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故事听听

一 故事听听

在绍兴平水镇东南,有一座呈东南走势的山岭,属会稽山余脉,海拔约516 米,山形陡峭,岩石突兀,岭阶逶迤,地形险要,这就是古代著名的冶炼家铸剑之地——日铸岭。

说到日铸岭,有一段历史的传奇。春秋战国时期,有位叫欧冶子的工匠,善于铸剑,是中国古代铸剑鼻祖。越王允常为了北抗吴、楚,就命令欧冶子为他造剑。于是,欧冶子在若耶溪附近的赤堇山(铸铺岙),上灶、中灶、下灶架起熊熊炉火,按五方之位,采五精之气铸剑。然而,铸剑多日,欧冶子始终无法铸出令人满意的剑,他为此抓耳挠腮,终日苦闷,却无计于心。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里神仙告诉他,要到一处山岭上才能铸出好剑。他按图索骥,找到了这个地方,果然一日铸成。由此,这个地方就叫作日铸岭。

追溯历史,日铸岭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兵南下,赵构南迁,重返越州。在祝家村隐居的驸马祝太公带着南山公主,拥着高宗赵构一行人,从上灶往日铸岭方向逃避,行至锁泗桥附近,已人疲马乏。途经一矮亭,官兵们骑马无法前行,只得就地下马,又因前方山岭陡峭,官员们便在此休息,就把此地命名曰“下马桥”。赵构与官兵们停下来商议抗金国策的亭子,被称为议事亭(二寺坪)。事后众人翻越日铸岭,在宋驾站(宋家店)王化村驿站驻跸。

此后建炎五年(1131),赵构因为朝廷得到暂时安定,以为江山可以收复,于是大赦改元,圣旨的开头说:“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绍”就是继承,“奕世” 即累世,一代接一代,“宏休” 即宏大的事业;“兴” 即中兴、振兴,“丕绪”就是皇统,也就是要使赵宋统治继往开来的意思。所以改以“绍兴”作纪元,同时改越州为绍兴府。

自绍兴至平水,翻越日铸岭、王化、驻跸岭、蒋岩桥至嵊州的三界干道,可通往台州、温州的陆路要道,也是绍兴南部山民去平水、上灶贩卖毛竹、茶叶的必经之路,因此日铸岭又被称为江南的“茶马古道”。

日铸岭古道

近年,政府出资修复了这条“茶马古道”。漫步古道,一路行来,每一个台阶,都有着一段传奇的故事;每一处遗迹,都沉积着厚重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