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记
本书以《四部丛刊》影印长沙叶氏观古堂所藏明刊本为底本。所用以校勘者:
主校本:
《文选楼丛书》中阮福摹刊南宋建安余氏《古列女传》本(简称“阮本”)。
参校本:
明嘉靖黄鲁曾《汉唐三传》本(简称“黄鲁曾本”)。
明万历黄嘉育本(简称“黄嘉育本”)。
明张溥本(简称“张本”)。
清《四库全书》本(简称“库本”)。
清顾之逵《小读书堆》本(此本与阮本同出一本,唯无图,有顾广圻《考证》。(简称“顾本”)。
清王照圆《列女传补注》(《郝氏遗书》本。(简称“王本”)。
清梁端《列女传校注》(家刻本。简称“梁本”)。
《小序》
①“妒”原作“如”,依阮本改。
卷一
《有虞二妃》
①“荐”原作“廌”,依阮本改。
《弃母姜嫄》
①“嫄”原作“源”,依阮本改。
②“荐”原作“鹰”,依阮本改。
《契母简狄》
①“简”原作“蕳”,依阮本改。按:本篇内“简”字多作“蕳”,俱依阮本改正,不再出校。
②“娣”原作“姊”,依阮本改。
③“五”原作“王”,依阮本改。
《周室三母》
①“太”原作“大”。依阮本改。
②原作“太姜、大任”,阮本作“大姜、太任”。今依王本改。
③“聃”原作“”,依王本改。
《卫姑定姜》
①“天”原作“夫”,依阮本改。
《齐女傅母》
①此句原作“心淫泆冶容”,依阮本改。
《邹孟轲母》
①“何”字原无,依梁本补。
《鲁季敬姜》
①“画”原作“昼”,依阮本改。
②“关”原作“开”,依库本改。
③“方”原作“力”,依阮本改。
④“干”原作“于”,依阮本改。
⑤“童”原作“吾”,依阮本改。
⑥“肄”原作“”,依库本改。
⑦“列”原作“则”,依库本改。
⑧“胡”原作“吾”,依阮本改。
⑨“其”原作“止”,依阮本改。
⑩“䧟”,梁端据《国语》说为“搯”字之误,是也。
⑪“绎不尽饮则不退”,此句《国语》作“绎不尽饫则退”,王本、梁本皆删“不退”之“不”字,是也。
《楚子发母》
①“粱”原作“梁”,依王本改。本篇下文中作“梁”者均改,不再出校。
②“耶”原无,依梁本补。
③“者”原无,依梁本补。
④“注”原作“往”,依库本改。
⑤“美”,《类聚》卷59引作“喙”是也。
《鲁之母师》
①“多”字原无,依阮本补。
②“于”字原无,依梁本补。
③“朝谒”原作“明请”,依梁本改。
④“父”原作“天”,依阮本改。
《魏芒慈母》
①此句原无,依阮本补。
②“为”原作“如”,依阮本改。
③“而”字原无,依阮本补。
④“讼”原作“说”,依阮本改。
卷二
《齐桓卫姬》
①“罢”字原无,依阮本补。
②“扬”原作“杨”,依阮本改。
《晋文齐姜》
①“贰”原作“二”,依阮本改。
②“乎”字原无,依阮本补。
③“宋”原作“邾”,依阮本改。
《秦穆公姬》
①“女”字原无,依梁本补。
②“且”原作“旦”,依阮本改。
③“匪”原作“罢”,依阮本改。
《楚庄樊姬》
①“樊”原作“楚”,依阮本改。
②“美”原作“贤”,依阮本改。
③“年”原作“季”,依阮本改。
④“荐”原作“鹰”,依阮本改。
《宋鲍女宗》
①“夫”原作“方”,依阮本改。
《晋赵衰妻》
①“隗”原作“隈”,依阮本改。
②“隗”原作“隈”,依阮本改。
③“及返国”原作“及及国”,依阮本改。
《陶荅子妻》
①“大”原作“太”,、“荅”原作“答”,并依阮本改。又此篇“荅”“答”互见,今皆依阮本作“荅”,不再出校。
②“逢祸”原作“逄”,并依阮本改。
《柳下惠妻》
①“已”原作“以”,依阮本改。
②“裸裎”原作“祼䄇”,依阮本改。
③“俗”原作“容”,依阮本改。
④“终”原作“纣”,依阮本改。
⑤“谥”原作“谧”,依阮本改。
《齐相御妻》
①“六”原作“三”,依阮本改。
《楚老莱妻》
①“然”原作“何”,依阮本改。
卷三
《许穆夫人》
①“漕”原作“曹”,依阮本改。
《曹僖氏妻》
①“厥”原作“”,依阮本改。
《孙叔敖母》
①“谓”原作“说”,依阮本改。
