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环节7:最大化与满足
环节7介绍了最大化(“最好”的选择)和满足(“够好”的选择)的概念。本环节所涵盖的积极心理治疗的核心实践是趋向满足。
核心概念
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够控制环境和获得期望结果。选择的可得性在施加控制和塑造期望的结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Leotti et al.,2010)。尽管存在特定的环境障碍,但我们仍有不同程度的选择。个体以不同的方式使用这个选择。根据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2004)的研究,最大化者总是希望做出最好的选择,在做出购买决定前后比较产品,并花时间来决定买什么。他们花费大量精力来阅读标签、查看消费杂志、尝试新产品,他们也会花更多的时间比较自己和他人的购买决定。相比之下,满足者的目标是“够好”——不管是否有更好的选择,当一件商品符合他们的标准时,他们就不再寻找。
施瓦茨(2004)认为选择是好坏参半的。很难充分收集做出选择所需的全部资料,而且随着我们选择范围的扩大,可接受的结果的标准也会提高。(例如,走在超市里,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早餐麦片。有这么多选择,你怎么做决定呢?)随着我们的选择越来越多,我们可能会认为任何非预期的结果都是自己的错,因为有这么多的选择,我们应该能够找到最好的那个。施瓦茨的研究表明,尽管最大化者比满足者更有可能做出更好的客观选择,但最大化者从他们的选择中获得的满足感更少。当被要求结束搜索和妥协时,最大化者会感到不安。施瓦茨发现,最严重的最大化者对自己的努力最不满意。与他人相比,当他们发现自己做得更好时,他们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少快乐;当他们发现自己做得更差时,他们会感到更多的不满。他们也更容易在购物后感到后悔——如果他们的购物让他们失望,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恢复。此外,最大化者比满足者更倾向于沉思或反刍。
由于过高的期望和对后悔的自我实现的恐惧,最大化者更容易抑郁和完美主义。完美主义者,像最大化者一样,追求最好,因为他们都有很高的标准。完美主义者有很高的标准,他们并未期望能达到;而最大化者有很高的标准,他们希望能够达到,达不到时,他们就会变得抑郁(Chowdhury,Ratneshwar,& Mohanty,2009;Schwartz et al.,2002)。
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广泛的选择,从日常决策(如吃什么、穿什么、将什么图片设置为桌面背景)到更重要的决定(比如与谁约会、上哪所大学、追求什么职业、搬到哪里或去哪里买房)。无论大小,每个选择都强化了我们对控制的信念。然而,施瓦茨的研究表明,过多的选择,尽管有时可能会让我们产生更好的决策,但也让最大化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低估了对最大化者的情感影响。
环节的开始:放松
每个环节开始时,先做一个简短的放松练习。参考附录A“放松和正念练习”。从复习患者的感恩日记,复习上节课教授的核心概念开始。
环节练习:你是最大化者还是满足者?
请患者完成工作表7.1。这种做法将有助于评估你的患者是最大化者还是满足者。
工作表7.1 你是最大化者还是满足者?
完成此表后,计算总分(13项得分的总和)。这个量表的平均分是50分。高分是75分及以上,低分是25分及以下。没有性别差异。如果你的得分在65分及以上,那么你具有最大化的行为或习惯,这会对你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你的得分在40分或更低,你就处于满足的程度。
反思和讨论
实践结束后,请患者进行反思和讨论:
你的Y分数说明了什么情况?
如果你的得分很高(50分或更高),这将如何帮助你在趋向满足方面做出一些有意义的改变?
如果你的得分很高,你是否了解自己在最大化方面付出的成本(经济、情感和身体)?
没有人能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最好。你在哪一方面实现了最大化,在哪一方面得到最大的满足?请回忆并比较两种情况下你的情绪反应。
你是否发现自己比满足者更热衷于产品比较?
有些人想要“有”选择,而有些人想要“做”选择。你是哪一种?
环节练习:趋向满足
除了最大化,还可以选择满足。满足者有规范和标准,但是满足者并不担心可能会有更好的选项。无论你的患者通常是最大化还是满足,要求他们完成工作表7.2“增加满意度的十种方法”,其中列出了巴里·施瓦茨总结的策略。在环节中向患者展示这些策略,并帮助他们在工作表中的每个策略后面写下个性化的目标。讨论如何通过最大化和满足来达到这个目标,以及每种方法的成本或收益。
工作表7.2 增加满意度的十种方法
(续表)
(续表)
(续表)
反思和讨论
实践结束后,请患者进行反思和讨论:
以上讨论的满足策略中,哪些是你能相对独立地实施的?
