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战国秦长城、明长城)

长城
(战国秦长城、明长城)

战国—明

位于宁夏固原市等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幸福/摄)

宁夏自古就是中原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相互争夺的要塞。经专家考证,自西周时期开始,战国、秦、汉、隋、金、明等朝代都曾先后在宁夏境内修筑长城。目前,宁夏境内几乎可以寻找到历史上各个朝代修筑的、技术迥异的长城遗迹,被称为“中国长城博物馆”。然而,这一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与保护,正在遭受着自然和人为的双重破坏。

宁夏境内战国秦长城位于宁夏固原市的彭阳县、原州区、西吉县境内。战国秦长城是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灭义渠国后为了防御义渠国残余势力再次南下侵扰而修筑的。200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局组织专业人员对宁夏境内战国秦长城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存墙体约200千米,有敌台170座、烽火台14座、城址37座。

宁夏境内战国秦长城由甘肃镇原县进入宁夏彭阳县孟源乡由北至南在甘肃、宁夏两省区间三进三出至长城上,沿长城塬经党岔、白岔等山梁地带,至陡坡村进入沟谷内,出沟过小川河,西北折行,进入固原市原州区黄家河村,经上黄、海坪、蔡家洼、水泉村至原东山,穿沙窝沟西北行至陈家沟村北过清水河,河西郑家磨村开始沿原州区北长城梁向西至滴滴沟口孙家庄。过滴滴沟后,长城沿红庄北侧城内山梁延至张易镇西再次进入河川,沿马莲河北经两县交界处的马莲川水库进入西吉县。沿马莲河北河谷川地西行至将台乡折向西南,继续沿葫芦河东岸,经东坡、保林、明荣村进入兴隆镇,经玉桥、黄岔、东台村出宁夏境,进入甘肃省静宁县境内。战国秦长城墙体为黄土夯筑,残高2米至10米,基宽6米至12米。长城内侧有敌台、烽火台和城址。彭阳县、西吉县境内敌台皆为小丘状,台体规模较小,而原州区城北长城梁上一段敌台密集,呈四角方台状。烽火台呈圆锥台形或长方鱼脊梁状,均以黄土夯筑,存高2.6米至9米不等。城址规模较小,面积仅数平方米,相距数千米,以原州区长城梁段保存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