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追根溯源

一 追根溯源

国之重器:盾构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各项基建工程在全国各地红红火火开展。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地铁等构成中国的主要交通网络,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离不开一样国之重器:盾构机。

中国铁建盾构机

20世纪90年代初,盾构机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西方、日本等发达国家手中,中国除了要花费数亿美元的外汇购买盾构机,在施工过程中盾构机出现故障,还要花费高额的工资请外国专家进行维修,而这样的大工程停工一天就会使国家损失数百万元人民币。盾构机的核心技术已经和国家的发展与安全紧密相关,决不能长期受制于人。

王杜娟作为中国盾构机从无到有的亲历者,深有感触。2002年,由18人组成的中铁隧道集团盾构机研发项目小组,成为中国盾构机研究的冲锋小队。王杜娟当时担任整个联合制造项目、国内制造互补的结构设计负责人。当时整个团队十分珍惜这一次对国际先进水平盾构机彻底解剖和学习的机会,他们放弃一切节假日,白天消化图纸和技术,晚上翻译资料信息。为了保证工期,王杜娟一边组织公司技术人员研究修正方案,一边说服外方人员改正图纸。经过技术团队三个月的奋战,项目如期完工。

盾构机工作剖面图

这一经历使整个团队收获了翔实的外方基础材料,同时获得了建造盾构机最核心的技术。正是从这个项目开始,中铁隧道局逐渐积累了自有知识产权盾构机的技术基础。

天道酬勤,经过6年不懈的努力,2008年4月,王杜娟和她的同事们终于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拥有大部分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其整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近年来,中国的盾构机制造就跟下饺子一样,逐渐蓬勃发展起来,这也拉开了中国自主品牌盾构机称霸市场的序幕。如今国产盾构机已经占据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且出口到全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国际市场,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金桥计划

盾构机的制造,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见证了中国科技强国的艰辛历程,它源于共青团中央推出的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其中实施金桥计划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的重点工作。所谓金桥计划,就要充分发挥共青团、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组织广泛联系青年科技人才的优势,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海外学人与国内建设之间,架起人才与项目对接、成果与市场联系的桥梁,为不同领域、不同层次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实践提供服务,促进科研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实践证明,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是共青团组织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积极参与科教兴国的伟大实践,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新世纪共青团工作和青年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