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党勋访谈
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中长跑运动的?
答:1995年,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们宣威市少体校教练到文星一中选材,当时全校所有的人都可以报名。
我的体育启蒙老师叫崔茂田,他是体育师范班毕业的,跟我们宣威市少体校的教练员是队友。因为这层关系,所以宣威少体校的教练才去文星乡中学选人。
少体校教练看了我们以后,挑了3个人,一个是短跑的,一个是投掷的,中长跑的只有我一人。于是我们3个人就到宣威少体校测试,因为另外两人是初三年级的,骨龄比较大,而我的骨龄才11不到,结果他们两个都回去了,就留下我一个。
我在农村长大,见识少。那时候农村信息比较闭塞,很多外面的东西我不太了解。来到宣威体校以后,我才真正认识到什么叫田径,什么叫耐力项目。
当时从宣威市到我们县有80多公里。家里每个月给我100元,我一个月要交90元伙食费,只能剩下10元。我一个月回老家一次,要8元的车费,这样我一个月的零用钱就只有2元了。
问:您是怎么进入云南省体工队的。
答:这个过程,就像红军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一样,靠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一个是靠我的能力,再一个是靠教练与教练之间的沟通。
在宣威体校时,我的教练是宴庭雄。
后来,应该是在1996年4月或5月,曲靖体校的中长跑教练李柏涛去宣威体校选苗子,选到我和一个女孩,女孩叫杨素梅。
环境能改变人。我到曲靖体校后发现,曲靖体校的队风队纪非常好,所有的师哥师姐自律性都比较强。
那时候只要拿到省运会前三名,我们就可以入读曲靖体育运动学校。一旦被曲靖体育运动学校录取,就相当于上了中专,毕业就能分配工作,对我们这些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来说,这就是铁饭碗,所以大家都比较努力。
在我的运动生涯里,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在曲靖体育运动学校的经历了。
1996年,云南省城市运动会在官渡区举办,我代表宣威市去参加了比赛。第一次参赛,我拿了前四名,觉得很开心,因为这是全省的运动会,集中了全省的很多优秀运动员,那些运动员的装备都是我们很羡慕的,于是,我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1997年2月,我们参加了在安宁举办的云南省中长跑竞走运动会。那时候我还比较小,才17岁,那是我就第一次参加云南省的比赛。
那时候,省体校的教练胡国昌去看比赛,他当时就选中了我。他看中了我的技术动作和频率比较符合中长跑耐力项目的各种指标和特点,就把我调入了云南省体育运动学校。
在省体校的第一天训练,我就发现我的师兄师姐没有一个人能跑在我前面,我兴奋啊!
我才练了两个月,体工队张国伟教练就看到了我的训练情况,觉得我的技术动作和各方面指标都不错,身体条件也不错,就去跟胡国昌教练要我。
胡国昌教练没让我去。他认为我太小,还不适合到专业队训练。
大概到了1997年5月,我才正式进入了云南省体工队。
那时候,我最崇拜的就是张国伟,还有就是第一个获得竞走世界冠军的黎则文。在基层体校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是我的偶像了。
来到体工队后,“亚洲长跑王子”是我的教练,第一个拿到竞走世界冠军的队员是我的哥们,我觉得很欣慰,和他们在一起训练或者在一起交谈时,我都以一种羡慕的眼光看着他们。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问:您参加过哪些大型比赛?
答:我参加的省内比赛比较多,参加的全国比赛中最重要的就是2001年的广州全运会。
1997年我还在省体校的时候,我们的校长赵建军、后来是省体育局副局长带着我们去韩国参加了马拉松接力邀请赛,当时好像是6个人接力,结果我们拿到了第2名。
2003年的时候,也是在韩国的邀请赛,我们云南去了6个人,拿了冠军,而且有5个人还破了赛事纪录。
还有就是2003年的越南邀请赛,那时候是我们呈贡训练基地的周林副主任、后来的体工大队大队长带着我们去的,我拿了两个第1。
2003年本来还有一次机会,国家体委派我们去印度参加世界越野赛,后因“非典”影响没有去成。
问:您参加全运会的时候是多大年龄?
答:2001年的时候我21岁。
2001年的全运会,云南省10000米项目进决赛的只有我一个人,5000米还有宝华,中长跑有两个项目的就我一个人。
问:参加这种大赛,赛前您心理状态怎么样?会不会有压力?
答:那时候我从来没有压力,不知道什么是压力。
2000年,在赛前准备期,张国伟教练带我们去他的老家大理鹤庆训练。我们在那里训练了很长时间,那里海拔较高,搞训练比较有优势。
当时在预赛,也叫资格赛的时候,我们整个队成绩都比较好。但决赛的时候,整个队就只有我一个人拿了5000米第8名。
问:您当运动员期间,我们云南中长跑在全国处于什么水平?
答:我们云南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水平,包括教练的执教能力和水平,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但云南比较落后,经济、科技都比较落后,尤其是那个年代,在这些方面云南是有一定欠缺的。
一个项目的成与败,运动员很关键,教练很关键,领导也很关键,光靠哪一方面都不行。教练员达不到高水平,带不出好运动员。教练的执教能力水平很高,是伯乐,但遇不到千里马,那也等于零。如果教练员和运动员同时是伯乐和千里马,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领导的调配,后勤保障能力,训练的指导思想。领导层、教练员、复合型团队,再有千里马,也就是只有天时地利人和才行;要出成绩必须是共同努力,光靠单方面的力量不行。
问:当时你们的训练理念是什么呢?队伍的价值体系、理念是什么样的?
答:耐力项目是比较枯燥、比较苦的,一般来说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吃不了这种苦,也不愿意吃这种苦,只有农村的孩子才能承受。
一个好教练不光要有执教能力,还要能知道如何引导运动员,教练的三观要正。如果说思想观念方面教练员引导不好的话,运动员绝对没法成长得比较优秀。
比如说在县一级比赛中,运动员拿第一了,教练就要告诉他:这只是一个起点;到州市一级参加比赛获得好成绩,这才是要努力的方向;真正的体育精神是要更高更快更强,为国争光才是运动员应该追求的。
所以说,教练员不光是执教能力要强,文化素养也要高。教育运动员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这很关键。
问:您从教应该有10多年了吧?
答:刚刚10年。
问:您在保山体校的10年,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大概能到什么层次?
答:我培养的下一代,到2017年全运会时已经是青少年组冠军了;我输送到体工队中长跑、竞走项目方面的运动员,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几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