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痔疮如何用药?

(八)妊娠期痔疮如何用药?

俗话说“十男九痔,十女十痔”,女性更容易发生痔疮的主要原因就是妊娠,25%~35%女性患者的痔疮都是在妊娠期所患。这让本就焦虑的妊娠期妇女难以承受从“菊花”传来的“疼痛、出血、瘙痒及异物感”等多重暴击。妊娠期妇女常有以下疑虑:为什么怀孕了容易患痔疮?妊娠期痔疮有哪些危害?哪些药物可以在妊娠期使用?如何正确使用?会不会对胎儿产生影响?

img

1.妊娠期容易患痔疮的原因

(1)妊娠期激素水平的改变。怀孕后,体内会分泌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一方面会使盆腔血管充血扩张、组织松弛;另一方面会使肠壁平滑肌收缩能力减弱,肠蠕动变慢,造成便秘,而便秘是形成痔疮的重要诱因之一。

(2)膨大的子宫体压迫胃肠道。尤其是妊娠后期,子宫内的胎儿越来越大,对子宫后方的直肠和肛门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直肠静脉的回流变得越来越困难,从而使静脉迂曲形成痔疮。

(3)盆腔血容量的增加。妊娠6周时外周循环血开始增多,32周时增加量可达1400 mL,盆腔的动脉血容量增加约25%,大大加重了盆腔血管的负荷,从而使肛周静脉侧支循环大量开放形成痔疮,严重时可形成血栓性外痔。

(4)妊娠期饮食和起居习惯改变。妊娠期妇女经常吃高营养、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同时又减少了运动和蔬菜、水果的摄入,造成排便困难而诱发痔疮形成。

(5)第二产程的延长。顺产时间过长、用力过大,使腹内压急剧上升,造成痔疮水肿、外翻、脱出或嵌顿。

2.妊娠期痔疮的危害

(1)贫血。痔疮反复发作、频繁出血,会导致母体贫血,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最终造成母体营养不良、胎儿发育缓慢,甚至诱发早产。

(2)毒素滞留。长时间便秘使得滞留在肠管内的排泄物会分解出有害成分,这些成分被大肠吸收后,将进入血液,从而对妊娠期妇女和胎儿的健康造成威胁。

(3)干扰分娩。自然分娩过程中,妊娠期妇女需用腹内压来配合宫缩分娩出胎儿。这个过程可能会造成痔疮水肿、外翻、脱出或嵌顿,其疼痛感与不适感将影响分娩进程。

(4)影响身心健康。若痔疮不断变大,妊娠期妇女在做排便、咳嗽、行走等增加腹内压的动作时,一不小心就会造成痔疮脱出或嵌顿。这不仅会给妊娠期妇女带来较大痛苦,更会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

3.如何预防妊娠期痔疮?

(1)调整饮食:妊娠期妇女在妊娠期,虽然存在厌食偏食的情况,但是也要补充人体维生素,多吃水果和蔬菜。在妊娠期尽量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妊娠期妇女养成多喝水的习惯,让肠道保持湿润,润滑粪便,减少粪便板结对盆腔局部血液回流造成影响。

(2)规律排便:妊娠期妇女的排便时间要定时,让身体形成大便反射现象;妊娠期妇女在排便时要使用坐便器,减轻对盆腔血液造成的压力;妊娠期妇女排便时间不能超过10 min,减轻对胃肠道和肛门的负担,同时不能在排便时玩手机、看书看报,分散排便的注意力。如果存在大便干燥现象要及时服用软化大便的药物,并补充身体的营养元素。

(3)合理运动:妊娠期妇女不能久坐,并且每天要有一定的运动量,防止盆腔血液回流受阻,妊娠期妇女可以通过散步、瑜伽等方式,让身体的血液正常循环;每日清洗肛门,降低感染的发生概率。

4.妊娠期痔疮的治疗

(1)一般治疗:一般情况下,建议妊娠期妇女通过饮食、运动、肛周清洁、规律排便等方式来减轻痔疮症状。但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妊娠期妇女还是需要及时就医,按医嘱用药。

(2)药物治疗:

①乳果糖、聚乙二醇4000散、小麦纤维素颗粒:治疗痔疮的首要条件就是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干硬的大便刺激痔疮,导致痔疮加重。乳果糖、聚乙二醇4000散及小麦纤维素颗粒是妊娠期妇女缓解便秘的一线药物,FDA分级为B类,妊娠期妇女用药安全。小麦纤维素颗粒为容积性泻药,适用于轻度便秘,可以使粪便中的水分滞留,增加含水量和粪便体积,服用时应补充足够的液体。乳果糖、聚乙二醇4000散为渗透性泻药,适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它们能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增加体积,刺激蠕动。乳果糖还可促进生理性细菌的生长。以上三种药物均不被肠道吸收代谢,不会进入人体血液,不良反应少,是妊娠期帮助排便的首选药物。

