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撞上过敏性鼻炎应如何用药?

(十二)妊娠期撞上过敏性鼻炎应如何用药?

过敏性鼻炎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发病率高,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鼻痒、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涕及嗅觉减退等,可伴有咽部症状,如眼痒、结膜充血水肿等。

img

1.妊娠期过敏性鼻炎的原因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约20%的孕龄女性患有过敏性疾病,研究表明,过敏与妊娠并无确切关系。妊娠期妇女出现过敏性鼻炎,通常是在怀孕之前就有鼻炎症状,妊娠前有过敏性鼻炎病史,进入妊娠期后,症状加重者占34%,症状改善者占15%,症状没有变化者占45%。

2.妊娠期过敏性鼻炎的危害

过敏性鼻炎虽然并不直接影响妊娠的最终结果,但鼻塞、打喷嚏等症状对孕妇生活质量及胎儿的影响不容忽视,如鼻塞、睡眠障碍、焦虑等,鼻塞会导致呼吸不通畅,甚至缺氧,另外在妊娠晚期频繁打喷嚏有导致早产或流产的风险,且由于过敏性鼻炎引发的哮喘加重或控制不良也需高度重视。

3.如何预防妊娠期过敏性鼻炎

(1)环境控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和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重要环节,过敏性鼻炎是过敏原进入致敏个体内引起的鼻黏膜的变态反应,过敏原种类繁多,但以尘螨及花粉较为常见,避免接触过敏原能有效预防过敏性鼻炎症状的发作。怀孕前已经确认有过敏性鼻炎且备孕的妇女建议在怀孕前应该明确过敏原种类,如果存在对尘螨、真菌、花粉或者动物皮毛过敏的情况,应该采取适当措施注意规避,如外出时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透气等。妊娠期新患过敏性鼻炎者则建议血清学检测过敏原,避免采用皮肤点刺试验方法防止诱发严重过敏反应,明确过敏原后采取适当办法尽量规避。

img

(2)鼻腔冲洗:用生理海水或者高渗海水行鼻腔冲洗,可以清除鼻腔内分泌物、过敏原及干痂,清洁鼻腔,保持鼻腔通畅,恢复和保护鼻黏膜功能,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妊娠期过敏性鼻炎的一线治疗方法。

4.妊娠期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目前成人、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案已经非常成熟且有效,但一旦妊娠期撞上过敏性鼻炎,妊娠期妇女就只能忍耐吗?其实无需一忍再忍,下面的妊娠期过敏性鼻炎治疗策略,可供参考。

(1)一般治疗:妊娠期过敏性鼻炎的一般治疗可以分为环境控制和鼻腔冲洗,可参照前文相关介绍。

(2)药物治疗:

①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可以缓解过敏性鼻炎的大多数鼻部症状,对打喷嚏、流鼻涕、鼻痒、鼻塞均有显著改善作用,布地奈德在FDA分级中被认为是B类药物,成为可以在妊娠期推荐使用的药物,布地奈德喷鼻剂每天一次,一次1~2喷。曲安奈德因为被发现在妊娠早期使用可以增加胎儿呼吸系统缺陷风险而不建议使用,其他激素没有此风险,研究表明,氟替卡松和糠酸莫米松甚至可以在妊娠早期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②抗组胺药物H1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物H1受体拮抗剂能明显缓解鼻痒、打喷嚏和流涕,对合并的眼部症状也有效,但对改善鼻塞的效果有限,总体效果较鼻用糖皮质激素稍差。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可以作为妊娠期患者的选择,无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被归为B类药物,口服,一次10 mg,一天一次。而鼻用抗组胺药物(盐酸左卡巴斯汀及盐酸氮卓斯汀)目前并不支持在妊娠期使用,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扑尔敏(氯苯那敏),临床研究数据支持较多,被推荐可在妊娠期使用,为B类药物,但有较明显的镇静作用,常见是嗜睡和乏力及抗胆碱能作用,可引起口干、咽干、便秘等,一般不建议使用。

③减充血剂:常见减充血剂有盐酸羟甲唑林或盐酸赛洛唑林喷鼻剂,可以短期应用于过敏性鼻炎鼻塞严重患者,减轻鼻塞症状。鼻用减充血剂可以通过胎盘,因此,在妊娠期是否使用,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评估风险获益比。

④色酮类药物色苷酸钠:色苷酸钠是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其滴鼻液能够控制鼻痒、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吸入及滴鼻未发现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因良好的安全性被推荐为妊娠期过敏性鼻炎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其效果较弱,适用于轻度过敏性鼻炎。

⑤免疫治疗(脱敏治疗):免疫治疗是唯一能够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对因治疗方法,如果在怀孕前已经开始免疫治疗,在维持阶段怀孕且耐受良好,可以不必中断,但在免疫治疗的剂量增加阶段,由于存在过敏性休克和流产等风险,因此妊娠期不应增加药物剂量或浓度,且不建议妊娠期或计划受孕期开始免疫治疗。

5.用药注意事项

(1)妊娠期妇女需正确看待过敏性鼻炎,在妊娠期出现过敏性鼻炎时,应该及时就诊,与耳鼻喉专科医生一起制订防治方案,明确过敏原,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2)当症状轻度间歇发作时,可以选择生理海水进行鼻腔冲洗,色苷酸钠滴鼻。

(3)当症状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以选择鼻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喷鼻剂),首先用生理海水冲洗鼻腔后再局部喷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每天一次,每次1~2喷。

(4)当药物经鼻咽流入口腔,为避免药物经口腔黏膜吸收,可及时漱口以规避其全身吸收的不良反应,不推荐口服糖皮质激素。

(5)单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效果不明显时,可选择同时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一次10 mg,每天一次,使疾病得到良好控制,无需恐惧或者拒绝药物治疗。

(李 娟 杨星海 卢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