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焕娣访谈

钟焕娣访谈

问:云南中长跑、马拉松队是一支历史悠久、成绩突出的队伍,涌现出不少优秀运动员、教练员。我们希望通过口述的形式,回忆大家的成长历程,回顾比赛场景。这些记忆再不整理的话,有些东西可能就永久丧失了。

具体来说,我们就是想通过每一个人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把整个马拉松、中长跑的历史镶嵌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方法是一种新形式。以前写历史的学者,往往是自己去做访谈再编写。我们也希望如此,以每一个人的记忆为基础,尽可能还原历史的鲜活性和真实性。

您从进队开始谈起吧。比如您是哪里人?是从中学还是体校来的?当时多大年龄?

答:我是普洱人。我在中学时第一次参加了田径比赛,当时我都不知道什么是运动会

1980年,我在思茅翠云乡的中学读书,我们体育老师对我说:“钟焕娣,我带你去普洱开会,开运动会。”我说:“好呀!”我就这样跟他出来了。

我们在学校不跑步,也没有比赛。平常在农村的话,就搞一些趣味性活动,比如爬滑杆什么的。

当时大概是7月。

我家里给了我一点钱,我就去买了一双解放牌球鞋。

那天体育老师对我说:“明天,你要去跑环城路。”我说:“老师,你不是叫我来开会吗?怎么叫我去跑步呢?”他说:“开运动会不就是跑步吗?”

问:那时候您几岁?

钟:我17岁,读初一。我上学晚,因为村里没有老师,后来有一个部队的退伍军人回村,才在村里办了小学

当时是跑环城路,5公里左右,我拿了第1。

然后我就留下来了,代表普洱县参加8月份的思茅地区中学生运动会。

我报了800米、1500米两项。比赛是在部队的田径场,结果我又拿了两个第1。

体校教练刘忠国老师就这样把我留下了。8月中旬,全省青少年运动会在海埂举办,我来昆明参加了比赛,虽没拿到名次,但是成绩还不错。

赛完了以后我就留在了思茅少体校。

就这样,1981年,我在省运会上拿名次了。

以前我跑步的姿势很差,但成绩一直很好。还好我没有过早进体工队。我是1985年才进队的,1985年我代表云南省参加了第二届全国工人运动会,地点在北京的工人体育场。

那次比赛虽然我没有拿到名次,但是成绩不错,回来以后就被罗为信教练留了下来,说是让我试一试。

我当时技术很差。1985年以前,在思茅少体校的4年中,我拿了很多全省名次,但因为我跑步姿势不对,也没人纠正,所以一直没进省队。

在思茅少体校期间我参加了几次省运会,我都能拿第3名。

因为1987年要搞全运会,所以1985年我就进队了。那时候,我差不多21岁,在思茅二中读高二。

我印象非常深,我是10月15日来昆明的。来的时候我把脚崴伤了,当时也不敢说。

我进队以后,罗为信教练没在,他到郑州参加青运会去了。吴金美那时候准备退役,我们教练就委托她代练,所以她就像助理教练一样带着我们。

1986年1月1日,我参加了南宁的全国越野锦标赛,10000米我好像是第10名,还不错。然后,就到了4月份的全国冠军锦标赛了,地点在江苏南京,我拿了10000米和5000米第4名,10000米还破了全国纪录。

问:在您之前有一段时间好像云南女子中长跑成绩不是特别好吧?

钟:吴金美、陈文柱在我进队的时候已经下队了,王华碧那时候是队上比较好的,可以拿全国前三名,但我进队一个礼拜就把她超了。

在训练方面,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主课大家都不会偷懒,再怎么累,都要顶着。但是次课不一样,如果训练不动脑筋,死死按训练计划来的话,真的会把人练疲掉。

他们说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其实不是这样的。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肯定需要经常思考。

问:那时候,教练也在不断摸索,您要写好多训练日记吧?

钟:运动员每周五或周六要交训练日记。交了以后,教练批改,然后周日晚上开队会,安排下一周的训练。这时有什么要求就要跟教练提出来。

问:您的成绩逐渐提升上来是在什么时候?

