“两弹一星”钱三强……可谓英雄辈出,更看今朝。

二是有关历史事件的故事。历史人物创造的历史事件,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乐,同样是最为感人的故事。从抗日儿童团到上甘岭战役,从南昌起义到平型关大捷……这些课文故事都是史册上最为光辉的诗篇。

三是有关历史遗迹的故事。遗迹是重要时光的留存,时代发展的踪迹,值得后人瞻仰,可用于纪念先行者。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曾经的塔山中心小学的旧貌旧事,还可以感知新校区的左邻右舍。从西小河的历史街区到青年志愿者的垦荒现场,从井冈山的革命根据地到西柏坡的会议场址,一处遗迹就是一部感人的教科书。

四是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非遗”同样是历史流传之宝。课本中从“戏曲之乡话绍剧”到“成人仪式激人心”,再从“大禹遗迹”到“唐诗之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相传的历史珍品,也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更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当然,这方面的故事对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它们也相机渗透在这套“五史”教育的校本教材之中。

历史诉说着昨日,照亮的却是今天和未来。孩子们只有深切地了解了以往,才能知道应当如何奋斗于当下,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前进!

“学史崇德”正是这样,从生命深处壮大着立德树人的力量!

周一贯

2022年3月5日于越中容膝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