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不放弃寻找新的希望
为了让生活有一个新的开始,张爱玲来到了美国。为了让生活可以继续下去,张爱玲盼望美国可以接受她的作品。只是,转眼间,张爱玲来到美国已经四个月了,本来寄希望于能够借助《秧歌》英文版来赚取一些稿费,不成想希望落空,《秧歌》的销售实在不如人意。受到前两篇小说的影响,张爱玲不敢再贸然写那些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一时间的搁笔让她的生活陷入困境,她不得不开始另寻出路。
麦克道威尔文艺营原本不在张爱玲的行程计划中,但是她如今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那里。她找了在美国的代理人玛丽·德勒尔、司克利卜纳出版社的主编哈利·布莱格、著名小说作家马坤德做她的保证人,向麦克道威尔文艺营提出了申请。
亲爱的先生,夫人:
我是一个来自香港的作家,根据一九五三年颁布的难民法令,移民来此。我在去年十月份来到这个国家。除了写作所得之外,我别无其他收入来源。目前的经济压力逼使我向文艺营请免栖身,俾能让我完成已经动手在写的小说。我不揣冒昧,要求从三月十三日到六月三十日期间允许我居住在文艺营,希望在冬季结束的五月十五日之后能继续留在贵营。
张爱玲敬启
原本是清高的灵魂,却因为生活陷入困境,而不得不向现实妥协。张爱玲获得回应之后,很快便离开了女子宿舍,一路周转来到了麦克道威尔文艺营。
麦克道维尔文艺营聚集着很多有才华的艺术家,这里的环境要比女子宿舍好上许多倍,且远离世俗的纷扰,为他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幽雅的环境。这里房舍众多,且艺术家们的工作室彼此分开,可以避免受到叨扰。还有一所图书馆和一个文艺大厅,成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对那时的张爱玲来说,这里简直就是天堂。不仅环境静谧,而且景色优美,像是世外桃源一样的文艺营让张爱玲那种漂泊的苦楚淡了许多。
文艺营的生活安排十分贴合艺术家们的生活习性,对早、午、晚餐安排得细致周到,这让漂泊许久的张爱玲终于体会到了一段短暂的平静。而她所要做的,就是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赶紧创作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来,只有在美国出版市场站稳脚跟,才能在此地生根发芽。
于是,张爱玲将全部的时间和心思都投放在了创作中,一切都按照计划前进,生活平静而有规律。她专心写作之余也会到文艺营的草坪中散步,更多的时候,她喜欢待在窗台边,坐在帆布椅子上享受阳光的温暖。
张爱玲人生跌宕起伏了许多年,在此时此地,才算获得了真正的放松,身心状态的调整让她的精神也变得比以往好了许多。她原本是一个十分热爱生活的人,当条件足够时,她又穿起了那些颜色鲜艳的衣服,将自己仔细地打扮起来。充满东方女子特色的脸庞,加上独有的文艺气质,使她很快就得到了一些人的关注。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她第二任丈夫的赖雅。
胡兰成是张爱玲心口上的一道伤疤,让张爱玲的爱情因他而枯萎。本来以为今生都将与爱情无缘,那颗千疮百孔的心不会再为哪个男人而悸动。但是命运的安排总会给你一些猝不及防的温暖,当你遇到了那个合适的人,新的爱情依旧会从枯枝中长出新的萌芽。
优雅秘籍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也不要被逆境蛊惑而沉沦其中。就在你觉得人生不会有什么改变的时候,新的际遇就只和你相距一步路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