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份坚持来传承中国人自己的文化

用一份坚持来传承中国人自己的文化

——中国首部3D动画电影《兔侠传奇》之背后故事

《兔侠传奇》自2011年7月11日全国公映以来,在影坛引发国产动漫热潮,并获得了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荣获第十四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动画影片、优秀电影技术提名之后,一举获得业内专业学术奖——第二十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评审专家如此评价此片:“《兔侠传奇》是一部成功的三维立体动画影片,技术上有显著突破,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故事情节曲折有致、张弛有度、诙谐幽默,画面造型极具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一部电影无论艺术造诣多高,商业元素多丰富,其作品内涵主要是传达思想。《兔侠传奇》的内涵就是传播中华文化。近几年,中国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在全世界建立众多孔子学院,其目的是传播中华文化。动画电影《兔侠传奇》则用最通俗的、大众化的电影艺术方式去传播中华文化。很多人认为动画片的娱乐性最重要,但我认为动画片的娱乐性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影片内在的文化核心,文化底蕴才是动画片的灵魂。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是国产动画走向世界的基石,《兔侠传奇》在创作之初就秉承中国传统文化、展现中国魅力的原则不断努力。

一、传承文化、中国味道

如何去体现中国味道?《兔侠传奇》的美术风格源自传统民俗,主人公原型取材于京津地区最有神化色彩的儿童玩偶——兔儿爷。兔儿爷形象,从明代至今,是京津乃至北方地区最有神化色彩的玩偶,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其造型滑稽可爱,具有极强的亲和力。为了方便制作动画,我们在兔儿爷的原型基础上做了修改,如拉长胳膊,缩短脚的长度,耳朵能做旋转运动,这一切都是为动画特性而服务,尽力做到源于民俗而高于生活。在美术设计方面,我们选择了旧时京津地区常见的古典风筝、民间空竹、传统戏曲、集市庙会、美食厨艺等一系列生动形象作为原型。

剧中场景处处苍松古柏、竹林绿野,还有各种飞禽走兽,景色宜人、生态丰富,城墙、门楼、雕梁画栋也取材于中国古建筑园林,这些有源可依的美术设计充满生活质感,强烈体现了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包括石基、石屏、漆柱、梁绘、飞檐等,这些建筑结构是细节设计方面着重思考的地方。我们选取了较为传统的红、蓝作为主要配色,一是为表现建筑较强烈的“武”的个性,给人鲜明的对比感;二是为了保有中国传统建筑给人的视觉印象。在装饰性图案的选择上,没有直接使用古代建筑的元素,而是运用了简洁现代的亮蓝金边线条点缀大块的色彩。这样做也是希望能突破传统的定式感觉,避免花纹过于复杂而使得画面凌乱,同时加强了这些代表性结构的视觉地位,角色个性也能在整个气氛色调中突出。影片中的人物在这些练武区域里打斗练功,将传统功夫片的元素充分展现给观众,为这个空旷的广场增添了热闹的气氛。兔二在武馆生活的主要过场戏都发生在这里,他干活经过这些练武区域时常会受到武馆打手们的欺负,但通过辛勤的劳动和老馆主的教导,他终于也练成了一身武艺。

影片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还集中体现在场景中一些道具的设计上,装饰品、工具、桌椅板凳等道具都属于场景气氛的细节内容,我们参考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和作品,在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熊天霸的虎式座椅和桌子参考了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在此基础上融入了商朝时期青铜器上较硬的纹案和图腾造型,且承用了武馆整体的配色,在材质上参考了漆木材质。

大擂台是影片中正反决战武戏的场景,在线框草图的基础上,我对各个部件进行了分解设计,在木质结构中多运用蓝白彩绘、图腾等中国元素。在参考许多传统造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概括处理,使这些建筑更符合影片的卡通风格,同时彰显“武”的特征。另外,舞龙是中国传统的庆典项目,在大擂台这场戏的开场中加入舞龙的片段也使得中国味更加浓郁,让民俗文化元素进入观众的视野,鲜艳的传统配色为影片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除了借鉴实体的民俗元素,我们也注重运用传统文化思想来指导创作。“天人合一”是古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至高思想,和谐的自然气氛在《兔侠传奇》这样一个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中必不可少。在《兔侠传奇》的场景设计中,光与影、天与地、自然植物与人工建筑的柔和交融,以及画面气氛与戏剧发展之“和”,在影片创作过程中尤为重要。

在设计破庙内部的气氛概念图时,与室外相比,破庙内部的环境则是较为阴暗的。为了避免室内室外变化所带来的生硬感,并且不破坏之前所营造的气氛,我们把庙的屋顶设计成残破的,以便阳光能够充分照亮室内的主要区域,从窗户的地方也引进了较强的光线,让之前营造的自然气氛在这个相对较暗的人造空间中也有所渗透。为了更好地将温情与希望带进这个破旧的室内环境,在阳光照射的地方添加了一些透光的绿色植物和红色布帘,这些元素与室外的气氛产生了呼应。这样将“和”的思想带入设计之中,充分运用大自然中光影景物变化、明暗对比来加强主人公情绪的起伏,在丰富了影片画面气氛的同时丰富了影片的情节与戏剧性。

