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视与厌恶——面部表情全记录(四)

蔑视与厌恶——面部表情全记录(四)

蔑视的面部表情

蔑视的表情是所有面部表情中最特殊的一种,它只会出现在人的身上,而在动物身上很难发现蔑视的表情。也就是说,蔑视的情绪以及面部表情并不属于自然界,不具有原始性,而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轻蔑表情的具体表现是,眉毛下压,眼睛微微闭起,瞳孔缩小,嘴角的一侧向上扬起。蔑视表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只有嘴角的一侧上扬。

当人们看不上某人的言谈举止时,就会出现一种轻蔑的心理,表现在脸上就是轻蔑的面部表情。因为轻蔑的面部表情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出现的时间也比其他的面部表情要晚许多,在5~7岁时才会出现。通常都是一些占据优势地位的人才会出现这种表情,特别是那种有强烈优越感的人在面对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时,会在不经意间出现轻蔑的表情。

关羽是一个经常会出现轻蔑表情的人。提起关羽,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义”字。正是因为讲义气,关羽才会放弃在曹营的优越生活,回去投奔自己的结拜兄长刘备。

但是,关羽的性格需要用一个“傲”字来形容。关羽是一个十分骄傲的人,正是因为这份骄傲,关羽不听从诸葛亮的建议,导致战败,最后不得不败走麦城,并被东吴将领吕蒙所杀。

不过,关羽确实有骄傲的资本。他武艺高强,乱军中取上将人头如探囊取物。过五关斩六将中,关羽十分轻松地斩杀了那些守城将领。

公元200年,曹操派刘岱、王忠攻打刘备,但是被刘备打败了。曹操得知后十分愤怒,便亲自率领大军去攻打刘备。刘备自然不是曹操军队的对手,很快战败了,于是开始逃命。虽然刘备成功逃出了曹操的手掌心,但是关羽被曹操俘虏了。不得已,关羽暂时投降,并成为曹操的一个得力手下。

曹操不仅没有计较关羽之前跟随刘备,反而以厚礼相待,并任命关羽为偏将军。曹操之所以如此看重关羽,是因为之前领教过关羽的本领。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权臣之一,但是由于他生性残忍,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后来曹操、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八路兵马联合起来共同讨伐董卓。当时刘备、关羽、张飞共同追随公孙瓒,所以也一同前往讨伐董卓。但是在讨伐初期,进行得并不顺利。

董卓有一员大将名叫华雄,此人功夫十分了得,不仅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拿他没办法,而且他还斩杀了联军两员大将。这时,曹操等人所在阵营的将领们慌张起来,士气大减。许多人都束手无策,就连袁绍也感叹道:“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用畏惧华雄了!”

袁绍话音未落,一个人挺身而出,想要去会会华雄,这个人就是关羽。那个时候,关羽还只是一个无名小卒,所以当他提出要去同华雄交战的时候,立刻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和嘲笑。其中,袁术露出了轻蔑的表情说:“我十八路诸侯大将有几百人,却要让你一个马弓手出阵迎敌,岂不叫华雄笑话我帐中无人!”

袁术出身很高贵,自然看不上这个小小的马弓手,露出轻蔑的表情也很正常。但正是袁术的这番话和轻蔑的表情刺激了关羽的自尊心,于是关羽当即立下军令状:“我若不能斩杀华雄,自当奉上项上人头。”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袁绍自然也就允许关羽出阵迎敌。

其实,在关羽申请出阵迎敌的时候,曹操就已经非常欣赏他了。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能主动请缨的人,武艺不敢说,但是他的胆量和自信一定是超于常人的。再加上关羽那颇富威仪的气质形象(小说《三国演义》中这样描写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眉卧蚕,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使得曹操更加欣赏关羽。

曹操的出身比较低微(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尽管曹腾很有权势,但宦官是被世人看不起的),所以他在观察他人的时候,不会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去判断,曹操自然也不会像袁术那样蔑视关羽。

曹操十分欣赏关羽的气魄,于是就倒了一杯热酒为关羽饯行:“将军,喝了这杯酒之后,再前去杀敌。”关羽接过酒放在桌子上,自信地说:“等我杀了华雄再喝。”等关羽斩杀了华雄回来时,那杯热酒依然还有余温。于是,他就有了“温酒斩华雄”的威名。

