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辉访谈

杨绍辉访谈

问:首先想了解一下您是什么时候进队的?是怎么选拔上来的?整个的运动经历为何?

答:我小时候不愿意上学,更愿意在家里干农活。我八九岁就可以跟着大人一起干活了。

我去练体育,我爹是最支持的人之一。去体校前,他找我谈了一次话,说不管做什么都要好好做,只要认真做总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我爹是初中毕业,那时候已经算可以的了。他学习成绩好,但是兄弟姊妹太多,就没有再接着上学。

问:您从普通中学进入体校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答:那时候我在老家紫金中学读初三,代表紫金中学去巍山县参加学生运动会,结果1500米、3000米两个项目我都拿了冠军。

然后我就被县体校的老师看中了,在县里集训了一段时间后,又让我代表巍山县去参加大理州的学生运动会。好像当时我又拿了两个第二,于是就被大理州体校的教练选上了。2009年,我从巍山县到大理州体校,在大理州体校练了一年半的时间。

我练得比较晚,当时是十六七岁。我是到体校后才正式开始训练的。

一开始我练的不是中长跑,是竞走。当时,教练让我练竞走是想让我参加省运会的竞走比赛。但我不喜欢竞走这个项目,教练也说看着我走竞走太别扭,于是他就同意我去练跑步。

当时还有几个月就是省运会的预赛了,突然改项目特别麻烦,我感觉有力使不出来。

我是竞走教练带的,他们对中长跑也不是特别熟。一位竞走队老教练对我说:“那我就专门带你练中长跑吧。”我们队当时就我一个人练中长跑,别的都练竞走。

后来,张国伟指导带马拉松队去大理集训,我还跟着他们去练过两次课。

带我的这位老教练跟张国伟指导关系挺好。参加完省运会比赛后,他就把我送到昆明,我就进了体工队。从2010年到现在,我已经在体工队11年了。

当时,到了大理体校我才知道有体工队这么一个地方。老教练跟我说,昆明有个体工队,我们云南所有高水平的运动员都在里面训练,“你要好好努力,争取早点进去”。

我当时对这些真是什么都不懂,来昆明、来基地才慢慢知道这些。

最搞笑的一件事情是刚来昆明时,有一个一起进队的队友对我说:“你知道董国建是谁吗?你要跟他一起住了。”我说:“董国建是谁呀?”

我当时比较内向,来了一年多,跟好多人还没怎么说过话,即便说了话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一般见队员都是喊师兄。过了两年多,我基本才能对上号。

问:您进体工队的时候算年龄大的吗?

答:专业队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成绩好,二十一二岁来练,教练照样要你,因为全国比赛又不限制年龄。

问:当时您到呈贡训练基地时是集训队员吗?

答:对,当时我是集训队员。

我们队当时人比较多,有二十七八个。我们一批集训的来了十几个人,最后就留下了三四个。

问:进省体工队之后您有什么目标?

答:就是要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这是我的第一个目标。

在这点上我特别坚定。最难的时候,我膝盖疼、脚疼、跟腱疼,哪里都疼,但对达到一级运动员的念头就是没有改变过。

问:为什么这种意愿那么强烈?

答:可能是好不容易才从农村里出来,不想回去吧。

问:您是哪一年达到一级的?

答:2012年的重庆马拉松,也是我的第一场马拉松比赛。

我2010年进队。当时有个要求,每个集训运动员只能待两年,第一年如果没有达到国家一级的话,除非教练给你写申请你才可以留下。两年时间后,如果还是达不到一级,就不可能在这里留着了。

我来的第一年因为年轻,5000米、10000米离一级还是差了一点。第二年3月,在奥运会的选拔赛前,教练就对我说:“去达个一级。跟着女生一起跑,达个一级就行了。”那时候我19岁左右,年纪又小,也没参加过几场比赛,如果我一级达不到的话,就只能在队里待几个月了。这真的是我压力最大的一场比赛。

结果我跑下来刚好2小时27分多一点,一级达到了。当时我太开心了。

问:进奥运会的动力都没有达一级的动力大?

答:真的没有。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自己的第一场马拉松,因为从来没跑过那么长的距离,第一次那样跑,一辈子都忘记不了。

问:您的目标很有阶段性,那接下来呢?

答:一级的目标实现了之后,我就打算好好练,争取能有一个工作

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拿全国前三名,然后回大理当教练、老师就可以了。

2013年我这个目标就实现了。

2013年全运会完了之后,接着是北京的马拉松冠军赛,董哥他们都不去。我请教练帮我报了名,结果我跑了第2名。教练对我说:“可惜了,要是跑个第1,就可以在昆明留下来了。”当时我跑第2名,只能分回大理工作。

这样我的第二个目标也达到了,我觉得可以放松一下了。2014、2015年那两年,我一放松,再加上伤病,成绩就下滑了。

问:张指导的训练方式和之前您的启蒙教练肯定不一样,那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对你帮助最大的是什么?

答:我们张教练是一个很细心的人。很多细节可能很多教练都发现不了,但是我们张教练能发现,而且他也是很有耐心的一个人。他不会因为你某堂训练课没跑好或者某场比赛没比好,就对你失去信心。他总是认为,成绩只属于过去,一切要从头再来。我们也都一直抱着这种心态。

问:你觉得张教练比较细心,和别人不同,能举例吗?

