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

1932年

1月到3月,爱因斯坦在加州理工学院时遇到了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一位对创新和进步的教育机构感兴趣的卓越的教育改革家、募款家和组织家。(参见Thomas Bonner的弗莱克斯纳传,已列入本书参考文献。)弗莱克斯纳是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创办人和院长。高等研究院建立于1930年,由班伯格(Louis Bamberger)和他的妹妹富尔德(Caroline Fuld)捐赠款项而建成。弗莱克斯纳正在为新研究院招募人员,渴望爱因斯坦能来此工作。他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位——每年半年的聘约,使爱因斯坦能有半年在柏林工作,因为他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准备放弃他在卡普特的房子,或许还有他的新欢门德尔(Toni Mendel)。爱因斯坦同意翌年10月来普林斯顿。

爱因斯坦此后到日内瓦参加和平会议,访问牛津,同弗洛伊德和高尔基(Maxim Gorki)通信。当弗里达和汉斯·阿尔伯特在苏黎世生下克劳斯时,爱因斯坦又一次成了祖父。小克劳斯在6年后夭折。

在德国,兴登堡以700万票击败希特勒当选总统,但纳粹控制了国会(Reichstag)。当希特勒拒绝兴登堡的提名不担任副总理时,冯·巴本(Franz von Papen)出任总理;后来冯·巴本辞职,冯·施莱谢尔(Kurt von Schleicher)被任命为总理。出生于奥地利的希特勒,入了德国籍。

img

埃尔哈特(Amelia Ear-hart)完成她的跨大陆飞行

大饥荒席卷苏联;犹太人(大多数是犹太复国主义者)继续移民到巴勒斯坦,建立农业定居点,在承诺给他们的地方开始他们的新生活

在物理学方面,这是忙碌的一年。1932年初,玛丽·居里的女儿伊雷娜·居里(Irène Curie)和约里奥(Frédéric Joliot)用a粒子轰击非放射性的铍,使它简单地转化为一个放射性元素。该年晚些时候,意大利的费米用新发现的β射线的大量中子代替α粒子成功地强化了居里—约里奥效应。[20]同时,海森伯提出了一个新的原子[核]模型,其中质子和中子通过交换电子实现稳定性。查德威克(James Chadwick)分离了中子,发现了第一个不带电的粒子,但从此展开了为时两年的争论,即新粒子是否真正是物质的基本构件,或者只是质子和电子的复合物。

img

爱因斯坦、密立根(左)和勒梅特,三个现代物理学的巨人。

这一年也宣告了高压倍加器(考克饶夫—瓦尔顿加速器)的建成,这是第一个能用人工方法把原子粒子加速到高能的仪器。在一个月内,这一加速器产生的高能质子束被用来引起锂原子核的蜕变,从而确认了爱因斯坦预测的质能等效性。

德国的海森伯因创建量子力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应用导致了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美国的朗缪尔(Irving Langmuir)因在表面化学方面的发现和研究获得化学奖。

175.“给美国黑人的信”(To American Negroes),Crisis 39(1932):45。

爱因斯坦在1931~1932年访问美国期间看到了强烈的种族歧视之后,在写给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的机关刊物的这封信中,批判了种族主义。

176.“有没有一种犹太人的人生观?”(Is There a Jewish View of Life?),Opinion 2(1932年9月26日):7。重印于Ideas and Opinion(1954)。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爱因斯坦说:在他看来,并没有特别的犹太人的人生观。但他认为,犹太人的传统是崇敬生命,以积极态度对待人生,并怀有“对这个世界的美丽和宏伟的一种欣喜若狂和敬畏的心情”。

177.“引力和电的统一场论”(Einheitliche Theorie von Gravitation und Elektrizität),pat 2(with Walter Mayer),Königlich Preuss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Berlin),Sitzungsberichte(1932):130~137。

迈尔是年轻的助手,后来随爱因斯坦移居美国,1930年和爱因斯坦合作。在爱因斯坦的所有合作者当中,爱因斯坦与他合作的论文最多。迈尔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继续随爱因斯坦工作了一小段时间。

178.“半矢量和旋量”(Semi-Vektoren und Spinoren)(with Walther Mayer),Königlich Preuss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Berlin),Sitzungsberichte(1932):522~550。

179.“宇宙的膨胀和宇宙的平均密度之间的关系”(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xpansion and the Mean Density of the Universe)(with Willem de Sitter),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USA)18(1932):213~214。

爱因斯坦和德西特提出一个修正的宇宙学模型,它可以解弗里德曼方程。考虑到哈勃关于宇宙膨胀的证据,该模型尝试性地隐含了一个初始奇点(initial singularity)。

180.“相对论现状”(Gegenwärtiger Stand der Relativitätstheorie),Die Quelle(后来是Pädagogischer Führer)82(1932):440~442。

181.“序和跋:一场苏格拉底式的对话”(Prologue and Epilogue:A Socratic Dialogue)(with James Murphy),载Max Planck,Where Is Science Going?New York:Norton,1932。

182.“导论和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生的讲话”(Introduction and Address to Students of UCLA),1932年2月,载Builders of the Universe,Los Angeles:U.S.Library Association,1932。

在这篇不太为人所知的、用英文和德文发表的文章中,爱因斯坦讨论了他自己的创造性科学工作的渊源。科学的主旨是协调观察到的事实,例如,从狭义相对论到统一场论的进展可以看出这一点。

183.“祝贺柏利纳博士七十寿辰”(Zu Dr.Berliners Siebzigsten Geburtstag),Naturwissenschaften 20(1932):923。重印于Ideas and Opinions(1954),68~70。

柏利纳,一位德国犹太物理学家,是德国物理学期刊《自然科学》(Naturwissenschaften)1913~1935年的主编(直到纳粹把他撤职时为止)。1942年,即将被驱逐出境时,他自杀了,时年80岁。在本文中,爱因斯坦赞扬了柏利纳为《自然科学》杂志所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