镏金铜牛

西夏 青铜质
长120厘米,宽38厘米
高45厘米,重188千克
1977年宁夏银川市西夏陵区M177出土
目前藏于宁夏博物馆
牛作为农耕社会必不可少的劳力,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代表着老实忠厚和吃苦耐劳的高尚品格。镏金铜牛是由青铜铸造而成,中间空心,外表通体染金。牛屈肢而卧,牛角耸立,两耳竖起,双眸远眺,四肢有力,体态健壮,牛颈有弧纹,比例匀称,线条流畅,形象逼真,个体硕大,是当时不可多得的青铜器。它的出土也是颇具戏剧性。
1977年,宁夏考古队在得知西夏陵被盗墓贼严重破坏这一信息后深感遗憾。为此,宁夏博物馆紧急通知考古队火速赶到西夏陵,开始对墓葬进行抢救性挖掘。经过考古队数月的挖掘,终于清理完盖在西夏陵上的泥土,进入墓室之后他们非常惊讶,不是因为看到了大量的宝贝,而是看到墓道中到处的盗洞,还有散落在地上的文物碎片。这是一场浩劫,考古队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恶劣的盗墓。而考古队的队员们并不死心,他们希望能在墓中捡漏文物。但是,经过大家仔细搜寻,竟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文物。墓室内的地面上到处都是碎片,很明显是盗墓贼故意破坏。为此,一个年轻的考古队员愤怒了,他对着墓墙就是一脚,结果这一脚竟然踹出了一间密室。只见密室内装满了文物,可见墓主很聪明,知道有盗贼会打扰自己,所以就设立了秘密墓室,把最重要的文物都留在了这里。
铜牛的出土让人们关注到西夏的农业发展。西夏是由党项人建立的政权,“党项”之名始见于《隋书》,其族源是古代羌族的一支。在建立政权之前,他们主要从事狩猎、畜牧业,崇尚武力,无法令,无徭役,不知稼穑。铜牛的出土,一方面反映了西夏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说明西夏的青铜冶铸技术和表面装饰工艺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中原地区大致相当。镏金铜牛的浇铸采用了传统的外范内模制作技术,并使用金属模具。表面装饰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金属装饰工艺镏金技术,这种金属表面的镏金装饰工艺流程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工匠具有高超的技艺。另一方面,在墓葬中随葬如此精美肥硕的铜牛,说明耕牛和牛耕在当时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是由游牧部落社会进入农耕经济社会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