以上讨论的满足策略中,你需要哪些方面的合作或他人的支持才能成功?
一些选择或决定,比如搬到哪里、做什么工作,或者嫁给谁,将会从最大化中受益。你生活中的哪些领域会从最大化中受益?
行为和决策的最大化往往依赖于外部的认可,比如某件事被高度评价、被专家推荐、被社会认可,或被许多人认可或追随。你的决策是否取决于这一类的考量?
案例
以下节选自我们的一位患者杰西,他描述了在一对一治疗中详细讨论了这些概念之后,他对最大化和满足的理解。
上周,我的鞋子上有个洞,露出了一小片袜子。我已经拖得够久了,是时候再买一双了。于是我在谷歌上搜索“买跑鞋”,发现有2.7万家鞋店可供选择。我一定会找到完美的鞋。但也许有成千上万种选择并不是件好事。考虑太多选择,以及不得不放弃许多有吸引力的选择,都会导致后悔。选择越多,我就会后悔错过更多我想要的功能。
案例
有焦虑症状的大四学生安娜斯塔西娅描述了使用其中一种满足策略的经历:
在完成锻炼之前,我会去商场买衣服。我会花很多时间逛一家又一家商店,看看价格相同的类似商品。我会在手机上拍照,与网上的选项进行比较……之后我会下单购买。但很快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购买过程的不完美之处,我又会把东西退回去,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搜索——购买——退回的过程。上个周末,我特意跑到最远的购物中心买了一些打折商品,这些商品是不能退货的。当我回到家的时候,我有种奇怪的结束感。
适应性和灵活性
一些在最大化维度上得分高的患者可能只是高成就者,他们有更多的成功和更高的资历,他们已经学会了对自己有更高的期望。因此,重要的是透过分数,探索患者是一个最大化者还是一个高成就者,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了解患者个性和最大化/满足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例如,具有良好分析能力和持久好奇心的患者可能比具有亲和力、谦逊和感恩等优势的患者更有可能实现最大化。后者的优势似乎更多地与满足联系在一起,而不是最大化。
文化差异
最大化也可以是一种从患者的原生家庭中习得的行为策略。例如,在一个从贫穷的经济环境移居到物质和机会丰富的西方社会的家庭中,最大化可能是家庭文化适应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在做任何决定之前,人们希望探索所有的选择,因为这个过程使他们能够适应文化。
在移民到一个富裕的西方国家之前,如果一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比如饥荒、战争或其他创伤,那么最大化的倾向可以缓解他们对未来潜在灾难可能的焦虑。
一些家庭或个人竭尽全力寻找最好、最便宜的交易,不是因为他们在最大化,而是因为他们需要在紧张的预算中生存下去。
一些移民家庭,特别是那些父母努力工作以确保子女有更光明的前途的家庭,往往通过孩子来代替他们生活。为了实现“美国梦”,他们的孩子必须在所有领域都出类拔萃,因此,他们会强烈“鼓励”他们的孩子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一个机会。对于其他一些成就卓著、成绩优异的家庭来说,灌输给儿童的最大化倾向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希望孩子最大限度地利用机会,以便维持其社会经济地位。
保持
除了工作表7.2中强调的策略外,还应与患者讨论以下技巧,以便他们能够保持进步:
最大化者更有可能参与社会比较,尤其是评估标准,以评估自己的经历或财产的相对地位。为了提高满意度,相对于依赖外部标准,这类人应该设定自己的内部标准。
提升满足感,享受体验。与其试图增加高质量的体验(高快乐价值),不如试着让这些体验相对稀少和独特。这将会阻碍适应性,在每一次愉快的经历之后,你就不太可能提高要求了。
通过探索大量的选择,最大化者倾向于相信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生活的许多领域,从教育到就业,从选择伴侣到创造社会身份。然而,研究表明,净收益(就附加信息而言)对结果几乎没有影响(Schwartz et al.,2002)。换句话说,追求控制或管理一个完美的结果给最大化者一种“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印象,结果似乎是无关紧要的。此外,所有用于管理控制过程的工作都剥夺了最大化者享受过程的权利。
环节结束的放松
我们建议每一环节结束时都进行与开始时相同的简短放松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