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2025年09月26日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刘备抢先占取了荆州。荆州因其地理位置独特,对曹、孙、刘三方来说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曹操跨越长江的门槛,是孙权统一南方的跳板,也是刘备夺取西川、挺进中原的根据地。曹操败北,荆州之争也就必然成为孙、刘两家的焦点。我们不能简单地批评刘备抢先占取荆州是不顾联盟大局。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今孤穷一身,无置足之地,欲得南郡,权且容身”,如果不乘此机遇立住脚跟,何时才能有一块像模像样的安身之地就很难说了。而且,眼巴巴地看着孙权取荆州而自己忍气吞声就算是以联盟大局为重吗?更进一步说,刘备在荆州问题上的“赖账”,一拖再拖,正是以维护联盟大局为出发点的。如果不说是“借”,不承诺某个时候“还”,而是理直气壮地告诉孙权:荆州又不是你家的,凭什么一定要为你家所有?那样势必激怒孙权。一旦联盟破裂,获渔翁之利的必然是曹操。当然,刘备的这一高明手段是和诸葛亮的外交艺术密切相关的。在东吴方面,鲁肃三次索要荆州未果,表面上太老实,实际上是以大局为重。周瑜的政治气度就不如鲁肃,他设计扣留刘备,硬夺荆州,动了武力,对联盟不能不说是一种损伤。而孙权则站在两者之间,对周瑜的计谋予以配合,例如周瑜率军前往荆州,孙权便派其弟孙瑜前去相助;对鲁肃的忍让也表示默认。但后者应是孙权的主导面。周瑜死后,孙、刘关系又出现好转便是明证。可以说,在赤壁之战后的荆州问题上,刘备是灵活的,孙权是大度的,都不失为有远见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