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投资
第八章 家庭理财,重在节流
理财不只是数字交易,更是生活里的吃穿用度。如何在家庭生活中贯彻理财观念?如何合理规划日常消费?本章将告诉你:理财,让家庭生活更幸福。
向富豪学习管理零花钱
施先生最近心情很不好,他为了给孩子零花钱的事情而烦恼。施先生只有一个宝贝儿子,自然是非常娇惯。孩子上小学后施先生就开始不定期地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让儿子买些自己想买的东西,可是没想到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一开始的时候施先生每天只给孩子一两块钱,后来就变成每天5元,再后来就是每天30、50元,孩子要的零花钱越来越多,要是哪天不给他就不去上学,而且孩子已经开始和班上的同学攀比,什么都想要最好的,花钱越来越多。施先生一看觉得问题大了,他倒不是不愿意给孩子花钱,只是他觉得孩子应该从小就养成一个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样才能过上平稳富足的生活,要不然就是有再多的钱也抵不住毫无节制地乱花啊。施先生很想改变管理孩子零花钱的办法,但是又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办,所以非常烦恼。
生活中和施先生一样存在着相同烦恼的家长大有人在,因为平时给孩子零花钱时都比较随意,所以孩子对零花钱的态度就更加随意,毫无节制地花钱,从小就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有的家长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对孩子的零花钱进行了非常苛刻的管理,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家长该如何帮孩子管理零花钱,让孩子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呢?
定时定量发放零花钱,让零花钱制度化
每月在固定的时间给孩子发固定数量的零花钱,别的时间不要多给孩子一分钱。
加强孩子的理财意识教育
父母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花钱大手大脚一点都不节俭的父母根本没有办法教会孩子科学的理财。所以首先家长应该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对零花钱进行申请管理和账目管理
申请管理就是当孩子想买一件东西的时候,必须提交申请报告,详细地说明购买的理由,如果理由足够合理,则可以下发这笔零花钱,但是对这件事要做好记录。账目管理就是要给孩子建立一个零花钱账本,把每个月零花钱的去向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让孩子明白这些钱是怎么花的,培养孩子的计划能力和核算能力。如果连续半年孩子都没有出现财政赤字,就要给予适当的奖励,让孩子明白节俭是有奖励的。
和孩子签订“零花钱合同”
签订“零花钱合同”是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好机会,可以在合同中明确规定零花钱的具体用途,比如说买书多少钱,坐车多少钱等等,规定各个项目的钱不能挪作他用。要告诉孩子零花钱不是玩具费,还要规定如果孩子每月储蓄一定的金额,就奖励相应的金额。
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财技术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掌握一些最基本的金融知识和投资工具,让孩子懂得怎样合法地赚钱。
让孩子通过必要的劳动和优异的成绩增加零花钱
孩子的零花钱有时候难免会不够花,这时候不能心软多给孩子钱,要让孩子通过劳动和优异的成绩来挣取零花钱,让孩子明白劳动赚钱和知识就是金钱的道理。
理性消费,购物要精打细算
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数量有限,除去风险比较大的,能给我们带来稳定收益的投资工具就更少了。事实是挣钱挣得很慢,花钱却花得很快,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有电话费、电费、水费、煤气费、购物费、餐饮费等等,每一项单笔的支出看起来并不是很多,但是把这几项加起来可就是个不小的数目。既然挣钱慢、花钱快,那就得在节流上下功夫,想办法省下一点钱,让自己做到理性消费,该花的钱就花,不该花的钱多一分也不花。如果大家觉得电话费、电费、水费、煤气费和餐饮费等太过琐碎,又确实省不下来多少钱,那我们就来着重讲一讲节省购物费的方法,因为购物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大的支出,我们必须重视起来。怎样才能节省购物费呢?