②复方角菜酸酯栓/膏:复方角菜酸酯栓/膏含有二氧化钛、氧化锌、利多卡因及从天然海藻中提取的角菜酸酯等有效成分,适用于直肠黏膜受损或有炎症的患者,FDA分级为B类,孕妇用药安全。其可在直肠黏膜表面形成一层持续时间为8~12 h的膜覆盖,对受损或有炎症的黏膜起保护作用。其含有的二氧化钛和氧化锌成分,具有止痒、减轻肛管直肠的充血和炎症、收敛及促进愈合的作用。另外,栓剂有润滑作用,使粪便易于排出。太膏剂在栓剂的基础上加入了少许利多卡因成分,可以有效缓解痔疮引起的疼痛。具体用药时间及方式还需咨询专业的肛肠科医生。

③双氯芬酸钠栓、利多卡因乳膏:

a.双氯芬酸钠栓:异丁芬酸类的衍生物,适用于痔疮引发剧烈疼痛的患者,具有很强的镇痛、抗炎及解热的效果,对于妊娠早中期的妇女,该药FDA分级为B类,用药相对安全;对于妊娠晚期的妇女,可能会引起宫缩、胎儿动脉导管早闭等,故妊娠晚期的妇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充分权衡利弊后使用。

b.利多卡因乳膏:FDA分级为B类,临床应用广泛,安全程度高,但镇痛效果及持续时间均弱于双氯芬酸钠,适用于轻度疼痛的孕妇。

④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多黏菌素B软膏: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及多黏菌素B软膏均为适用于肛周局部感染的外用抗生素,可有效缓解痔疮造成的瘙痒、疼痛等不适,同时对妊娠期痔疮手术的创面有预防感染的作用,FDA分级为B类,临床应用广泛,妊娠期妇女用药安全程度高,动物实验未观察到胎仔毒性或致畸性。

⑤地奥司明片:地奥司明片为血管保护和毛细血管稳定剂,适用于痔疮急性水肿造成的肿胀、疼痛,可降低静脉扩张性、减轻静脉血流淤滞、改善毛细血管脆性,FDA分级为B类,妊娠期妇女用药安全程度高,动物实验未显示有任何致畸作用,对人类尚无有害作用报道。

⑥复方黄柏液、川百止痒洗剂:

a.复方黄柏液:由黄柏、金银花、连翘、蜈蚣、蒲公英5味中药组成,黄柏可泻火解毒、清热燥湿;金银花可疏风散热、清热解毒;连翘可消痈散结;蜈蚣可通络止痛、息风止痉;蒲公英可消肿、散结、利湿。复方黄柏液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收敛水疱、活血化瘀等功效,适用于肛周瘙痒及痔疮术后创面修复,其药物成分外用对妊娠期妇女及胎儿均无毒副作用,且经中药专家临床论证,并收录于《中药大词典》。

b.川百止痒洗剂:依据“君臣佐使”配伍原理合理配合,现代医药已证明:苦参、蛇床子、马齿苋、荆芥等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的作用;苦参、西河柳等具有抗过敏作用;白芷、川芎等具有抗炎作用;马齿苋和白芷具有护肤的功效。该药为纯中药制剂,止痒效果及持续时间均强于复方黄柏液,广泛应用于妇科、皮肤科及肛肠科的妊娠期疾病中,妊娠期妇女用药安全程度高,且使用后感觉舒适、无刺激性。

此外,市面上常见的一些中药制剂的痔疮膏或痔疮栓等常含有麝香等成分,麝香有活血散结、止痛和催生下胎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麝香还对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妊娠期妇女使用后容易发生流产或早产,因此妊娠期妇女禁用。

(3)手术治疗:妊娠期痔疮并不是难以启齿和左右为难的事情,当出现疼痛、出血、瘙痒、肿物脱出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安全用药,症状严重者需手术治疗,手术可以立竿见影地缓解脱垂、肿胀、疼痛、瘙痒、大便困难、大便失禁等症状,手术方式以微创无痛的根治性手术为主,结合产科、麻醉科、中医科、药剂科等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确保围术期的母婴安全,避免因一味忍耐和无视,让症状进一步恶化,对母体和胎儿产生难以预估的后果。

5.用药注意事项

(1)乳果糖建议在早餐时服用,初始剂量为30 mL,维持剂量为每日10 mL,妊娠期妇女需根据每天排便次数和大便软硬情况调节用量,如效果不佳,应及时就医。

(2)双氯芬酸钠栓在疼痛剧烈难忍时,可以考虑使用,但建议每天用量不超过2粒。

(3)地奥司明片随餐服用效果最佳,当用于痔疮急性发作时,前4天每天给药2次,每次3片;以后3天,每天给药2次,每次2片;7天后,每天给药2次,每次1片。

(李 娟 杨星海 卢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