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神童现身满乾坤

【第二十四章】神童现身满乾坤

又是发表作品,又是出国访问,又是短短几年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到博士生导师的头衔三级跳,又是孵蛋成鸡,还是惊心动魄的打离婚与结新婚的主角与推手,又是插足第三者,又是投递与情书,杜小鹃闹出的动静很不小。原来收养她儿子的一位海南岛官员,终于将真实情况告诉了养子立德,立德通过文学报刊寻找母亲,找到了,又拖了两年。二○○五年,来到北京。是年立德四十一岁,一米八,七十五公斤,母亲小鹃六十岁整。立德更是不简单,自幼聪慧异常,一九八○年十六岁时被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神童班)录取,后来又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回国后当了天津大学教授。他首次从文字上找到了自己的改革开放明星范儿女作家亲娘,他从作品中深切感觉到老娘是真有两下子:人家风是风,火是火,言语闪耀,歌笑灿烂,机敏犀利,热气腾腾,天地同辉,锋芒毕露。哪怕被弃四十一年,一想到这样的娘亲,仍然咸与荣焉。苏黎世就学的五年生活,也使立德更加体会了中国的国情特色,离开了国情,你干什么都是靠不住的。终于约了会面,立德从天津乘高速火车赶到北京。小鹃含泪,面红耳赤,一时无语,除了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地重复以外,她找不到语言,也找不到感觉。儿子的伟大的身份,过人的外表,甚至于给小鹃一种迷醉,我的儿子,我的儿子,我的十九岁!愚蠢天真,灯蛾扑火,不管不顾,雷鸣电闪,熊熊火焰,人体炸弹,与其委屈,宁愿粉身碎骨……四十一年不见,仍然一见便知的儿子,他的左眉上的小痣,他的笑容,他的嘴角的微波动作,仍然似有印象,仍然牵心扯肺。儿子说,二○○三年,他得到了母亲的地址,但是他不敢来,不知道他到底应不应该来。

看来他下这个与生母会面的决心也有一个过程。听到这里,小鹃泪下如注。

他的聪明智慧,神童,天才,这本身就是正义,就是青春与人性的胜利,就是时代,就是天命无失,天道恢恢,大公大正,弹无虚发,枪枪十环。他的到来带来了骄傲和光辉,说下天来,他的生命来自我这里。可又带来了惭愧和痛心。她终于哭出声来了,她哭成了一团。即使如此前所未有地沉痛,大成仍然从小鹃的目光里看到火星,看到兴奋,看到光芒。儿子过来拥抱着她,说:“不哭。”儿子说,来前他读了他能找得到的母亲的所有的书,他理解母亲爱母亲,为自己的母亲骄傲,为改革开放欢呼,改革开放万岁!当他想到是他的出生给母亲带来了困难的时候,他甚至感到抱歉的是他自己。现在是太好了,他会常常来看母亲。他第一次来,给母亲留下了七千块钱。他严正宣示,他有一个伟大的妈妈,伟大中国缺少的正是这样的敢想敢干敢说敢写的妈妈,这样的母亲会使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会使中国成为全新的中国。听了儿子的历史性结论性断语,小鹃浑身颤抖,给儿子跪下了,儿子也跪了下来,搂住妈妈狂亲,母子的泪水混在一起,哭声、叫声、笑声、闹声混在了一起。

立德在母亲这里住了一宵。小鹃从网上找了小时工大厨,为儿子做清蒸鱼、焖对虾、排骨藕、京酱肉丝、铁板豆腐夹肉馅……儿子吃饭的时候,小鹃一会儿想起拿来日本酱油,一会儿想起拿来香港蚝汁,一会儿想起拿来黑加仑与蓝莓,一会儿又想起拿来酸奶油与俄罗斯黑鱼子。大成甚至觉得小鹃犯傻,她在添乱,她闹得谁也吃不好这顿饭。大成沾光打牙祭的时候又突然闪过了一个念头:再什么大厨什么四十一年未见的亲儿子什么哭哭笑笑什么花了一万八千,做出来的菜也赶不上白甜美顺手一拨拉的白菜粉条与肉片烧茄子,一边待着去吧,菜肴里的灵性天机,与学历与职业教育证件与工钱无关,与出手大方更不相干,甜美的手艺你们谁能摊上十分之一呢?他的想法使他自己打了一个寒战。

不论吃谁做的饭,他的结论只有“白甜美万岁”五个字!