②“及”,顾本顾广圻改为“久”,以韵考之,当是。
《晋伯宗妻》
①“辩”原作“辨”,依阮本改。
②“恶”原作“爱”,依库本改。
③“语”原作“谋”,依阮本改。
④“莫”原作“慕”,依王本改。
⑤“性”原作“仕”,依梁本改。
⑥“三”字原无,依梁本补。
《卫灵夫人》
①“为”原作“谓”,依库本改。
②“信”原作“变”,依梁本改。
《齐灵仲子》
①“心”,王照圆据《左传》襄公十九年以为当作“必”,是也。
《鲁臧孙母》
①“持”原作“特”,依阮本改。
②“系”原作“保”,依阮本改。
③“”原作“善”,依阮本改。
④“依”原作“危”,依阮本改。
《晋羊叔姬》
①“云”原作“去”,依阮本改。
②“肩”原作“眉”,依阮本改。
《晋范氏母》
①“简”原作“蕳”,依阮本改。
②“开”原作“闲”,依阮本改。
③“去”原作“夫”,依库本改。
④“逢”原作“逄”,依阮本改。
《鲁公乘姒》
①“祸”原作“祻”,依阮本改。
《鲁漆室女》
①“逢”原作“逄”,依阮本改。
《魏曲沃负》
①“间”原作“门”,依阮本改。
卷四
《宋恭伯姬》
①“寡”原作“寘”,依阮本改。
《齐孝孟姬》
①顾本引段玉裁说:“‘蹑’上当添‘不’字。”按段说是。
②“视”原作“尔”,依库本改。下“视之衿鞶”同。“衿”原作“衿”,皆依改。
③“迎”,王照圆以为当作“授”,是也。
④“曲”,当作“周”。《礼记·昏义》:“降出,御妇车,而婿授绥,御轮三周。”
⑤“与”,王照圆说当为“舆”,是也。
⑥“缢”原作“经”,依阮本改。
⑦“昆”原作“见”,依阮本改。
⑧“公”,段玉裁说当为“恭”。
《息君夫人》
①“谓予”原作“有如”,依阮本改。
②“有”原作“死”,依阮本改。
《齐杞梁妻》
①“诚”原作“诚”,依库本改。
②“涕”原作“俤”,依阮本改。
《楚平伯蠃》
①“嬴”原作“羸”,依阮本改。
②“遂”原无,依阮本补。
《楚白贞姬》
①“大夫”二字原无,依阮本补。
②“楚”字原在“贞姬”二字下,依梁本钩正。
《卫宗二顺》
①“公”字原无,依梁本补。
②“事”原作“下”,依阮本改。
③“止”原作“守”,依梁本改。
④“妾”原作“妻”,依阮本改。
⑤“后”原作“夫”,依阮本改。
⑥“石”原作“后”,依阮本改。
《鲁寡陶婴》
①“免”原作“兔”,依阮本改。
②“兮”字原无,依阮本补。
③“哀”字原无,依张本补。
《梁寡高行》
①“今”原作“念”,依梁本改。
《陈寡孝妇》
①“借”原作“备”,依阮本改。
卷五
《楚成郑瞀》
①“吾”字原无,依阮本补。
②“诫”原作“试”,依阮本改。
《楚昭越姬》
①“其”原作“众”,依阮本改。
《盖将之妻》
①“何”原作“可”,依阮本改。
②“精”原作“情”,依阮本改。
《鲁义姑姊》
①“况”原作“兄”,依阮本改。
《鲁秋洁妇》
①“逢”原作“逄”,依阮本改。
《魏节乳母》
①“王”原作“主”,依阮本改。
②“曰”原作“者”,依阮本改。
③“已”原作“亦”,依阮本改。
④“逃遁”,原作“遁逃”,顾广圻、王照圆、梁端皆以为二字倒,是也,今钩正。
《郃阳友娣》
①“郃”原作“邰”,“娣”原作“姊”,皆依阮本改。
②“延”字原无,依阮本补。
③“扱”原作“执”,依阮本改。
④“履”原作“复”,依阮本改。
⑤“娣”原作“姊”,依阮本改。
《京师节女》
①“间”原作“问”,依阮本改。
卷六
《齐管妾婧》
①“已”原作“也”,依阮本改。
②“耶”原作“矣”,依阮本改。
《楚江乙母》
①“干”原作“失”,依梁本改。
《晋弓工妻》
①“民”字原无,依阮本补。
②“河”原作“阿”,依梁本改。
③“弓”原作“于”,依阮本改。
《齐伤槐女》
①“其”字原无,依阮本补。
②“以”字原无,依阮本补。
③“惶”原作“惺”,依阮本改。
《楚野辩女》
①“简”原作“蕳”,依阮本改。
《阿谷处女》
①“窃”原作“切”,依阮本改。
《赵津女娟》
①“简”原作“蕳”,依阮本改。此篇“简”字多作“蕳”,俱依阮本改正,不再出校。
