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追根溯源

一 追根溯源

绍兴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辛亥革命三大团体之一光复会的大本营,也是长江下游革命的重要基地。在这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中,绍兴人民发扬了励精图治、卧薪尝胆的奋斗精神,以大无畏的气魄积极投身这场关系到国家、民族前途的革命,用自己的鲜血推动了波澜壮阔的革命进程,谱写了绍兴近代辉煌的历史,使绍兴在整个辛亥革命史上具有崇高地位。而徐锡麟是绍兴“辛亥三杰”中的一位。

徐锡麟,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绍兴府山阴东浦村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4年在上海加入光复会。1905年在绍兴创立大通学堂,规定入校学生均为光复会会员,参加兵操训练。1906年赴安徽任武备学堂副总办、安徽巡警学堂会办。

1907年7月6日,光复会领导的首次安庆起义爆发。徐锡麟以安庆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的身份,暗中联络会党,本来约定在7月8日趁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时进行突然袭击,杀掉省文武大官,占领安庆,然后与秋瑾率领的浙东起义军共同攻打南京,从事反清武装斗争。但因叶仰高叛变,安徽巡抚恩铭已掌握党人名单,毕业典礼突然提前于6日举行。典礼开始,徐锡麟呈上毕业名册,口头报告了毕业官兵人数,随后说:“报告,今天有革命党人起事!”恩铭拍案高声说:“在哪里?什么人?”徐锡麟应声说:“在这里,就是我。”话音没落,就朝恩铭连射数枪。

徐锡麟像

会场哗然,其余文武官员慌忙逃走。徐锡麟与马宗汉、陈伯平及巡警学生百余人很快占领了军械所,但随后被前来镇压的清军包围,激战四小时,最终失败。陈伯平战死,徐锡麟、马宗汉被捕。

公堂之上,面对审判,徐锡麟义正词严,怒斥清廷专政误国。清廷官员质问徐锡麟:“你可知罪?明日你就要被开膛剖心肝了!”徐锡麟听了,大笑说:“为了革命,我即使身为千万片,亦在所不惜。区区心肝,何屑顾及!”于是自写供词,愿一人承担责任,不牵连学生。

1907年7月7日,徐锡麟英勇就义,时年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