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说明
《高士传》,晋皇甫谧撰。
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人。一生耽玩典籍,屡拒举辟,以著述为务。后得风痹症,犹手不辍卷,是当时有名的文人高士。所著诗赋诔颂等甚多,又撰有《帝王世纪》《年历》《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等。《晋书》有传。
先秦典籍中,已有“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人物事迹的记载。秦汉以来,政权的更迭、官场的倾轧以及社会风气的卑浊更使一些人产生了逃避仕途、全身远害的人生观念,同时也有意识地采取了与世俗对立的态度和行为,“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形成了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风气。后汉“梁鸿颂逸民,苏顺科高士”,即是对此予以重视和颂扬的表示。魏晋之后,社会进一步的纷扰与老庄思想的风行,“逸民”“高士”的处世态度与风操节概便更加受到推崇,范晔的《后汉书》为“逸民”专列了类传(据清人考证,三国时吴国谢承撰《后汉书》已有了《逸民传》。)至于皇甫谧、嵇康、孙绰、虞槃佐、宗测、周弘让等人则纷纷为“高士”作传、作注、作续,通过对前代“高士”的颂扬来表达个人的生活志趣和向往。而其撰著,也就为“清高”的事例作出了更为典型而集中的体现。其中皇甫谧广揽史传诸子等书,从中“采古今八代之士身不屈于王公、名不耗于终始,自尧至魏,凡九十余人”而为《高士传》,是最具代表性与开创性的著作,也是流传至今唯一尚为完整的著作。
此书《隋书·经籍志》著录为六卷,《旧唐书·经籍志》为七卷,《新唐书·艺文志》及宋《中兴书目》皆为十卷。至于所收人数,《郡斋读书志》云九十六人,《直斋书录解题》云八十七人,而李石《续博物志》则以为七十二人。据《艺文类聚》《太平御览》诸书所引,其所录之人亦略有出入。是此书在流传过程中屡有分合窜乱,已不可详究。明代吴琯、黄省曾等人分别将此书刻入丛书,始流布渐广。
今即以吴琯《古今逸史》本为底本,参考众本,整理出版。清钱熙祚及近代王仁俊、罗振玉等皆曾辑其佚文,此亦综会复核,略加删并,以为附录。
本书由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刘晓东校点整理并撰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