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9年的中国动画
盘点2009年的中国动画
回顾2009年,中国电影的主体市场票房约62亿元,同比增长约43%,原创电视动画14.27万分钟,比2008年增长了2万分钟,动画电影产量创纪录地达到了27部。2008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简称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规定,限播境外动画片的时段由原来的17:00到20:00延长至17:00到21:00。中外合拍动画片如在这一时段播出,需报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这一举措为中国动画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国家对于动画产业扶持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国产动画势必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国外动画电影方面,今年的美国动画电影一花独放,我们时刻都在受到美国大片观念的冲击,国内市场所受的影响巨大。2008年的《功夫熊猫》《机器人总动员》余温未尽,2009年的《变形金刚2》《飞屋环游记》《大战外星人》《冰川时代3》《豚鼠特工队》又掀热潮。而日本动画电影全军溃败,《哆啦A梦:新·大雄的宇宙开拓史》《阿童木》的票房均不十分理想,但是在电视动画方面,日本动画仍一统江山,占领重要地位。
在这种国内外形势之下,我们更应保持冷静的头脑。中国动画存在的几喜几忧值得我们深思。
一喜,2009年的国产动画电影数量达27部,电视动画近15万分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超过历年。《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快乐奔跑》《麦兜响当当》的市场票房表现不俗,《马兰花》《淘气包马小跳》《麋鹿王》《齐天大圣前传》等均已进入商业院线放映,标志着中国动画电影已向产业化的发展跨出了有力的一步、关键的一步。
二喜,5年多来,在政府日益关注和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形势下,从国家到地方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对于动漫产业的指导、扶持政策,国家广电总局在各地设立了20家影视动画产业基地和8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并投入了大量资金,大力培养人才。
2009年,国家对于动画产业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早在2004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充分认识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重要意义,并确定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从2009年1月1日起,国家对动画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
此外,2009年10月26日文化部联合十部委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动漫艺术大展为优秀国产动画电影提供了展示舞台,11月19日至12月6日举办的国产优秀动画电影展映活动也在北京地区掀起动画电影的热潮。2009年12月31日,新闻出版总署2009“原动力”中国原创动漫出版扶持计划公示,共有50种作品、10个作者/创作团队及10位动漫出版编辑入选公示。日前,文化部全国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办公室公布,共有100家企业通过文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审核,成为首批被认定的动漫企业。入围企业将享受增值税等五种税收减免优惠。
三喜,从2004年开始,我国的网络游戏产业已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如今,政府十分重视网络文化的发展,在投入更多的资金扶持国产游戏产业的同时,还将加速动漫游戏的整合,三路并行,多管齐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优化整合、配置资源,相互作用、形成良性循环的健康之势。
四喜,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一直把完备动画播映体系作为振兴我国动画产业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全国卫星电视频道数量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卫星电视台开始开通不同的动漫节目。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34个少儿频道和4个动画频道为播映主体,以部分电视台的动画栏目、少儿节目以及影院为补充的国产动画播映体系,有力地拉动了国产动画的市场需求,促进了动画原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创作者和投资人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五喜,近年来,影视优秀创作人才频频涌现,国内外新近获奖的导演层出不穷,不少导演更是冲出国门,闯荡好莱坞。新近评选的中国十大优秀导演中,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占到了半数以上,动画创意产业人才成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一大主力。
一忧,面对利好的形势,一些人也产生了浮躁的心理。然而,在浮躁的环境之下,根本无法诞生出像《大闹天宫》这样的精品。不少人认为投身动画产业就像掘黄金,这种错误的思想导向致使有些投资人急功近利,对于动画市场缺乏冷静的判断;有些动画创作人更是产生了盲目乐观或者悲观的看法,没有把自己的创作当作艺术品来对待,导致“垃圾片”成山。
二忧,在行业整合的过程中,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影视作品本身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就应该遵循市场的规律,而垄断现象致使一些影视作品无法真正地同大多数作品公平竞争。
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与美日相比仍存在诸多不成熟之处,仍处在发展初期,特别是在营销方面仍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以影院动画的票价为例,一部外国动画的投资是5亿元,在中国上映的票价是50元,而一部国产动画的投资是300万元到500万元,票价也是50元,从商业的“信价比”角度来讲,观众一定看国外的。
加之相关部门对动画片扶持不利的问题仍亟待解决,主要在于认识上的不统一。如果我们仅仅把目光锁定在大影院,止步在那些小基数的票房上,中国4亿儿童的动漫乐趣又去哪里找寻?
三忧,电视动画占动画总产量的比例远大于电影,但电视人才特别是高端电视人才却严重匮乏。产业链的不平衡,加上电视衍生产品难以跟上生产的步伐,也导致了一些投资商总在做“一锤子买卖”,创作者更是“饥饱相替”,使整个产业链形成恶性循环。这就如同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一样,需要我们冷静地抓住问题的突破口,需要大家的参与。
四忧,一些投资人盲目投资,创作人盲目跟风模仿,没有认识到好的电影是代表国家形象的重要标志。中国有13亿人口,中国的电影市场可以称得上是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而国外电影也看准了中国这块“大蛋糕”,我们不得不看到,2009年电影产业的总产值当中,有约44%的席位留给了外国电影。今年的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2》《2012》《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在中国所取得的票房成绩均占据了其海外市场的头号排名,中国内地正逐渐成为好莱坞影片的头号海外市场。
五忧,资源的科学分配问题。从整体的人力、资金的分布上来看,我国99%的投入投在了电视上,而只有1%投在了电影上,也导致了整个产业链的不平衡问题。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动画人不禁要问。
从创作人的角度来讲,我们的创作观念还不够新,盲目地跟风模仿,缺乏创新意识。就像小马拉大车,发动机小,而车大,怎么拉得动?我们尚没有力量像美国一样,做出300分钟,来剪90分钟的片子。这需要我们的创作基于中国国情,而非纸上谈兵。
中国的观影国情是怎样的呢?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观影次数还不及世界人均水平,仅为0.28次。2009年,中国主流院线的4723块银幕都集中于大中型城市,很多中小城市都没有电影院。这就标志着,我们的动画人仅仅在为大城市的不到300万的孩子服务,而中国4亿的儿童大部分都看不到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电影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面包,是火腿,是奢侈的食粮,而不是馒头。
所以,从我们动漫创作者和投资方开始,就应该树立打造平民动漫产业的目标,要为全天下的孩子服务,让孩子们都能够从小受到国产动画的影响,而非张口闭口都是美日文化的痕迹。此外,还应该坚守作为一名中国人起码的社会道德底线,肩负起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逐渐树立起我们民族的自信,使中国成为动画大国的理想顺利实现。
目前,国家的相关政策尚有不科学和有关部门扶持不利的部分,我们更应当客观冷静地看到,我国动漫产业链发展得还不协调和完善,需要政府和制作人、投资方、出版社、电视台、周边产品开发商等产业链条成员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
总体来说,2009年是充满幻想和期待的一年。在看到国产动画的数量和质量带给我们的惊喜之余,我们还应看到自己与美日动画的差距。我们的创作理念需要更新,特别是在动画艺术本体的认识上,动画和电影一样,是一门艺术,是大众的艺术,是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食粮。同时,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有效地整合产业资源,打破行业垄断,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如果能拿出办奥运会的精神来做动画产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产业链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国产动画产业的新繁荣必将成为现实。
(本文发表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