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付访谈
问:首先想问一下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中长跑运动的?
答:我当时在会泽县大桥乡的一个小学读书,六年级就开始经常参加我们小学和县、乡的运动会。慢慢地,我就走上了这条道路。
我们县对体育,特别是对中长跑耐力项目可能比其他县要做得好一点,包括技能训练、各类运动会等。
问:想听听您拿冠军之前的训练历程。您是怎么进到体工队参加专业训练的?
答:我小学毕业后被选入会泽县体育中学,在体育中学练了两年,又去了曲靖市体育运动学校,在那里又待了两年。
当时进曲靖少体校的,我们全班只有我一个。那时候在曲靖少体校,我其实成绩不是最好的,但其他队员一批一批离开,毕业以后都去工作了,只有我到专业队跟着张国伟教练训练。
其实当时我被选上心里并不高兴。我害怕吃苦,怕跑不出来。
当时,张国伟教练看上我哪方面我其实也不清楚,可能是看我身材各方面的条件有优势,比较适合练长跑项目吧。
我17岁进入体工队,刚来训练就受伤休息了几个月,教练差点把我退回去了。
来专业队以后,我起步就练中长跑,包括5000米、10000米。
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就是每天不停地跑,一天最少也有20公里的量。那时候年轻,不觉得辛苦。
进体工队是有编制的,有工资,进入正式编制后工资稍微更高一点。当时我就想着要成为正式的运动员。后来,我在全国青年大奖赛上拿了冠军,就如我所愿转正了。
问:您跟张教练是什么样的相处模式?
答:张导就像我的父亲,我们关系很亲密。
问:当时关系比较好的队员现在还在队里的吗?
答:现在留队的好像只有董国建了,其他几乎都出去从事其他工作了。我在的时候董国建是小队员,他比我小几岁。
问:在获得全运会冠军之前,您还参加过哪些印象比较深的比赛?
答:2002年3月我进入体工队后不到一年,我第一次参赛就拿了一个全国青年组冠军,然后每年比赛我基本都是前三名。
我拿到全运会冠军则是一步一步慢慢实现的,就像考试一样。
我去国外比赛,特别是专业比赛,情况也是这样。
我们从事的项目,跟先进国家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问:您参加2005年全运会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2005年,省运会的整个比赛在上半年就全部结束了,我们所有的积分、成绩情况都完全明了了,我们有半年的时间备战全运会。
备战训练时教练员有压力,运动员也有压力。要是教练员给运动员太多压力的话也不行,就是得顺其自然,像往常一样训练。
我们一般是一周休息一天,一周的跑量在200公里左右。休息的那天一般是下午休息,但上午还要训练,就这样循环往复。
我在全运会开赛前两三个月的时候腿还受了伤,恢复了两个月后我就去参加了比赛,还拿了冠军,那肯定不是偶然的。
那次云南选手参加10000米项目的有3个人,除我之外还有哈刚、邓海洋。哈刚是内蒙人,北大学生,当时来云南交流,代表云南比赛。现在他是四川队的教练。
问:比赛之前您有没有确定的目标?张指导当时是怎么安排的?
答:张指导可能没想过我能拿冠军,因为我之前的比赛成绩不是很理想。全运会是综合型大赛,四年一届,好多人就是冲着这四年一届的大赛来做准备的。
我当时也没有想过拿冠军,就想着拿个前三名应该没问题。那几年的比赛,我基本都是前三名。因为那几年必须每年参加比赛,到全运会的时候,所有对手的情况我都非常清楚了。
我在赛场上一般不会紧张。有些队员训练成绩非常好,但是每次一上场比赛就不行。他们每次都是第二天有比赛,头天晚上就睡不着觉,但是我不会。
通常我比赛时,技术战术主要靠自己把握。
一般情况下,教练比赛时会在场边提供技术指导,包括提醒我们每一圈的速度该如何,这一圈是快了或是慢了之类。
比赛时别人超不超我,对我的心态影响不大。10000米比赛谁是29分能力的,我就跟着谁跑。没这个能力的,我就上到他前面。
2005年的这场比赛,我一直在第一集团,前面只有一两位。最后4公里时就我一个人在前面跑了,领先了好多,拉开别人距离有100多米,我就是这样一直领先到最后。
问:20岁就获得全运会10000米冠军,您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答:当时肯定是激动的啊。那时候,张国伟教练将近50岁了,我是他从事教练工作以来第一个在他名下夺得全运会冠军的运动员。我拿了冠军后,他带的运动员成绩才慢慢起来了。
问:您当时参加了两个项目,5000米和10000米,中间隔了多长时间?