立德与大成相互都很客气,立德声称对大成久仰大名,立德声称完全相信未曾谋面的母亲,从傅老师这边得到了满满的幸福,说得大成摇头摆手,说是谈不上,谈不上,却又同时觉得此刻自己的反应并不得体,甚至涉嫌推脱,有点像农村小知识分子的狡猾,啥事啥话都注意提前金蝉脱壳。但是“满满的”云云,正如“哇噻”“演绎”“不尽人意”之类的港台汉语一样,恰恰是大成所轻蔑的。

而大成最喜欢的是立德与别人说话时专注地注视着对方,毕竟是苏黎世名牌高校的硕士博士,这就是教养,这就是现代化与精神文明,这就是儒家的恭敬之心,这也是国际文明标准。大成发现,同胞中有许多自以为是的人五人六儿说话根本不看人,甚至握手时也绝对不看你,而是看着别处。同时,大成也感觉到了这位教授的神童班经历,至今保留在身,与母亲说话的时候他表现出,大成认为甚至是表演出了:极感兴趣。他知道母亲的非同寻常,同时他脸上表现出来的是自居高位的爱怜与不无嘲讽的洋洋自得。还有,大成的经验是,这样的人除了自己的专业,说不定别的方面知识与悟性,情商与常识都很有限。

于是杜小鹃的生活又一再掀起了高潮与新高潮。兹后儿子立德带着妻子与小鹃的两个孙子来了。小鹃一下子儿孙满堂。儿媳妇也不是善茬儿,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学电影的,现在临时充当家庭主妇。两个孙子更是活泼异常,他们一起吵吵闹闹,动手动脚,一直登上了大成的书桌,二人站在大成书桌上进行空手道竞技,都摆出了李小龙加李连杰的架势,互点穴位,互有擒拿,推手扫腿,纠缠进退。大成觉得太过分了,又不好意思正颜呵斥,寄希望于小鹃出面为他保留书桌净土。但小鹃看到这个此生从未遇到过的翻天覆地场面,激动、欣赏、娱乐、开心,鼓掌喝彩,只觉生机无限,美不胜收,他们的到来以一当十,以十当千万,使全家开了锅,升了温,如火如荼。

……大成甚至躲出去了几天,在家他无法读书,更无法写作,无法享受同等同质的天伦之乐,又无法靠边站不加塞儿不讨人嫌,他当然认识得到,此时大成个人的生活兴趣习惯安排应该适可而止,必须是理解与欢迎自天而降的这么一大家子而不可有任何不适应与不愉快。同时他想念自己的儿女,想念儿子的错别字与闺女的“攮花”,想念他们一家与安徒生的亲密无间。多么奇怪呀,现在,他与小鹃谈论李商隐与曹雪芹,谈论乔伊斯,谈论我终将遗忘梦境中的那些路径、山峦与田野,遗忘那些永远不能实现的梦和《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普鲁斯特,谈论杜拉斯与北岛,谈论加西亚·马尔克斯与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两人相恋成婚历经艰险伤痛摇摆,幸运成全以后,小鹃就没有再提过一次安徒生了,大成提到时,小鹃露出了不感兴趣的表情。彼一时也,此一时也。《海的女儿》时期,爱情与天使与弥赛亚(救世主)同义,现在呢,谁还在期盼爱情的救赎呢?爱情在心,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爱情在床在饭桌在怀,那是每天二十四小时,每周七天一二三四五六日。现在,呵,杜博导、杜诗人、杜作家和文体家,傅大成夫人,后来到底还知不知道,或者还记不记得她自己也在作品里倾心赞美过的《海的女儿》?

包括丹麦人,虽然在哥本哈根矗立着安徒生的美人鱼雕像,加上全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他们的民众,与“海的女儿”拥抱过的有几个?理解“海的女儿”的男女,有几个?而迷“毛片”、迷玛丽莲·梦露、迷麦当娜与碧昂丝的又有多少?他想起了不久前见到赵光彩时听到的段子,一位美国艳舞超级女明星,到了我国驻该国使馆文化处,要求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进行凌晨零时半至三时的歌舞表演,声称该时间段不存在影响市内交通的问题,而她的着装与动作将一切遵守中方习惯与要求,只求公开上演两个半小时。

对“海的女儿”的思念发生于《无法投递》时期,在写出了《孵蛋记》以后,杜小鹃宁愿多谈钢琴家与两度大音乐家知己克拉拉,尤其是曾经谋求暗杀古巴革命领袖卡斯特罗的玛丽塔·洛伦茨。她说玛丽塔还卷进了肯尼迪被刺案,她还说玛丽塔的母亲就是中央情报局间谍。说是古巴的卡斯特罗被暗杀了六百余次,都没有受害;但这些与爱情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与美女间谍的暗杀与魅力的高端性危险性拼搏性戏剧性相比,那种已经获得了完成了固化为结婚证书了的爱情是多么平庸与乏味啊!他无法不相信,爱情成为了眷属以后,永远再追不上写起来唱起来演起来跳起来乃至画起来的美妙与理想。难侍候的人哪,理想实现不了,你宁愿为理想而献身,理想实现了,你永远不会全面与长久地满意再满意,欢呼再欢呼。他已经六十大几了,他不大可能写出与《红楼梦》与《海的女儿》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相颉颃的文学作品来了。那么如果他傅大成好好写一本美女间谍暗杀的故事,他的书可能发行一千万册,他可能获得近亿元的版税。而一本爱情故事呢?三万册就很不错了。再过几年呢?他们谈什么样的爱情?也许他们该谈莎乐美与希律王,西门庆与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至少,也得谈法国浪漫作家梅里美的卡门了吧?