答:训练的时候他能一眼看出你今天状态如何,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是不是受伤了。很多教练一定要让运动员把训练课完成,不完成训练计划就认为是对他的不尊重。张教练发现你身体上有什么问题,他就会劝导你让你不要练了,先把伤养好,或者把身体状况调整过来。

我基础条件比较差,总是觉得自己要比别人刻苦才行。张教练却随时提醒我:“跑慢点,别着急,慢慢来。”他跟很多教练不一样。

问:您为什么说自己的条件比较差呢?

答:我们这个项目,应该要瘦,然后体型要好。我属于身高不是特别理想,但体重还比较重的那种。

我身高一米七,体重是57~58公斤。好多队友是一米七几,但是他们的体重只有53~54公斤。

问:您的成绩是在哪个阶段开始有起色,开始跑出自己水平的?

答:我一开始来这里训练的时候,第一年成绩不是特别好。我在体校也就待了一年多的时间,基础打得不是特别好。

但是我比较能吃苦。

2012年,我出去比赛时成绩有了起色,当时跑5000米、10000米,5000米我已经达到了运动健将的水平。

后面我一直有伤,成绩就一直没起来。2013年的冠军赛我得了第2名,但是身体出现了一些状况,跟腱、膝盖都受了伤,之后有几年的时间一直在调养。

到2017年的时候,我身体状况好了一些。当时马拉松不像现在发展得这么好,我就打算在全运会结束后下队。

参加全运会比赛时我们队有好几个国内顶尖的运动员,包括董哥、杨定宏,我要配合他们把冠军拿下来。我是以兔子的速度冲出去的,前10公里就是我在前面领跑。

跑步的人都知道,前面领跑的人体力消耗比较大。跑到10公里左右时,我就跑崩了。

那天,天气特别热,有三十一二度,还特别晒,完全没有风。

当时教练给我的目标是:“出去你给我往死里带,能带到哪里算哪里。”

我就一路不断调整自己,不断给自己加油。

那种不服输的感觉又回来了。

天气很热,很多队员也跑崩了。结果,我慢慢往前追,最后我追到了第4名。

问:2017年全运会结束之后,您为什么又没有退役呢?

答:比赛结果我是第4名。如果当时我跑进第3名,或者是前八都没进,我可能就退役了。

跑第4名特别尴尬。可能很多人觉得第4名够可以了,但是对我来说那就是个耻辱。

我当时太不甘心了!然后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如果下一届全运会我还能参加,如果教练能把我放到了争夺名次的位置,还留我,那我就不下队了。我还要坚持,还要努力,一定要跑个全运会前三名。

问:比赛中的战术领跑是不是有点像自我牺牲?

答:对。但当时我跟他们比起来,成绩差距比较大。云南在全运会马拉松项目上30年没拿冠军了。这届比赛,董哥拿了冠军,杨定宏师兄拿了第2名。

当时教练的目标也很明确,只要把冠军拿下就可以了,肯定是要有人牺牲的。既然选上了我领跑,说明教练相信我。

马拉松比赛的特点就是,在自己特别难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可能只要坚持两三公里,后面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

问:2017年全运会结束后,您的下一个目标就是2021年的全运会了?

答:对,当时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四年后的另一次全运会。中间也有一些比赛,如世锦赛、成都马拉松、北京马拉松,这些对我的帮助都很大。2019年的多哈世锦赛,我跑了第20名,大概用了2小时15分26秒,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中国马拉松选手参加世锦赛的最好成绩,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问:您的最好成绩是什么?

答:2020年的南京马拉松,也是全国锦标赛、奥运会选拔赛,我跑了2小时8分56秒,拿到了奥运会入场券。

问:在您的运动生涯当中,哪些人和事对您影响特别深?

答:张导带我10多年。他的运动水平实在太高了,我们作为徒弟一直超越不了,不管是比赛名次还是训练程度。他有时候会跟我们讲起他年轻时候的事。当时他们各方面的保障,比如医疗、装备、营养这些完全没法跟现在比,但是他们的训练量、强度远远高出现在。我们按他们当时的强度或者是量来训练的话,肯定吃不消、受不了。

问:您认为中长跑马拉松运动员能够获胜的一个核心要素是什么?

答:我觉得哪怕天赋再高,不刻苦训练,也是没有用的。

问:结合这个项目,怎么理解心理坚韧性?在运动生涯中,如何面对挫折和压力、忍受伤痛?如何克服不良的情绪,进行自我调节,给自己营造比较积极和正面的心态?

答:有些运动员训练水平很高,练得特别好,但是比赛时发挥不好,这就是心理状态不佳。比如比赛前吃饭吃不好,睡觉睡不好,老是想比赛会怎么样,然后就影响了比赛,其实就是自己过不了心理这一关。有些心理素质好的运动员,该吃吃,该睡睡,比赛的事比赛的时候再说,这样就比较好。

在训练、比赛过程中,对心理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如果心理不稳定,可能比赛还没开始就放弃了。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那可能还没上场就已经输了。

问:在运动生涯中,您最大的一次挫折是什么?

答:2014年我跟腱拉伤,心里面很难过。那段时间就是我运动生涯最灰暗的时期。我当时年纪也不大,二十三四岁,正是应该出成绩的时候。

问:受伤的经历,对您后面的运动生涯有什么样积极的影响吗?

答:从那以后,我自己平时就会很注意训练的细节,跑步下来会多拉伸,平时会多放松,哪里不舒服就赶紧去治疗,不敢拖。

这可能就是那次我受伤之后就没怎么再受伤的原因。因为我怕了,一次受伤就真的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