钟:1986、1987年前后。

1987年我参加了南京全运会,拿了马拉松第2;当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我也拿了10000米第2。

然后就到了1988年,我参加了汉城奥运会,当时是跑马拉松。那天,我感冒了,但还是坚持跑完了全程。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世界大赛,就觉得能代表国家队参赛,再怎么样都要坚持下来。

1989年,在巴西举办世界越野锦标赛,山东的王秀婷第1,我第2,我们得了团体冠军。我拿过团体世界冠军、个人世界亚军3次。

1990年亚运会上,我跑3000米、10000米,结果都拿了第1。

3000米这块金牌对我比较有意义,因为那天刚好是国庆节,是祖国的生日。这届亚运会也是我们国家第一次举办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国家非常重视,是举全国之力在力。

问:那时候我们国家的女子中长跑已经能在世界大赛中跑进前列了?

钟:以前我们国家在世界大赛方面女子水平相对好一点,男子的差距比较大。

然后到了1991年,我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世界田径锦标赛,跑10000米。当时天气太热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前还是在后,反正只是一直往前追。等我跑下来,大夫抱着我跳。我说:“咋啦?”他说:“太好了,你拿了第2名。”这个第2名是我国中长跑项目在世界大赛上的新突破。

那段时间我经常参加大赛。1990年,日本松下公司来要我,但是我们教练不放,因为放掉我,他手上就没有成绩突出的运动员了,后来我就没去。当时那家公司给我的薪水很高,给我50万的年薪。

从1987年开始,我一年最少有3次在日本比赛。日本的马拉松运动比较受欢迎。我在日本,走在大街小巷上人们都能认出我来。

1992年是巴塞罗那奥运会。

比赛的时候我来例假,最后,10000米我拿了第4名。

问:那时候是马家军最火的时候吧?

钟:马家军最火的时候是1991年。同时期的一拨人,云南、山东、内蒙古这几个地方的运动员成绩都不错。

问:云南中长跑队一直比较有凝聚力。

钟:那时候整个队伍中每个人的敬业精神都比较好,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也比较浓,互相帮助,互相照顾。

1993年我们参加了在德国举办的第三届世界田径锦标赛,10000米王军霞第1,我第2。

紧接着是全运会比赛。国内比赛时辽宁的队员多,会采取战术,不让我抢到前面去。我对我们教练说:“教练你放心,我今天爬也要爬到终点。”当时我29岁了,但从不说泄气话。

那天起跑,我第一个就冲到了前面领跑。当时我觉得全国观众都在为我加油,只有辽宁的在为辽宁队加油,因为只有我能够和她们抗衡。

我不往前,就会被挡死,出不去。我就一直往前冲,后来只有王军霞跟着我跑,其他人都不敢跟了。还剩3000米的时候,王军霞就上前了,但是我没有泄气,一直跟着她,追她。结果,我的成绩是30分13秒37,就这样我破了世界纪录。

问:跑完全运会以后,您还跑吗?

钟:全运会以后,1994年我又去了日本,1995年才回国。

问:从日本回来以后,您就到机关里来了?

答:1995年我31岁了,就想着该退役了。从日本回来后,我就一直休息,一直到1997年底才上班。

我生完孩子后,1997年又派我代表国家去参加海峡两岸的健康跑。我恢复很快,当时就可以跑到一公里3分钟多一点了。

庆祝香港回归时我们也去了,从深圳跑到香港。

其实我一直很想当教练,因为各种原因没当成,就去了机关。当时我还是有点失落感,因为当教练我还可以带队员,还可以练,还可以参赛。

后来没有让我当教练,我就开始学习,学习到孩子读幼儿园后,我去了体委行政处,以前叫训练办。体委领导很关心我,省里面的领导也很照顾我,特批了我的公务员身份。

进了机关,我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只有从学电脑、学打字开始。

过去,毕竟我们运动员文化学得太少了。

现在的赛制对运动员来说很好。我们那个年代,一年才有3次比赛。其实比赛对运动员提高成绩是一个最好的方法,比赛就是锻炼,能不断积累经验。我在日本的时候,一周一场比赛,比赛下来就调整,然后上点强度又开始比赛。比赛期间运动量没那么大,完了就调整,调整完了又上去,这样提高就很快。

问:现在的市场环境让运动员更能挣钱了,是吧?一些队员经常跑商业赛,有参赛费、奖金,有品牌代言这类活动。

钟:所有这些国产品牌如安踏、李宁、特步、361都在搞各种品牌代言活动。我们现在国产的鞋子非常不错,这跟国家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