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湿疹应如何选择外用药膏?
乳房湿疹是发生在乳头及乳晕皮肤的一种非特异性变态反应性炎症,男女均可发病,但以哺乳期妇女多见,大多数为双侧病变,部分患者为单侧,有时可与身体其他部位皮肤损害同时发生。乳房湿疹易复发,给宝妈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扰,严重者甚至中断哺乳,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哪些原因会导致乳房湿疹?乳房湿疹有哪些表现?如何预防?如何选择药物治疗?
1.乳房湿疹的常见病因
乳房湿疹是复杂的内外因素共同激发所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确切发病机制不详,患者具有一定的过敏体质和湿疹体质。
(1)常见外因:接触尘埃、花粉、化学物质、人造纤维材料、寒冷潮湿环境等,进食鱼虾蛋蟹等异种蛋白、浓茶、咖啡、酒类等,佩戴涤纶或海绵衬的乳罩、溢乳垫,使用碱性沐浴皂等。如今宝妈哺乳期常使用溢乳垫,防止乳汁外溢,溢乳垫给大家带来方便的同时,因其不透气、闷热潮湿的环境也给湿疹提供了发病的温床。部分宝妈每次喂奶之前会专门清洗乳头乳晕,若使用碱性大的沐浴皂可能会引起乳头皲裂和湿疹。
(2)自身因素:躯体过分疲劳、过敏体质等。
2.乳房湿疹的临床表现
(1)急性期:瘙痒剧烈,乳头乳晕表现为密集的粟粒大小丘疹、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有浆液渗出及糜烂面,可发展为红斑、结痂,并伴脱屑,皮损边界不清,易转为亚急性或慢性而反复发作。
(2)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乳头皲裂,乳晕皮肤浸润、粗糙、肥厚,自觉瘙痒,但患处皮肤柔软,不会有皮肤硬块,也不形成溃疡,绝不会有乳头内陷,婴儿吸吮时疼痛剧烈。
3.如何预防乳房湿疹?
(1)去除外因:居住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选用柔软且吸汗能力强的全棉亲肤材质内衣,不要过紧,勤洗勤换,及时更换溢乳垫,保持局部皮肤清爽干燥。温水淋浴,避免热水烫洗和剧烈搔抓,忌用肥皂等强碱性的沐浴皂,可以用优质香皂、专用浴皂等,清洗乳头乳晕频率应适当,宝宝吸吮时妈妈身上的菌群会帮助其建立肠道菌群,过度清洗反而会适得其反。饮食方面注意避免易致敏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鱼、虾、蛋、蟹、浓茶、咖啡、酒类等。
(2)消除内因: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做到劳逸结合。
4.乳房湿疹的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去除诱因,对症治疗。
(1)外用药物:治疗湿疹的主要手段,应根据皮损分期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
①急性期无水疱、糜烂、渗出时: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或凝胶。
②急性期有渗出时:可用2%~4%硼酸溶液、0.1%盐酸小檗碱溶液或0.1%依沙吖啶溶液等湿敷,或用中药马齿苋60g冷湿敷,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可用30%氧化锌油(氧化锌为弱收敛剂,有滋润、保护及干燥作用)。
③亚急性期:可改用氧化锌糊剂、肤乐乳膏(中药制剂软膏剂型外用药,其主要成分有大黄、姜黄、牛黄、黄芩、甘草、冰片、薄荷脑,具有杀细菌、杀真菌和杀虫的作用,含有止痒的成分)、甘石青黛膏、锌硼膏、酚锌油等外涂治疗。软膏剂可滋润皮肤,防止皮肤干燥,使角质层水合作用增强,从而促进药物的吸收。有研究显示外用药物辅以半导体激光理疗,对亚急性期消炎镇痛、减少渗出效果显著。
④乳头皲裂严重或合并感染时:
a.先用0.1%雷夫奴尔冷湿敷:雷夫奴尔是一种强力抗菌剂,对革兰阳性菌及少数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球菌尤其是链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强,刺激性小,一般治疗浓度对组织无损害,外用浓度为0.1%~0.2%
b.后用氧化锌油、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油膏或皮康霜等外涂: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特应性皮炎和湿疹皮损部位定植或感染十分常见(检出率80%~100%),且已明确其参与皮肤变应性炎症过程,故在特应性皮炎和湿疹患者治疗中,在抗变态反应的同时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是合理必要的。
Ⅰ.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各种链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
Ⅱ.莫匹罗星软膏是一种新型的外用抗生素软膏,由荧光假单孢菌发酵分解产生,对革兰阳性球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耐药菌株也比较敏感,且局部用药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可使皮肤上保持高浓度而发挥治疗作用,因此,非常适合皮肤浅表层感染的治疗。
Ⅲ.皮康霜是一种理想的含抗菌成分和中效激素的复合霜剂,主要成分为醋酸曲安奈德、硫酸新霉素、硝酸咪康唑等,治疗湿疹有效率在90%以上。
⑤慢性湿疹:可使用弱效或中效的糖皮质激素软膏,可的松软膏,2次/天,疗程2周,必要时强效或超强效糖皮质激素软膏也可使用,如倍氯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去炎松软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可合用保湿剂及角质松解剂,如20%~40%尿素软膏、5%~10%水杨酸软膏等,一般15~20天可以治愈。
(2)内服药物:
①若皮损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扑尔敏(氯苯那敏)4 mg,每晚服用,或苯海拉明25 mg,每晚服用,夜间剧痒时,可于晚餐及睡前各服1次;新一代抗组胺药的优点为无嗜睡作用,起效迅速,可白天服用,如克敏能(氯雷他定)10 mg、每早服用,或仙特敏(西替利嗪)10 mg、每早服用,或敏迪(特非那定)60 mg,每日2次。
②急性或亚急性湿疹,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 mg,同时加入0.5 g维生素C或0.64 g硫代硫酸钠,使用注射用水10 mL溶解,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③对疹痒剧烈影响睡眠者,可给予苯海拉明20 mg,每晚睡前肌内注射。
(3)中医药治疗:
①外用可选用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中药,黄柏10 g、黄连10 g、苍耳子15 g,煎水取汁冷湿敷,每日3次,每次10 min。
②内服可选用龙胆草10 g、黄芩15g、栀子6g清热解毒,泽泻15g、茯苓15g、车前草15 g清热利湿,柴胡6g、郁金15 g疏肝解郁,当归15 g、赤芍10 g养血活血化瘀,连翘15 g、浙贝母10 g、瓜萎15 g解毒散结,大白10 g、积实6g、陈皮10 g和胃除湿,甘草6g调和组成方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每次200 mL,每日3次。
③中药内服外敷可以标本兼治,不仅无不良反应,而且对哺乳无影响。
5.用药注意事项
(1)哺乳期若使用组胺类药物需暂停哺乳,因组胺类药物可通过乳汁分泌,造成婴儿易激惹。
(2)由于糖皮质激素可由乳汁排泄,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如生长受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等,因而外用药治疗期间需暂停哺乳,可用吸乳器排空,用淡盐水清洗局部,衣着应宽松轻软。
(3)如果经药物治疗2周症状仍未改善,建议前往医院乳腺专科就诊,排除湿疹样癌、真菌感染、梅毒等其他乳房疾病可能。
(李 娟 杨星海 卢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