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故事听听

一 故事听听

隋唐时期,全国行政区域由郡改州府,绍兴由会稽郡改为越州。这个时期,政治、文化中心北移,但越州仍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越绫、越罗闻名天下,越瓷中的秘色瓷是全国最高档的瓷品。这时期,绍兴的书法、绘画等艺术文化有新的发展,到过绍兴或从绍兴走出去的诗人更如夜空中璀璨的星星,不可胜数。

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贺知章。贺知章(约659—约744),字季真, 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早年迁居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贺知章与李白是著名的忘年交。唐天宝元年(742),诗人李白来到京城长安。一天,他到紫极宫去游览,碰见了著名诗人贺知章。当时贺知章已身居太子宾客的高位,李白还是一介布衣。贺知章很早就读过李白的诗,极为推崇,这次偶然相逢,就亲切地攀谈起来。他向李白要新作看,李白拿出《蜀道难》向他求教,贺知章还没读完,就连声赞叹,称李白为“谪仙人”。

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贺知章邀请李白去饮酒,在酒家坐下后,才想起身上没有带钱。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把佩在身上显示官品级别的金饰龟袋解下来,去换了酒。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金龟换酒”的故事。从此,贺知章和李白结下深交,常在一起饮酒作诗,切磋诗艺。后来,贺知章向皇帝推荐李白,皇帝也久闻李白大名,于是就任命李白为翰林待诏。

贺知章虽然长期远离家乡在京都长安当官,但他热爱故乡的山山水水,怀念家乡的父老乡亲,终于在八十多岁时告老还乡。回绍兴时,皇帝赐诗,百官送行,李白也赋诗赠别,这成为官场和文坛的盛事。

贺知章回绍兴后写下不少与鉴湖相关的诗,最有名的是《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他在绍兴留下的遗迹有贺秘监祠、龙瑞宫、鉴湖道士庄等。

李白来越州探望贺知章,也被秀丽的稽山鉴水所折服,写下许多著名的诗篇。这吸引了更多诗人来绍兴,后来形成了一条浙东唐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