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古城遗址

汉—清时期
位于固原市原州区城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固原城,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固原境内城的缘起已有2000多年了,最早应是乌氏城,而得以沿袭且发展起来的城就是现在的固原古城,并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如钟鼓楼、禹王庙铁塔、文渊阁等。
固原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西部边缘及六盘山的丘陵沟壑地带,位于黄河支流清水河的中上游地区,是中原文化与西部文化的过渡地带,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融合了各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构成了源远流长、交融汇聚的固原历史文化和多元一体的格局。自周朝至今,宁夏境内都表现出民族众多、迁徙频繁的特征。
丝路特质 固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丝绸之路的开通改变了固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甚至影响了该地区整体的社会、文化面貌。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多元文化交融共生,形成了丝路重镇的独特魅力。与宁夏其他城市相比,丝路文化是固原的重要特色。
军事特质 固原古城的缘起已有2000多年,是古代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重镇。固原城位于宁夏南部,自古就是关中通往塞外西域的咽喉要道上的关隘和军事重镇。
民族特质 固原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人口较多的地区。由于回族人口较为聚集,人口基数较大,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其生活习俗及文化特质,有一定的典型性。
艺术特质 固原市回族群众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文学、书画、剪纸、刺绣、砖雕、曲艺、舞蹈等众多领域都颇有建树。众多文化艺术形式被列为自治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价值之高、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成为固原回族文化的重要特点。
(1)内城:据史料载,周围“九里三分,高三丈五尺,垛口一千零四十六座,炮台二十八座”。
(2)外城:据史料载,周围“十三里七分,高三丈六尺,垛口一千五百七十三座;炮台三十一座”。
东城门三道,万历时建,冠名者两道,一曰“安边门”,一曰“保宁门”。
南城门四道,也是万历时建,有名者两道,曰“镇夷”。
西城门两道,万历时建,有名者一道,曰“威远”。
北城门一道,万历时建,曰“靖朔”。
固原古城是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城市遗存,对确保丝绸之路畅通、贸易活动繁荣、中西文化交流、民族徙居、军事防御等方面都曾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座规模宏大的砖包城雄踞原州区,享誉北方,成为明清以来西北地区的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