美术风格体现传统文化,其动作设计也是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巧妙地运用中国武术来为影片增加真实的武侠气息。《兔侠传奇》是目前中国动画电影聘请武术指导第一片,并运用动作捕捉技术将虚拟世界和现实功夫结合在一起。影片特聘当今太极大师——陈式太极拳正宗传人、国际太极拳文化传播大使景建军先生担任武术指导。景先生在剧组整整待了一年半时间,不但亲自为《兔侠传奇》展示和表演陈式太极拳的精华之处,而且和剧组工作人员一起参与影片的武术动作设计。为了走向国际,我们还将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的武功风格和动作特点融会贯通在一起。

二、诚信为美、原创故事

影片主题为什么是诚信呢?在影片创作之初,我们召开过数次专家研讨会,在会上大家都认为影片的故事应该贴近当前社会,由此确定《兔侠传奇》一定要“接地气”,揭示现实生活,甚至从某一个批判的角度讲这个故事。当前,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蔓延,很多人为了谋私利而不顾他人的利益和安全,三聚氰胺毒奶粉、地沟油、有色馒头等一系列事件让人们不禁感叹,一部分中国人在追逐金钱的同时丢失了太多的诚信。诚信原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繁衍到今天,最讲究“德行”。“德”的得和失,就是“接地气”的东西。为了针砭时弊,我们将“诚信”两个字定为影片的主题。为了让大家感兴趣,不生硬地说教,我们参考了金庸武侠小说的模式讲述一个武侠故事。

由此,《兔侠传奇》讲述了一个信守并履行承诺的故事,诠释中国从古至今的重要哲学思想,如兼爱、非攻、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等学说。《兔侠传奇》是著名编剧邹静之首次为动画电影创作的原创剧本,主要讲述一个不会武功的兔二(范伟配音),受老馆主(濮存昕配音)临终所托,来到京城武馆,将武林盟主令牌转交老馆主的女儿牡丹(闫妮配音)。当他到达京城后,武馆已被熊天霸(张丰毅配音)霸占。为了履行承诺,兔二栖身武馆,屡遭挫折、备受欺凌,始终不弃使命。最后关键时刻,兔二恍然记起老馆主的绝世武功真传,挺身而出,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熊天霸,拯救了牡丹和武馆,将令牌完璧归赵,履行了最初的承诺,从而塑造了兔大侠忠厚而诙谐、木讷而勇敢的传奇形象。答应的事情就要做到,做人要讲诚信,这些都是中国人骨子里最根本的做人原则。我们希望《兔侠传奇》以中国人最朴实的民族性格来塑造人物,用动画的艺术形式来传承中国的传统美德——诚信。

三、三大技术、标杆之作

时长90分钟,全部采用真3D(3-Dimension,三维)制作,不得不说这是《兔侠传奇》在技术上的一个突破。但3D制作所带来的挑战,不仅仅是渲染时间上的加长,还涉及其他流程部分难度的增加和要求的提高。

单就三维动画电影来说,真假3D的制作原理是有很大区别的。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两眼是有一定距离的,可以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获得两幅图像,然后通过人脑对这两幅图像的处理,形成对所观察事物在空间、体积、质感、颜色等方面信息的认识,最终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立体的画面。而动画电影中真3D的制作过程就是基于人眼的这种立体呈像原理,在三维制作软件中利用两台摄像机模拟左右眼,分别渲染出两套图像。放映时通过一些处理,使观众的左眼只能接收到左眼的图像,右眼只能接收到右眼的图像。相对而言,假3D在制作时只是单机渲染一套2D(2-Dimensions,二维)的图像,然后通过程序运用一些公式与算法对2D图像进行处理,生成另外一套图像,来模拟一种立体效果。

尽管同为3D效果,但在观影感受上,真假3D有着相当大的差距。真3D可以模拟出真实的空间感,让观众产生如临其境、触手可及的感觉,消除荧幕带来的画框,创造一个真实可信的世界。而假3D只能制造纵深感,却无法使单个物体产生立体感。即便是纵深感,在假3D中的呈现也是非常有限的,事物“出屏”和“入屏”的效果远不及真3D。所以,我们在看某些假3D电影时,只能感到字幕是立体的。