尽量在比较晚的时候去超市
超市里的那些特价熟食、蔬菜、水果因为受到保质期的严格限制,所以到晚上的时候就会比白天便宜一半甚至是更多,而且越临近关门的时候越便宜,这个时候去购买自然就能省不少钱。
注意超市的优惠单
大型超市通常每隔半个月就会制作一份购物宣传册,很多商品都会优惠,消费者应该抓住这个规律,尽量以便宜的价格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家电产品和家具卫生用品不要在超市买,这些商品在超市里卖的价格通常都比较贵。消费者买完商品后还应该认真核对一下购物小票,看看有没有商品数量和价格被弄错的现象,如果发现问题就要马上解决。
高价钱的东西不等于高品位
有些消费者盲目地认为价钱高的东西就是好东西,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讲究物美价廉,不要去追求价钱高的商品。再说生活品质和金钱的高低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生活的品质不能靠钱来打造。
不要被打折促销所迷惑,从而盲目消费
每到节假日打折促销的广告到处都是,各大商场争相降价促销,降价让利的幅度越来越大,于是很多原本没有购物欲望的消费者也禁不住开始购物消费了,觉得便宜不占白不占。可是真实情况是,打折促销只是一种手段,很多商家都是先加价再降价,甚至把一些卖不出去的伪劣商品当做正品拿来销售,消费者花了正品的钱,买到的却是次品。
还有些消费者被打折促销所吸引,买了很多根本用不上的东西,盲目地消费只能掏空自己的钱袋。所以消费者在购物时除了要关注商品的价格外,还要看一下商品的质量,最重要的是问一下自己到底需要不需要这些商品。消费者还要记住,商家是不会做亏本生意的,千万不要被迷惑,盲目地消费。
计划购物
去超市和商场购物前,最好先列好一个购物清单,只买自己需要的商品,不要买多余的;买完之后就离开,避免商品的诱惑;准备一个计算器,千万不要超出预算;空手入超市,不要推购物车,也不要带购物篮。如果你经常在一个超市买东西,那最好办理一张会员卡,这张会员卡可以为你带来不少实惠。
怎样进行理财教育
张先生的儿子现在上小学五年级,学习成绩不错。张先生为了让儿子取得更好的成绩,就和儿子约定了一个奖励措施:每次考试考90分以上奖励50元,95分以上就奖励100元,班级前三名奖励200元。有了这个奖励措施后张先生的儿子学习更努力,每一次考试都能从张先生那里拿走两三百元的奖励,有时候甚至能拿四五百,张先生非常高兴。可是时间一长张先生就高兴不起来了,自从儿子上初中后所学的科目开始增加,考试的次数也开始增加,于是张先生所出的“奖励”就慢慢增加了。有时候有那么一两次没有兑现,儿子就不高兴了,说爸爸说话不算话,其实多出点钱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慢慢地儿子干什么都要钱,不给钱就不干,而且拿了钱之后就乱花,一点节制都没有,这让张先生很烦恼。
生活中像张先生这样用钱去激励孩子学习的家长还有很多,其实这样的做法长期来看是不可取的。家长必须让孩子对金钱对理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孩子才能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和理财观,才能健康地成长。
那么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
为孩子在银行建立一个账户,让孩子自己打理压岁钱,家长在旁边进行正确引导。这样做可以给孩子一定的理财自由,培养孩子对理财的兴趣和习惯。
帮助孩子利用压岁钱和零花钱来做基金定投,用基金定投的方式来筹备孩子的教育资金。
为孩子单独建立一个账本,让孩子将自己的消费支出都清楚地记录下来,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合理消费,根据资金的多少,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合理的使用计划,可以按照不同的比例来购买学习用品、零食和玩具。
要鼓励孩子为公益事业捐款,培养孩子的奉献精神。
外国家长怎么帮孩子理财
美国——号召孩子从小就开始储蓄
在美国,针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这也受到了美国政府的重视。美国的家长鼓励孩子打工,还鼓励孩子将不用的东西捐赠或是在家门口出售,用这种办法获得收入。学校也鼓励学生研究证券市场,关注投资理财。
日本——鼓励孩子自力更生,勤俭持家
日本的家长主张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钱,他们还主张除了阳光和空气,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日本的家长在给孩子零用钱之前,会互相约定一个大致的数额,这样就不会让孩子进行无谓的攀比。
以色列——更重视责任和智慧
犹太人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有一套独特的方法,他们会在孩子周岁的时候送股票给孩子,非常重视对孩子智慧的开发,交给孩子很多理财方面的知识和观念。
英国——分阶段让孩子认识理财
英国的家长会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对孩子进行不同的理财教育,尤其重视省钱和储蓄。
法国——为孩子开设独立的银行账户
在法国,家长们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对他们进行理财教育,为孩子们在银行开设独立的银行账户,培养孩子在经济上的独立性。
记账——家庭理财第一步
从小学五年级起,吕小姐就养成了记账的习惯,就算每天只花几块钱,她也会在晚上睡觉前仔仔细细地记录在本子上。时间一长记账就变成了她的一种生活习惯,甚至可以说记账已经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每天的一笔一笔的记录支出,吕小姐养成了良好的消费习惯,有时候支出多一点,她都会心生警惕,告诫自己以后不能再乱买不必要的东西。
周围有的同事很快就变成了“月光族”,而且还弄不清每个月的工资是怎么花没的。可是吕小姐却不是这样,她的工资每个月都有盈余,而且她非常清楚钱的去向,知道钱是怎么花的。渐渐地吕小姐有了不少积蓄,她开始利用手上闲置的资金做投资,投资时会把每笔资金的具体投资方向、数目和所占的比例都记在账本上,这样一来她对自己投资活动就掌握得一清二楚。
