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

1930年

当汉斯·阿尔伯特的妻子弗里达生下儿子伯恩哈德时,爱因斯坦首次成了祖父;当玛戈和德米特里·马里安诺夫(Dmitri Marianoff)结合之时(这场婚姻后来以离婚告终),他第三次成了岳父。他的另一个女婿鲁道夫·凯泽出版了第一部爱因斯坦传;14年后马里安诺夫出版了另一部传记。爱因斯坦和埃尔莎准备再次赴美国旅行,这次,爱因斯坦要在帕萨迪纳加州理工学院作讲演。

当纳粹在德国选举中获得多数并且布伦宁(Heinrich Brüning)组成一个右翼联合政府时,面对着日益增强的德国民族主义情绪和骚乱,爱因斯坦加强了他的政治活动。作为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政治立场是中间偏左的。虽然他不是一个共产党人,但他并不反对与他们接触,因为他对各种观点都有好奇心。但他有一条界线,就是不参加共产党人主导的会议。

爱因斯坦在布鲁塞尔参加了他的最后一次索尔维会议并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接受了荣誉学位。

12月,爱因斯坦夫妇的船在继续航行之前在纽约港停泊5天,爱因斯坦夫妇再次面对新闻界,会见知名人士,晚上筋疲力尽地回到他们的特等舱。其中,他们会见了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12]、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13]、小洛克菲勒(John D.Rockefeller Jr.)[14]等。爱因斯坦还访问了曼哈顿北部西边的河滨教堂,参观了新教堂主入口处门楣中心的他自己和许多别人的雕像——据教区牧师说,这景观使他很开心。

img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据说比税法还简单

当船向南然后向西驶向加州时,在通过巴拿马运河之前,爱因斯坦在古巴停留两天。

不论是在纽约还是在加州,爱因斯坦都公开宣扬和平主义和反军国主义言论,常使他的东道主感到尴尬。

在苏联及其卫星国,反犹太主义日益增长。自一次大战以来,受英国统治的巴勒斯坦就开始接受大量来自东欧的犹太人——约20万——他们从[东欧的]犹太村社,移居到他们祖先的土地。英国人知道阿拉伯人抗拒这种大规模的移民潮,建议停止犹太人移入。这时,大概有950万犹太人生活在欧洲,绝大多数在城市中。在总人口有6500万的德国,犹太人有50万,在欧洲是同化融合得最好的,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想加入早期迁徙的队伍。在德国,纳粹党在全国性选举中成为多数党,预示了当时还不为人所知的不祥之兆。

爱丁顿试图统一广义相对论和量子论。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Ernest O.Lawrence)发表了回旋加速器原理,可以把原子加速到很高速度,足以引起新的核反应。印度的钱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当时还是剑桥的一个学生,差不多在此时计算了核心质量大于1.4个太阳的恒星[15]最终会在它们自己的重力下坍缩,形成一种致密状态即白矮星。这一发现被称为“钱德拉塞卡极限”(Chandrasekhar limit),为预言中子星和恒星质量超过这一极限的黑洞铺平了道路。

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拉曼爵士(钱德拉塞卡的叔叔),奖励他有关光的散射的工作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效应的发现。德国的费歇尔(Hans Fischer)获化学奖,因为他研究了血红素和植物色素(叶绿素)组成,特别是合成了血红素。

149.“统一场论中场方程的相容性”(Die Kompatibilität der Feldgleichungen in der einheitlichen Feldtheorie),Königlich Preuss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Berlin),Sitzungsberichte(1930):18~23。

150.“统一场论场方程的两个精确的统计解”(Zwei strenge statistische Lösungen der Feldgleichungen in der einheitlichen Feldtheorie)[16](with Walther Mayer),Königlich Preuss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Berlin),Sitzungsberichte(1930):110~120。

151.“论统一场论的进展”(Über die Fortschritte der einheitlichen Feldtheorie)(一个总结),Königlich Preuss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Berlin),Sitzungsberichte(1930):102。

152.“黎曼度规和远程平行意义下的空间理论”(Zur Theorie der Räume mit Riemann-Metrik und Fernparallelismus),Königlich Preuss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Berlin),Sitzungsberichte(1930):401~402。

153.“基于黎曼度规和远程平行性的统一场论”(Auf die Riemann-Metrik und den Fernparallelismus gegründete einheitliche Feldtheorie),Mathematische Annalen 102(1930):685~697。

154.“物理学中的空间、以太和场”(Raum,Äther und Feld in der Physik),Forum Philosophicum 1(1930):173~180。

155.“关于开普勒”(Über Kepler),载于Frankfurter Zeitung,1930年1 1月9日。英译文载The World as I See It(1934)和Ideas and Opinions(1954)。

写于开普勒逝世300周年。爱因斯坦追述了开普勒研究行星运动时在他的时代必然会遇到的困难并赞扬了他巧妙的方法。爱因斯坦的结论是:“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产生,而是从智者的发明同观测事实的比较中产生。”

156.“宗教和科学”(Religion and Science),New York Times,1930年11月9日。重印于Ideas and Opinions(1954),36~40。亦见同一题目的论文216,226和257。

爱因斯坦的这篇文章是专门为《纽约时报杂志》写的。后以“宇宙宗教”(参见下面的论文166)为题重印在第二年出版的有同样名字的书中。在这篇多少有点挑衅性的文章中,爱因斯坦自称他信仰“宇宙宗教”(cosmic religion)——比有组织的宗教更高层次的宗教。他宣称,这是一种“在整个自然界以及观念世界中显现的不可思议的秩序”,不存在人格化的上帝根据人们的行为施加奖励和惩罚。他的结论是:科学和宗教之间没有冲突;事实上,宇宙宗教感情(cosmic religiosity)是科学研究所必需的。

157.“对话:科学和上帝”(Science and God:A Dialogue),Forum and Century 83(1930):373~379。

本文是基于一次和墨菲(J.Murphy)与沙利文(J.W.N.Sullivan)的谈话,涉及科学与人生其他方面的关系、犹太种族特性问题,以及爱因斯坦感兴趣的其他问题。沙利文是一个数学家和科普作家,曾进行“访问伟人之旅”,为了写一本书,他访问了所能找到的许多卓越的科学家。J·墨菲可能是Joseph Murphy——世界知名的神秘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权威,或者是James Murphy(参见下面的论文181)。

158.“我信仰什么”(What I Believe),Forum and Century 84(1930):193~194。重印于Ideas and Opinions(1954):8~11,改题为“The World as I See It”。

在这里,爱因斯坦提出他个人的信仰和哲学。本文包含了他的名言:“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的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的理想……是善(Kindness)、美(Beauty)和真(Truth)”,和“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神秘的经验”。

159.“空间概念”(Concept of Space),Nature 125(1930):897~898。

160.“相对论现状”(On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Yale University Library Gazette6(1930):3~6。

161.“空间—时间问题”(Das Raum-Zeit Problem),Koralle5(1930):486~488。

162.“在广播电台的讲话”(Rede zur Funkausstellung),Berlin,1930年8月22日。

由F.Herneck从录音整理为文字,载Naturwissenschaften 49(19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