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故事听听
2025年08月11日
一 故事听听
夏禹,名文命,字高密,被后人尊称大禹,生于西川石纽(今四川北川县羌族乡)。夏,是部落名,姓姒氏。禹,是受舜禅后的称呼。
大禹与绍兴关系密切,不仅在这里娶妻生子,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他一生中的不少重要事件,也与会稽有密切的关系。
大禹治水
禹会会稽。治水成功后,禹大会诸侯于茅山。《左传·哀公七年》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在大禹大会诸侯的时候,发生了他斩杀防风氏的故事。防风氏是防风国(防风部落)之君,在大禹召开诸侯大会,审计全国各个部落上缴中央“贡赋”情况的时候,他发现防风部落是最差的,而且防风之君还迟到了三天。为了严明纪律,大禹就把防风氏杀了。他还下令将茅山改名为“会稽山”,让人们永远记住“会稽”(与今“会计”同音)的重要性。
禹禅会稽。大禹受命而登天子位,巡视江南,回归大越,登茅山(会稽山)见群臣和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除恶扬善,又“禅会稽”,即对会稽山进行封禅。管仲说大禹“封泰山,禅会稽”,就是视会稽山与泰山为同等地位。
禹葬会稽。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十年,帝禹东巡游,至于会稽而崩。”“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
从以上几件大事中,可以看出大禹与会稽关系之密切。大禹在会稽有一系列的重大活动,故在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古迹。根据2018年问世的《绍兴禹迹图》显示,在绍兴境内,大禹遗迹多达127处,为全国其他地域所罕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禹陵,即大禹下葬之处。我国在夏朝初期已经有禹庙,并开始祭禹。如今,每年谷雨的公祭大禹陵活动已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