吕小姐结婚后掌握了家里的财政大权,她很认真地管理家庭的收入和支出,在她的影响下老公也开始记账,他们就这样努力着、坚持着。他们的努力很快就有了效果,就在她的同事们还在望房兴叹的时候,她和老公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而且贷款的负担也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同事们都非常羡慕吕小姐。
理财并不难。通常家庭理财包括了解收支状况、设定财务目标、拟定策略、编列预算、执行预算、分析成果这六个步骤,只要你掌握了这六个步骤,就可以轻松地进行家庭财务管理。理财的第一步就是了解掌握家庭收支状况,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其实只要我们坚持每日财务记录,简单地说就是要每天坚持记账,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提起记账,很多朋友都觉得很简单。不错,记账很简单还很琐碎,但是却很少有人能长期坚持下来。我们身边的大部分人都没有记账的习惯,能够坚持十年以上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很多人都不记账,最大原因是觉得记账太麻烦,其实记账并不麻烦,现在不少网站都提供了简单容易操作的记账工具,只要自己每天肯花一点点时间,把自己的财务状况数字化、表格化,就可以轻松得知自己的财务状况,还可以帮未来做好规划。
记账最重要的是把家庭当月的收入和每天的支出记录得清清楚楚,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每一项花费的具体情况,以及家庭的正常需要是否得到了适当的满足。每天记账必须要清楚金钱的来源和去处。
家庭理财记账都应该有哪些内容呢?通常来说家庭理财记账应该分为4类。
第一类是最普通的理财记账本,又叫做日常消费记账本。
按照时间、项目、花费逐一进行记录。如果想要采取比较科学的方法,就应该除了要记录每一笔消费外,还要记录自己采取了哪种付款方式,是刷卡、现金还是借贷,还要对这些消费进行分析。具体的做法是:
(1)建立一份简单的消费记录,把每次购物或消费后的票据或是发票都收集起来,和家人一起把它们整理好,没有票据的时候可以记下实物的名称和具体金额,然后每月对它们进行一次分析,这样做可以让自己了解到日常生活的基本费用占自己收入的比例;自己和家人还有多少额外费用可以用于娱乐消费,比如说看电影、听音乐会、旅游等;自己还有多少钱用于长远的计划,比如说买房等。
(2)对消费记录进行分析,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消费结构,让家庭消费更趋合理化、科学化。
第二类是发票档案本。主要是收集购物时的小票、发票、合格证、保修卡和说明书等。当你购买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给自己带来损失的时候,这些票据就可以为自己的家庭挽回损失,所以一定要妥善保存。
第三类是投资账本。专门用来记录家庭投资的投入和产出,这个账本能让自己了解家庭理财的投资状况,及时地调整投资方向。
最后一类是金融资产档案本。这类账本能够及时地将相关资料记录入册,当银行存单等票据被盗或者是遗失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个账本进行查证,及时挂失,以便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所以银行扣缴单据、捐款、借贷收据、刷卡签单、存提款单据、股票、期货、债券等都要认真保存起来,最好放置在固定的地点。
记账技巧
概略记录法
记账时能够逐项记录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你觉得实在太过琐碎,那也不必太过烦恼,你可以用只记录大略支出的方式来代替。比如说一日三餐加起来是20元,那么你一个月的伙食费就是600元。其他的项目也可以照这种方法办理,简化记账的方式,只记录重点,就容易养成习惯坚持下去。
分门别类法
经过流水账一样的逐项记载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分类,按照月份、星期、具体时间区分好后,设计所需要记录的项目,设定收入和支出的识别颜色,让自己更清楚更方便地了解账本。
两抽屉法
把记账表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抽屉,一类是储蓄抽屉,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计划不合理而经常动用储蓄抽屉的钱,但是要慢慢地提高消费抽屉的可运用日期,直到完全不用储蓄抽屉的钱为止。
在线记账法
这种做法可以在任何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进行,可以把相关数据制成表格,这样一来你花了多少钱就一目了然了。
支出检讨法
只记录每天的消费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应该是从这些枯燥的数据中分析出省钱的技巧,还要看看有没有“开源”的可能性,另外还要检视每项花费是否必要、合理。
定额提款法
如果你实在是懒得记账,但还是想控制自己的支出,就可以每周定额从银行卡里提取固定的金额,大概是月收入的1/5,剩下的钱就存起来,然后就通过不断控制提取数量直到提取费用的次数、金额不超过目标额为止。
多信封法
把记账表分成几个信封,包括储蓄信封和衣食住行娱乐费用信封。
多账户法
把账户分为定期定额账户、房贷扣款账户、信用卡账户、现金领用账户。
家庭理财的种种误区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手头的闲置资金慢慢多起来了。因此理财也就慢慢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响亮、最重要的词汇之一。人们对理财的关注度也不断地升温,可是大多数家庭在对理财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严重影响着家庭理财的成绩,我们必须认识这些误区,成功走出误区。在家庭理财方面都存在着哪些最基本的误区呢?
