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
这一年,在奥地利被德国吞并之后,出现了向美国的大移民潮。因为美国的经济仍然萧条,爱因斯坦因经济能力有限已不再能应付向他求援的人们。他现在是美国日益增多的犹太难民的一分子,难民中许多是学者,虽然他并不拒绝跟他们交往,但爱莫能助。他最亲近的朋友是受过很好教育的、非学院的专家,例如医生、艺术家和作家。
爱因斯坦的第二个孙子,汉斯·阿尔伯特和弗里达年仅6岁的儿子克劳斯在该年末突然去世,可能死于白喉。1939年1月,爱因斯坦在知道孙子去世以后,写信给儿子、媳妇:“你们经受了慈爱的双亲能体验到的最深切的悲哀。……虽然我只见过[克劳斯]一次,时间也很短暂,但他和我很亲密,就像是在我身边长大似的。”
预感到动荡的时代即将到来,罗斯福总统递交德国和意大利一份呼吁书,希望友好地解决欧洲问题,但是,美国还是撤回了驻德大使,德国不甘示弱,也召回了它的驻美大使。11月发生了臭名昭著的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残暴、粗野和狡诈的德国空军司令戈林(Hermann Goering)获得了经济和政治大权,处罚德国犹太人百万马克的罚款,勒令所有犹太商人“雅利安化”。戈林利用他的职权,尽情过着浮华奢侈的生活。他在柏林占据一所宫庭,建造了豪华巨大的猎场,在那里举办宴会和狩猎,显示他的骄奢的品格。林白从戈林手里接受了德国荣誉勋章,引起美国人的愤怒。翌年,林白因批评罗斯福的政策而更不得人心,并因此受到总统的指责。这位飞行员一直没有退回勋章。
这一年在物理学方面,哈恩(Otto Hahn)、迈特纳(Lise Meitner)、斯特拉斯曼(Fritz Strassmann)和迈特纳的外甥弗里施(Otto Frisch)发现了核裂变。这不仅对物理学有革命性影响,而且后来对世界政治(当核武器成为一个问题时)也有革命性影响。贝特(Hans Bethe)提出假说认为,核聚变是恒星能量的来源,而康普顿演示了由带电粒子组成的宇宙辐射。
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意大利的费米,因为他发现由中子照射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和与此有关的发现慢中子引起的核反应。德国的库恩(Richard Kuhn)因他有关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化学奖。库恩迫于压力而未能领奖,因为希特勒对诺贝尔委员会在1935年授予反纳粹的奥西埃茨基(Carl von Ossietzky)和平奖大为生气,对该委员会不满。德国政府通知库恩,接受诺贝尔奖不符合国家的最高利益,强迫他退还奖金。后来,库恩至少还是接受了奖章和证书。
费米因对人工放射性的研究接受诺贝尔奖
210.“我们对犹太复国主义的责任”(Our Debt to Zionism),对全国工人支援巴勒斯坦委员会的讲话。New Palestine 28,no.2(1938年4月29日):2~4。重印于Ideas and Opinions(1954)。
本文是1938年4月17日在纽约对全国工人支援巴勒斯坦委员会所作的讲话的一部分。针对当前犹太人的困难时期,爱因斯坦说,犹太复国主义要在犹太人中间复兴一种集体感,使他们中的许多人能逃避反犹太主义的迫害,使他们能在巴勒斯坦从事富有成效的工作。
211.“他们为什么要仇视犹太人?”(Why Do They Hate the Jews?),Ruth Norden译,Collier'sWeekly 102(1938年11月26日):9~10,38。重印于Ideas and Opinions(1954)。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爱因斯坦说,犹太人是种族歧视的对象,因为他们分散地居住在巴勒斯坦以外的犹太人聚居区,因此不能保护他们自己免受攻击——这些攻击通常是由有妒忌心的反犹分子发动的。在历史上,犹太人常被指责为既试图同化,又自己抱团。他主张,社会在政治和社会方面都需要多元的群体,因为它们会使生活的各个方面充满活力。
212.“引力方程和运动问题”(Gravitational Equations and the Problems of Motion)(with Leopold Infeld and Banesh Hoffmann),part 1(part2见论文223),Annals of Mathematics 39,ser.2(1938):65~100。
三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英费尔德和霍夫曼,在讨论质点与引力的相互作用时证明,这些粒子的运动定律遵循引力方程。
213.“卡鲁查电学理论的推广”(Generalization of Kaluza's Theory of Electricity)(with Peter Bergmann),Annals of Mathematics 39,ser.2(1938):683~701。
彼得·伯格曼是爱因斯坦在高等研究院的助手,直到1941年,他们共合作写了两篇论文:本文和1941年的一篇论文,后文的第三作者是他的另一个助手瓦伦丁·伯格曼(Valentine Bargmann)。在1942年,爱因斯坦为彼得·伯格曼写的教科书《相对论导论》(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写序。
214.《物理学的进化:从早期概念到相对性和量子等各种观念的成长》(The Evolution of Physics:The Growth of Ideasrom Early Concepts to Relativity and Quanta)(with Leopold Infeld),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38。
在这本通俗著作中,爱因斯坦和英费尔德介绍了相对论背后的观念,并追溯了自伽利略时代以来的物理思想。他们没有使用数学,从而使本书成为一本对普通人和物理学家都有用的指导性读物。英费尔德从波兰来到美国,1936~1938年是高等研究院里爱因斯坦的助手。1938~1950年,他在多伦多大学工作,但后来因加拿大政府谴责他把原子弹的秘密情报送到苏联而回到了波兰,1968年在那里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