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美元的哈欠——打哈欠也有罪
打哈欠是人的一种本能表现,当一个人感到瞌睡或是疲惫的时候,通常会不自觉地打哈欠以起到提神的作用。人们往往通过打哈欠使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得到放松。打哈欠也是大脑所发出的一个信号,具有提醒的意义。当一个人在感到疲劳和困乏的时候会哈欠连连,其实就是在提醒这个人,你应该休息了,需要补充睡眠。
打哈欠的动作除了表示这个人的状态很疲惫之外,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这个人对眼前的事物没有兴趣,感到很无聊和反感。
2005年4月1日,一个严肃的法庭中出现了笑声四起的情景,这种不符合场合的笑声是由一个响亮的哈欠声引起的。
那一天,美国洛杉矶市的一个法庭正在为一起谋杀未遂案件挑选陪审员,整个氛围十分严肃,当然也很沉闷,让人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就在这时,一声响亮的哈欠声突然出现。一瞬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这声哈欠上,很快所有人都笑起来。原本沉闷和严肃的法庭现场的氛围瞬间变得十分活跃。
打哈欠的主人是第2386号陪审员,后来他为这个哈欠付出了巨大的金钱代价,估计这位陪审员以后再也不会在法庭上打哈欠了。
主持审判的高级法官克雷格·维尔斯认为,这个响亮的哈欠声是对法官执法审理案件的厌烦,是对法庭执法的轻视以及对生命的不尊重(这是一起杀人未遂的案件)。所以,这个陪审员不得不接受罚款1000美元的惩罚。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上学期间明明是第一堂课,按理说应该是精神抖擞才对,但是总有些人会打哈欠。那是因为这些人没睡醒或者是认为这堂课很枯燥,但是他又不得不听课,所以才会出现打哈欠的动作,以表示自己厌烦和无聊的真实情绪。
除此之外,打哈欠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也就是说,哈欠就像瘟疫一样,是会传染的。例如,在一次会议中,如果一个人出现了打哈欠的行为,那么他周围的人很可能也会跟着打哈欠。
美国心理学家还专门针对这种哈欠传染的现象进行了一个实验。实验人员给参加实验的志愿者们播放了一段打哈欠的视频,不久这些志愿者们也纷纷打起哈欠来了,被哈欠传染的人大约占总人数的40%~60%。
这个实验结果除了说明哈欠具有感染力以外,还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被哈欠传染,有些人具有“哈欠抗体”。其实这种“哈欠抗体”指的是顽强的意志力。这种人通常都是一些比较冷酷的人,而那些跟着打哈欠的人通常被认为是善良和容易受到感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