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物疏解

名物疏解

科头锐士

古今中外的大多数军队,在战场上作战时都会戴防御用的头盔。可是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中却没有一个是戴头盔的。这是为什么呢?《战国策》《荀子》等多种文献中都记载,秦军作战以免胄为荣,不戴头盔是他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军队的显著特点。《史记集解》中说:“科头,谓之不着兜鍪入敌。”就是说,不戴头盔称为“科头”。科头作战及发扬不怕死的精神,被称为“科头锐士”。秦俑不戴头盔,正反映了秦军无所畏惧、英勇作战的精神,也因为如此,他们被称为“虎狼之师”。

秦始皇帝陵铜车马

秦始皇帝陵铜车马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一组两乘,是模仿真车马的形制按二分之一的比例缩小制成。一号车为立车,车舆平面呈横长方形,前边两角呈弧形,车輢(车厢两旁人可以倚靠的木板)较低,四面敞露。车舆内竖立着一柄高杆铜伞,伞下有一个立姿御官俑。车上配有铜弩、铜盾、铜箭镞等兵器。一号车应该是秦始皇乘舆中的立车,又名高车,虽然有伞,但四周敞露,又配有兵器,实质上应该是开路护驾的兵车。二号车的辔绳末端有“安车第一”四字,由此可认定其为安车。两乘铜车马上的金银饰品重达14千克,显示了其高贵的等级;通体施以彩绘,以蓝、绿、白为主色,绘有云纹、旋涡纹、几何纹、夔龙夔凤纹等纹样,生动地展示了秦代皇家车队中属车的华贵富丽。秦始皇帝陵铜车马整体用青铜铸造,采用了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活铰连接等多种工艺组装而成,是我国考古史上截至目前出土的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的古代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铜车马之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