答:隔了3天时间。5000米我拿了第2名。
其实我最擅长的是5000米。
一般跑1500米中距离的运动员是没有能跑长距离10000米的,因为有氧无氧跑的差异比较大,训练内容和比赛要求也不一样。跑5000米的话,就要兼顾速度和耐力了。
问:您的身体机能进行过科学检测吗?
答:没有。我的血红蛋白比较高,现在每年去体检,医生都说我的含血量比较高一些。
问:您训练3年就拿到了全运会冠军,队里拿到这种成绩的人多吗?
答:不多,我是拿全运会冠军最年轻的队员。
我这一路都比较顺利,没有遇到什么大的挫折。我是他们说的“跑得最少的人”“练得最不苦的人”。
问:南京全运会后,您还继续训练参加比赛吗?
答:全运会以后,我心思就没放在训练上面了。
2008年奥运会没选上我,因为我成绩没达标。奥运会的中长跑难度比马拉松高得多。
后来我又参加了2009年的全运会,但是成绩不理想,比赛完了之后我就退役了。
当时如果能更成熟地去考虑问题,或者更自律一点,可能我的成绩会更好一些。我是教练说我也不听的那种。当时年纪小,脑子就一根筋,就想着玩儿。
问:平时您还关注中长跑项目吗,还看比赛吗?
答:看,奥运会、全运会都会看。我现在每个星期都要跑一下。
问:您看董国建他们在东京奥运会的比赛了吗?感觉他们表现得怎么样?
答:看了。说实话,他们的能力还是表现出来了。中长跑这个领域我们跟非洲国家相比差距还是挺大的。不要说非洲国家了,就是跟日本比差距也大。运动项目如果全靠天赋、吃苦来赶超别人,那基本上是空话。
问:您去国外训练过吗?有什么感受?
答:我2006年去过肯尼亚,是第一批去的,就一个多月。到那边会有外教给我们制订训练计划,然后我们就跟着去做。有的课,比如跑量的课,我们会跟基地里的肯尼亚队员一起训练,专项课则没有在一起。跑量的课,平均每天都是30公里。我们训练的量差不多,但是他们的完成质量比我们高多了。
肯尼亚那里也是高原,看起来高原是有点优势的。
肯尼亚的训练氛围比较好。肯尼亚的中长跑项目像我们国家的乒乓球一样,是优势项目,国家非常重视,好多人为了出人头地去就跑步,达到一定的训练水平或成绩,就可和以公司、俱乐部什么的签约,通过跑步改变自己的生活,然后有了出场费、比赛奖金后,就可以去找专业的教练训练了。
他们搞的训练营,好多是耐克做的。
问:经历过外训后,您成绩提高明显吗?效果感觉怎么样?
答:我自己的成绩没有提高。
问:肯尼亚因为经济条件不好,保障不好,这样的条件下还能出好成绩,完全就是因为人种因素吗?还有没有别的因素?
答:体育强不强,要看群众基础的支撑,一个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云南的长距离项目在全国来讲还算可以,但是其他项目可能就不行,因为对项目的投入少。田径不需要多少条件,就是一个场地条件,成本比较低。我认为,经过10年或者20年,运动员基础保障等各方面条件起来以后,我们可能会出更好的成绩。
现在把体育项目加到中考考试内容里,就是为了要改变举国体制。可能再过几年,情况就会慢慢好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