鉴于真假3D在视觉效果上的悬殊,时长90分钟的《兔侠传奇》为了给观众呈现最为真实的立体效果,克服了制作周期和资金上的困难,全部使用了真3D的制作方式,也就是双机渲染。而真3D制作中的一大难点就是两台摄像机的架设问题。例如,两台摄像机之间的距离过大,前景的物体可能会难以聚焦;距离过小,立体感与空间感可能会不够。有时候前景的立体效果合适了,可能中景和远景会有问题。在运动镜头中,摄像机的最佳参数则更难把握,因为人物离镜头的距离是随时变化的。作为一部动作片,《兔侠传奇》镜头和人物的运动数量是相当庞大的。而立体摄像机的架设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参数可以直接拿来用作产生最佳的立体效果的,要想找到两台摄影机合适的分离度参数,需要每个镜头都进行反复的测试。并且,不是分离度越大立体效果越强就越好,这需要考虑到观影舒适度的问题——连续高立体度的镜头持续时间过久,会使观众产生不适感。这对于制作时间和制作人员的经验都是很大的挑战。不仅如此,利用真3D制作还会给其他的制作部分带来难度。例如很多特效不能用后期软件制作,而必须在三维制作软件中完成,才能够渲染成立体的效果。《兔侠传奇》的突破正是在于克服了这些困难,才使得90分钟的影片从头到尾都能呈现出最为真实与舒适的立体效果。

《兔侠传奇》的另一大技术亮点就是使用了三维毛发技术。动画电影多以动物为主角,毛发的表现对于画面效果和真实度而言至关重要。因此,毛发特效已经日趋成熟,并成为动画电影的一个流行趋势,越发受到市场、制片、观众等多方面的关注。在《兔侠传奇》中,毛发的制作备受重视。当微风拂过老师傅的面颊时,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毛发不再是简单生硬的一层,而是由表至里带有变化和通透感。可要想使毛发呈现出这样的效果并非一日之功所能及,在影片正式开始制作之前,工作人员就已经在系统地研究和测试技术了。

影片的拟人风格对毛发特效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要遵循自然界动物毛发的真实生长规律;在满足前一条的同时,将毛发生长到拟人的角色上;还要将一些发型的设计融入其中。这对于国内任何一个动画制作团队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对此,我们制订了一套全面的测试与制作方案。剧组针对片中角色的动物原型搜集了大量有关资料,甚至找来许多动物进行细致的研究,在此之上总结出动物毛发的生长规律。诸如,动物毛发在生长方向上的规律,长短、粗细不同的毛发在身体上的分布规律,不同类型毛发的混合生长规律,以及毛发从根部到梢部的颜色变化规律等。《兔侠传奇》中真实自然的毛发效果就是这样一点点研究并不断实践出来的。相较于之前的国产三维动画片,《兔侠传奇》中的毛发是多层次的,与真实世界里的动物毛发一样有不同形态、不同质感的变化,并且能让我们感受到存在其中的空气感。

《兔侠传奇》中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动作。本部影片是近年来国内首部3D院线级的动画作品,全部制作过程都是从电影创作的高度去探索和研究新技术的。在此部作品中,动画创作的内容不只是使角色简单地动起来,所有的动画角色都是在制作中经过仔细分析剧情、时间、地点、事件、角色的性格后精心调制出来的,使得人物各有性格但又统一。《兔侠传奇》首次在国内使用了人脸捕捉技术和动作捕捉技术,这些技术有力地辅助了动画的制作。以这些捕捉来的动作和表情为基础,通过一帧帧细致的调整,最后得到的动作既保留了真实感,又去掉了生硬与刻板的部分,看上去流畅、圆滑又带有幽默感。

《兔侠传奇》中所有动作的制作都从表演开始。为了把握动作的节奏感,剧组找到团队中最胖的动画师,让他背上装满书的书包,扮演兔二。通过他的表演,大家一起观察与体会动作的幅度大小、停顿长短、运动缓急等。作为一部功夫片,绝不能少了帅气的Pose(姿势)。《兔侠传奇》的动画师基本上都经历过三年以上的培训和半年以上的实习,在脑中积累了大量的Pose素材。不仅如此,为了能把功夫戏做到位,动画师们研究了1000多个功夫视频和电影。

结 语

创意很重要,实现创意的过程更重要;娱乐很重要,文化底蕴更重要。《兔侠传奇》的动画制作就是这样一次积极的、团队合作的艺术创作过程。历经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创作,通过500多位动画人的奋斗和拼搏,终于制作完成《兔侠传奇》。在第二十八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颁奖仪式上,我激动地感谢影片的出品方和投资方,更感谢为该片辛苦奋斗的学生们,感谢自己的动画老师阿达,感谢老一辈动画导演给予自己的激励,并感叹自己从1999年创作动画电影《小兵张嘎》至今,已经创作了5部动画电影,为金鸡奖等待了12年。金鸡奖对于《兔侠传奇》意义重大,我们用一份坚持来传承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不仅鼓舞了中国动画人的士气,而且增强了中国动画电影的自信心。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优秀影片涌现,中国动画电影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本文发表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