后来袁绍派遣大将颜良、文丑等人去攻击东郡太守刘延,刘延和曹操是一个团队的,所以在得知刘延被攻击后,曹操立刻亲自率兵救援,并任命关羽与张辽为先锋。

颜良与文丑也是威名在外的英雄人物,曹军中有不少人都十分担心,可是自信的关羽说:“我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关羽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就伴有轻蔑的面部表情,而且他所说的这句话也带有十分明显的轻蔑意味。事实证明,颜良的确不是关羽的对手,最后死在关羽手中。这样一来,关羽更加威名远播,从而也变得越来越骄傲,轻蔑的表情经常会出现在他的脸上。

厌恶的面部表情

当一个人遇到让自己恶心和厌恶的事物时,就会出现厌恶的表情。厌恶的情绪是动物和人类共同拥有的,当动物吃到了腐烂的食物时,就会出现厌恶的表情,有的还会伴随着呕吐的生理反应。其实人也一样,在吃到不合口味的食物时也会有厌恶的表情。厌恶表情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会的,在4~8岁的时候就会出现。

厌恶表情的具体表现是,眉毛下压,眼睛微微闭起,瞳孔缩小,嘴巴两侧微微张开,有的人还会露出牙齿。但是,这只是轻微的厌恶,如果一个人出现了极度厌恶的心理,那么他的嘴巴应该是紧闭的,有的人还会紧闭双眼。

这种面部表情的潜在意义是,禁止一切恶心的信息通过自己的视觉、味觉、听觉、嗅觉等进入身体。例如,当一个人不想吃面前的东西时,就会紧闭嘴巴和双眼;当一个人听到噪声时,会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以防止这种令人厌恶的噪声进入自己的身体。

厌恶的情绪和面部表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例如,一个人走在大街上,突然用手捂住了自己的鼻子和嘴巴,似乎闻到了不好闻的气味,那么不久之后就会有人效仿,在不知不觉中也表现出厌恶的反应。这是因为即使我们没有感受到那些令自己厌恶的事物,但是可以做到与别人感同身受,所以自然会被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是否出现厌恶的表情,从而推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古特曼花费了14年时间专门研究厌恶表情与人际关系维持时间长短之间的联系。

古特曼收集和整理了650对夫妇的谈话录像资料,通过观察这些录像资料发现,如果夫妻双方在与另一半谈话的过程中不经意间流露出了厌恶的表情,那么他们的夫妻关系一般不会维持太长时间,通常不会超过4年。

我们可以把古特曼的研究成果拓展一下。例如,当你和一个人谈话的时候,突然发现对方的脸上出现了厌恶的表情,说明你们之间的关系不会维持太长时间,因为对方已经对你感到厌恶了。

如果一个人在谈起他的工作时,出现了厌恶的表情,而且这种表情出现了两次以上,除了说明他对自己的工作不满之外,还可以认为他辞职的概率很高。如果一个老板在提到某个员工时,出现了厌恶的表情,而且次数也在两次以上,那么就说明这个员工有被炒鱿鱼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两次厌恶的表情必须是在短短的三分钟之内先后出现。也就是说,在三分钟内,一个人做出两次以上的厌恶表情。如果你发现的厌恶表情是长期积累的,如你在一个月内发现对方出现了两次以上的厌恶表情,那么这很正常,上述的结论并不适用。

厌恶表情出现的时候往往会伴随着一些回避意味的肢体动作,如扭头、侧身或是做好准备逃跑的动作。这是因为当人们遇到厌恶的事物时,第一反应往往都是回避,尽量使自己远离令自己厌恶的事物。

人的面部肌肉十分灵活,随着情绪的多变,面部表情也很丰富。据研究,人的面部肌肉一共可以做出10000多种表情,其中3000多种表情与人的心理有关。但是,人的肉眼只能识别其中的2000多种。从这项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得知,人的面部表情十分复杂。

前面我们只介绍了最基本的八种面部表情。需要注意的是,当你在观察他人时,不要指望这八种面部表情会单一地出现在人的脸上。因为人的面部表情通常都是复合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脸上会出现多种面部表情。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对方的面部表情来窥探他的内心,因为在这些复合表情中,总会有一种主导表情。我们只需要通过观察这个表情就可以判断他的心理了。

人的面部表情就好像是大脑思维活动的舞台,所以我们在观察一个人的肢体语言时,往往会把重点放在表情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既然是舞台就有表演的意味,所以人的面部表情也是最容易撒谎的,很容易进行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