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追根溯源

一 追根溯源

改革开放大幕开启后,社会走向新秩序,国民道德文明和青少年价值理念亟须重塑。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问题;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1981年2月,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九个人民团体倡议开展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接着,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宣传、教育、文化、卫生、公安等部门,“积极支持各群众团体开展文明礼貌活动,把它作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件大事,认真抓好”。

青少年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在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中,中共中央总结了有些地方开展的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的活动的经验,把“五讲”“四美”“三热爱”统一起来,提出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同时规定每年三月为全民“文明礼貌月”。在1982年的第一个文明礼貌月中,全国50万个青少年服务队和学雷锋小组走上社会,广泛开展“为您服务”、助人为乐的活动,在广大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该活动逐渐与学雷锋活动相融合。

这个活动以通俗的群众语言和清晰的表达方式,将革命的理想、道德、纪律具体化、形象化、群众化。在内容上,这个活动反映了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思想、修养、文化、技术和精神生活的要求与愿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宜采用倡导、自我教育的方法,寓教于文化娱乐和公益事业建设的活动之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全国文明礼貌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