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寺口双塔
2025年10月14日
拜寺口双塔

西夏
位于银川市贺兰县洪广镇金山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贺飞雁/摄)
明代的安塞郡王朱秩炅曾作诗《拜寺口》,首联道:“风前临眺豁吟眸,万马腾骧势转悠。”写的便是站在拜寺口极目远眺贺兰山内外的壮美风光,使人顿觉性情开拓、心旷神怡,自有一番豪迈与悠然。
拜寺口双塔是一对砖砌塔式建筑。双塔东西对峙,相距80米,均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由塔身和塔刹两部分组成。塔身每层叠涩出檐,塔顶为仰莲瓣形刹座,其上承托数层相轮。东边的塔高34米、13层,二层以上每层每面形塑两个彩绘兽面,兽面之间绘日、月、云图案,造型瘦削。西边的塔高35米、14层,双塔建筑将绘画、雕刻艺术和建筑艺术巧妙的结合。
西边的塔较东边的塔粗壮,外形呈抛物线状,曾发现梵文、西夏文题记和元代银币等。始建于西夏中晚期,元代早期进行过较大规模的修建以后,又经过数次修缮。198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人员进行了全面维修。维修时出土有大朝通宝、中统元宝交钞、唐卡、金铜佛像和木雕彩绘花瓶、喜吉金刚像、木桌、木椅、绢花、印花等一批较为珍贵的文物。
据考证,拜寺口双塔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佛塔,距今近1000年历史,是中国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拜寺口出土的《吉祥遍至口和本序》为世界最早的木活字印刷本,对中国印刷术发明时间的断代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