缺乏正确的理财观念
理财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很多人只是简单地把理财当成投机,觉得理财就是赚大钱,渴望通过理财达到一夜暴富的目的。
理财成功的基本步骤
有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财规划,并且还要严格执行,不能光说不做。
理财一定要尽早开始。
长期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愿意承担风险,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盲目投资没有主见
很多家庭在不明白理财的道理,也不知道什么投资方式适合自己的情况下,只知道跟着别人一起买,别人买什么他就买什么,结果不仅赚不到钱,还会连本金也亏掉。投资者应该按照家庭自身的实际情况去理财,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工具,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投资。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理财目标负责,关注自己的家庭,安排好家庭目前的生活和未来的生活,做好充分准备才是明智的选择。
缺乏整体、长期的理财规划
很多家庭把理财看做是短期收益的投资方式,只看重眼前,不关心未来,对家庭的收支平衡、资产配置以及投资产品都缺乏整体考虑,对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缺乏统筹规划,结果只能导致赚得多花得也多,一旦出现投资失误,生活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理财是一种长期的人生规划,必须先设定一个理财目标,然后请专业的理财规划师按照自己选择的收入水平、资产状况、家庭情况以及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进行合理规划。理财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未来的退休生活以及子女的教育给安排好,其次就是把现在的日常生活安排好。最后才是安排一些比较奢侈的计划。
家庭资产配置不当
很多家庭为了让资产不贬值,就什么都投资,这也投一点,那也投一点,结果是什么投资也没成功。问题出在哪里呢?投资太过分散,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所有的投资,结果该把握的机会把握不住,该躲避的危险没有躲避,最后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从家庭理财的角度来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不同的理财阶段,不同阶段人的收入、支出、风险承受能力和理财目标也各不相同,理财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确定自己阶段性的生活和投资目标,时刻审视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以及风险承受能力,不断地调整家庭的资产配置,选择相应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比例。
计划不周,违背本意
在家庭理财的过程中,很多投资者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没有考虑到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成本与风险,导致最后结果事与愿违。
在家庭投资理财的过程中,尤其是进行大笔的投资或是实施创业计划前,必须要详细考量未来和现在可能会出现的收益、风险和成本,做好各方面的周密安排。应该尽量把“预期收益”变成“实际收益”。
盲目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在很多投资者的主观愿望中,总是希望收益越高越好,风险则越小越好。很可惜,这只是这些投资者一厢情愿的想法,风险和收益之间的真正关系是“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低风险就意味着低收益”。
当你在进行家庭理财产品配置的时候,如果遇到理财机构承诺的高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时,务必要持谨慎态度,不要盲目追捧。
分散风险意识不强,把鸡蛋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很多家庭在投资理财产品的时候,总是过分地高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分散风险的意识不强。他们把大笔资金投向单一的投资领域,甚至没有给家庭留足3到6个月的应急准备金,一旦出现突发状况或是发生投资风险,财务危机也就随之发生,投资者会非常被动。
投资者在做家庭理财规划的时候,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家庭、年龄、收入等情况,还要兼顾风险和收益,以此来构建一个高效的投资组合,把资金按照家庭的实际情况分配到定期存款、债券、房地产及股票中去,这才是最恰当的家庭理财方式。
忽视对市场长期趋势的把握
很多投资者都非常关注投资市场和商品的交易成本,而忽略了市场发展的长期趋势,结果就是虽然有可能在短线投资中赚到钱,但是长期投资累积下来就发现自己亏了很多。
从理财的角度来看,市场的短期趋势是很难预测的,但同时市场发展的长期趋势又是比较容易把握的,所以投资者在家庭理财的过程中应该忽视市场的短期波动,牢牢把握住市场发展的长远趋势,顺势而为。
忽视对健康的投资
健康也需要投资,必要的营养补充、锻炼、劳逸结合是健康投资的三个要素,适度的健康投资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生活和工作,这样自己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缺乏正确的保险认识
很多收入比较低的家庭买了很多甚至是过量的保险,可是有着较高收入的家庭却只购买了很少的保险。还有很多家庭把保险当做是一种投资渠道,只是片面地计算回报率,却忽视了保险最基本的保障功能。
保险的最根本目的是要转移风险。购买保险时,在认清风险的同时还要认真考虑保险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保险费不能超过家庭总收入的15%;保险金额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家庭收入比较稳定的保障额度可以控制在年薪的6~7倍。越是收入高的人群就越应该在总收入中安排越高的比例用于保险。
过度投资
投资者应该积极控制债务。“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做法虽然不错,但是也应该有一定的限度。总的来说家庭债务的合理比例应该控制在家庭总收入的50%之内,否则一旦市场发生波动或是家庭出现意外,那么破产的可能性就会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