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
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爱因斯坦刚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正竭力寻找工作。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虽然他是一个好学生,但对听课不感兴趣,宁可自学——学习亥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赫兹和玻尔兹曼等人的原著——并与身边具有自由思想的朋友讨论科学前沿的课题。最后,爱因斯坦发现,他难以从老师那里得到有利的推荐,而老师们则感到他比较自负、尖刻和趾高气扬。联邦工业大学拒绝他要求担任秋季学期助教的申请。
早在1896年,爱因斯坦就得到父亲的同意,放弃了德国国籍,并迁到瑞士上学。长期以来,爱因斯坦对德国首相俾斯麦(Bismarck)和威廉二世统治下盛行的纪律严格的强权主义和军国主义态度非常反感。5年之后,他已成为更为宽容的国家瑞士的公民,并称瑞士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美好的一角”。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三周后他被要求登记服兵役——这是他在德国企图避免的事。幸运的是,爱因斯坦被宣告为不适合服兵役,因为他扁平足,脚汗过多(这可能导致他不爱穿袜子),而且静脉曲张。他被要求通过每年交兵役税代替服役。爱因斯坦的妹妹认为,她哥哥因为赞赏瑞士的政治制度而要成为这个国家的公民;可是,他申请瑞士国籍也可能有更功利的目的,就是能够找到文职公务员(包括教师)的工作。
在上大学的头两年,爱因斯坦与学物理的同学米列娃·马里奇(Mileva Marić)相爱了。米列娃是一个年轻、害羞、机灵和热情的塞尔维亚姑娘,她明显的拐瘸、矫形靴和坏脾气并没有影响他对她的感情。米列娃是塞尔维亚的一个富裕地主和诺维萨特(当时是属于匈牙利的城镇)的法官的女儿,比爱因斯坦大4岁。在交往了几年之后,22岁的爱因斯坦不顾家庭的强烈反对(特别是他母亲的反对),表明了要与米列娃结婚的意愿。米列娃在1901年末写信给她的朋友说,爱因斯坦的母亲“似乎立志要尽可能不仅使我而且也使她的儿子生活痛苦……我想不到有这样硬心肠和邪恶的人!”
春天,爱因斯坦继续向瑞士、德国和荷兰的物理学家申请助教的职务,但都未能如愿。由于没有别的希望,1901年5月他在瑞士温特图尔镇的一所技术学校接受了两个月代课教师的职务,因为他继续被拒绝在其他学校担任类似的职务。秋季,他在沙夫豪森一所私立学校接受临时的教学工作,同时开始写关于气体中的分子力的博士论文。11月,他把这篇论文提交给苏黎世大学(当时的联邦工业大学还不能授予博士学位),并等待最后的决定。
这时,米列娃·马里奇怀上了他们的孩子,这更增加了爱因斯坦的忧虑。爱因斯坦起初似乎没有因为这一迫在眉睫的事情失去镇静,但他立刻充分认识到他难以支撑,便迅速通过同学格罗斯曼(Marcel Grossmann)的父亲的帮助向伯尔尼的瑞士专利局求职。米列娃第二次没有通过联邦工业大学的期终考试,被学校除名,回到匈牙利老家等待分娩。爱因斯坦收拾了他简单的行李,迁到伯尔尼,乐观地期待着专利局给他一份工作。
在年轻的爱因斯坦落魄的那一年,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于12月12日从英国康沃尔的坡德胡(Poldhu)发送了第一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信号到相距1200英里的加拿大纽芬兰的圣约翰。他的发射系统发出了约为850千赫的信号,证明了无线电波不受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Enrico Fermi)[1]诞生,他后来在芝加哥大学建造了第一个核反应堆;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Max Planck)提出了量子论,引入了能量以分立的单元存在的概念,这种单元称为量子(quanta)。
爱因斯坦生活(在那里)时的伯尔尼城
在这一年,诺贝尔奖首次授奖。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的伦琴,表彰他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辐射(又称为X射线)。化学奖授予荷兰的范托夫(Jacobus van't Hoff),表彰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溶液中的渗透压。
1.“由毛细现象得出的推论”(Folgerungen aus den Capillaritätserscheinungen),Annalen der Physik,ser.4(1901):513~523。
爱因斯坦把他第一篇论文的写作日期定为1900年12月13日,虽然它直到第二年3月才发表。文中,他运用热力学和分子论方法考察了中性液体里特定的毛细现象中的分子间力的性质。
诺贝尔物理学奖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