而孪生孙子的到来使小鹃成了真正的慈祥老奶奶。是从海的女儿过渡到演变到海的老祖母了吗?她有了大儿子,她有了受过良好教育的美丽儿媳,她更有了一对活宝式的精力四溢的孙子。她干脆与两个孙子闹在一起,她抱他们,背他们,哄他们,与他们玩藏猫猫、翻手打手背、弓箭步单双手互拉看谁前腿先动,叠纸船、水枪,还找出了一截绳子;奶奶干脆与孙子与儿子全家一起跳起绳儿来。小鹃表演了她的双跳技巧,即跳起后迅速抡动绳子,让绳子在自己脚底过两次,一跳两圈,风驰电掣。她给包括小孙子的家人讲,奶奶(妈妈)是湖南人,是辣妹子,是恰(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不怕死的湖南衡阳人。她尤其讲得生动的是,衡阳妹子唐群英,为了争女男平等权利,扇过与孙中山齐名的宋教仁一个耳光。讲得旁听的傅大成,也大开眼界。衡阳归雁岭,慷慨说群英,蛮霸小鹃好,终回嬷嬷情。不论讲得怎样慷慨激昂,很难说小鹃在失而复得的后辈儿孙面前有什么激越的抒情与表演。大成反而觉得,小鹃有了变化,与过去标榜自己的文学、英语、爱情浪漫相比,她现在更大的关注是做妈妈和奶奶,是吃喝、炊事、玩具、儿童医学营养学与教育学……当孩子们不在,当大成与她谈到谁谁的一篇新作,谁谁的一点绯闻的时候,她显出了不明就里与心不在焉的神色。而当她向大成发问,谈及湖北莲藕与浙江莲藕哪个更适合做糯米桂花蜜汁莲藕的时候,大成甚至一惊,他一个北方佬,不但没吃过,也没有听过这些江南吃食,小鹃向他提出这样的试题,究竟是什么用意呢?小鹃又问,鳜鱼,现在餐馆里都写作桂鱼啦,会不会就没有谁认识这个鳜字了呢,尤其是,鳜鱼,清蒸、干烧、松鼠翘尾、糖醋、砂锅熬汤,你的趣味是爱吃哪一样呢?

大成觉得未免蹊跷,除了在餐馆里偶有一顾以外,他从来很少与鳜鱼打交道的经验,小鹃十余年来也没有提过做过与他切磋交流过鳜鱼的烹调与口味散论泛论漫谈刍议,现在与他讨论起来了,这是碰巧了?这是由于二人谈资匮乏?这是荒诞手法?这是某种生活调教和心理暗示?渐渐地,小鹃案头出现了一批烹饪书籍。大成想起了自己给甜美购买《中华名菜谱》与《大众食堂菜谱》的旧事,无限依依。旧赋何曾旧?新诗未必新。几番烹美味,数度陷迷津。常忆应常恨,乡情念乡亲。生活本淡淡,不必怨词人。

有一次,小鹃突然兴奋执炊,宣称她要做的是北京东来顺名点“奶油炸糕”,宣称她已掌握了中华料理秘技,她跳跃如一只猴子,核心技术在于,“奶油”炸糕其实不用一滴奶油,而是用蛋黄,被炸的糕其实不用一勺糯米或黍米之粉,而是用普通面粉……大成诧异不解,是技术的不解,更是心态的不解,后来慢慢解了,奶奶之情,嬷嬷之心。他后来又发现小鹃在学与练一首新歌,也许是老歌,她学得唱得庄严肃穆,涕泪交加。他问话问不出来,细细聆听,捕风捉影,他慢慢地查网站,终于查出了这是郎毓秀演唱的,黄自作曲,钟石根作词的电影《天伦》主题歌词:

人皆有父,翳我独无?

人皆有母,翳我独无?

白云悠悠,江水东流,

小鸟归去已无巢,

儿欲归去已无舟。

莫道儿是被弃的羔羊,

莫道儿已哭断了肝肠,

……奋起啊孤儿,

警醒吧……

收拾起痛苦的呻吟,

献出你赤子的心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服务牺牲!

……

大成也落了泪。天伦重于泰山,人心深于北海,母子祖孙情撼天地,老老幼幼所愿,慷慨牺牲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