②“巫”原作“玉”,依梁本改。
③“呼”原作“浮”,依阮本改。
《赵佛肹母》
①“曰”字原无,依阮本补。
②“我不当死”原作“我死不当”,依阮本钩正。
③“使”字原无,依顾广圻说补。
《齐威虞姬》
①“蓬”原作“蓬”,依阮本改。
②“荐”原作“鹰”,依阮本改。
③“而”字原无,依阮本补。
④“素”原作“大”,依阮本改。
⑤“独”原作“䘖”,依阮本改。
⑥“此”字原无,依阮本补。
《齐钟离春》
①“行”字原无,依阮本补。
②“备”原作“借”,依阮本改。
③“干”原作“于”,依阮本改。
④“恃”原作“时”,依阮本改。
⑤“拆”原作“折”,依阮本改。
《齐宿瘤女》
①“又”,王照圆说当为“女”。
②“与不饰”三字原无,依梁本补。
③“立”字原无,依梁本补。
《齐孤逐女》
①“二”原作“一”,依阮本改。
②“夫妻”,梁本作“妻子”。
《楚处庄侄》
①“倚”原作“倍”,依阮本改。
②“日以滋甚”原作“滋日以甚”,依梁本钩正。
卷七
《夏桀末喜》
①“宄”原作“”,依阮本改。
《殷纣妲己》
①此句下《御览》卷135引有“纣伐有苏,有苏女以妲己,美而辩,用心邪僻,夸比于体,戚施于貌”25字。
②“臣”原作“目”,依阮本改。
《周幽褒姒》
①“椟”原作“犊”,依黄鲁曾本改。
《鲁庄哀姜》
①“妇”字原无,依阮本补。
《晋献骊姬》
①“孰”原作“妾”,依阮本改。
②“傅”原作“传”,依阮本改。
《鲁宣缪姜》
①“遂”原作“逐”,依阮本改。
②“放”,王照圆、梁端皆以为当从《左传》作“姣”。按:作“姣”是也。
《陈女夏姬》
①“知之”,王照圆以“之”为衍文。按二字当为误倒,应钩正。
②“徵”,王照圆以为是“微”字之误。
《齐东郭姜》
①“开”原作“闻”,依阮本改。
②“孤”原作“公”,依阮本改。
③“先”原作“元”,依阮本改。
④“彊”原作“疆”,依阮本改。
⑤“彊”原作“姜”,依阮本改。
《赵灵吴女》
①“逢”原作“逄”,依阮本改。
②“臣”原作“目”,依阮本改。
③“闭”原作“开”,依阮本改。
④“主”原作“生”,依阮本改。
《楚考李后》
①“久”原作“又”,依阮本改。
②“幸”原作“嬖”,依阮本改。
③“考烈王”三字原无,依阮本补。
卷八
《周郊妇人》
①“楚”原作“之”,依阮本改。
《陈辩女》
①“鸮”原作“鹗”,依阮本改。本篇“鸮”皆原作“鹗”,同改,不再出校。
《陈婴母》
①“史”原作“大”,依阮本改。
《隽不疑母》
①“不疑”二字原无,依阮本补。
②“严而不残”原作“不严不残”,依库本改。
《严延年母》
①“腊”原作“席”,依阮本改。
②“归”原作“海”,依阮本改。
《班婕好》
①“柘观”原作“祐馆”,依阮本改。
②“泠泠”原作“冷冷”,依阮本改。
③“绿”原作“禄”,依阮本改。
④“婕”原作“嫥”,依阮本改。
《赵飞燕姊娣》
①“也”字原无,依阮本补。
②“壁”原作“璧”,依阮本改。
③“我”字原无,依阮本补。
《汉孝平王后》
①“常”原作“尝”,依阮本补。
②“后”字原无。按阮本有“后”字而无“后”上之“宫”字,今依阮本补“后”字。
《梁鸿妻》
①“也”字原无,依梁本补。
《明德马后》
①“荐”原作“鹰”,依阮本改。
②“错”原作“缯”,依阮本改。
③“诉”原作“诉”,依阮本改。
④“宫”原作“官”,依黄嘉育本改。
⑤“令”原作“今”,依王本改。
⑥“冀”原作“异”,依阮本改。
⑦“耳”字原无,依阮本补。
《梁夫人嫕》
①“宠幸”原作“龙乘”,依黄嘉育本改。
②“牢”原作“年”,依阮本改。
③“机”原作“里”,依阮本改。
④“旷”原作“黯”,依阮本改。
⑤“拭”原作“我”,依阮本改。
⑥“素”原作“美”,依阮本改。
⑦“建此”原作“追比”,依阮本改。
⑨“遂”原作“丧”,依阮本改。
⑩“西”原作“为”,依阮本改。
⑪“魂”原作“”,依阮本改。
高士传
[晋]皇甫谧 撰
刘晓东 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