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
默塞尔街112号的一所房子可供爱因斯坦一家居住,这所房子离普林斯顿大学校园的范氏大楼和高等研究院的新址都只有一英里路程,它成为爱因斯坦的住宅一直到他去世。
虽然爱因斯坦一家是用旅游签证来到美国的,但他们的目的是要成为美国公民。当时,入籍的申请书只能递交美国驻外国的领事馆。他们选择到百慕大申请,并于5月乘船到那里。在递交了入籍申请书后,他们成为美国领事为爱因斯坦举行的豪华宴会的客人。在必需的五年等待期之后,爱因斯坦成了美国公民。
爱因斯坦也到马萨诸塞州接受哈佛大学的名誉学位。夏天,爱因斯坦一家在康涅狄格州的老莱姆村避暑,这是康涅狄格河出海口东岸的历史上有名的海边村庄。
在欧洲,德国吞并了自1919年以来一直是自治区的萨尔地区(现为德国的西南地区)。纳粹不承认《凡尔赛条约》,停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赔款,同时恢复强制兵役制。在德国开始再度繁荣时,纳粹通过了《纽伦堡法》,按照这一法规,犹太人丧失德国公民享有的一切安全和受保护的权利,降为二等公民,并禁止他们同“雅利安种族的”德国人结婚或发生性关系。
一个“蛇油”的推销员在田纳西作推销表演。这种表演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很流行。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成功研制穿孔卡计算机,其中有以继电器为基础的算术单位,可以进行乘法运算。
1935年左右的爱因斯坦
日本的汤川秀树(Hideki Yukawa)提出把原子核聚合在一起的力起因于交换一种比电子重几百倍的新粒子。两年后,确定汤川的粒子是π介子。
英国的查德威克爵士因发现中子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由法国的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和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合得,奖励他们合成新的放射性元素或[发现]人工放射性。
199.“呼吁犹太人的团结”(Appeal for Jewish Unity),在美国犹太人大会的妇女分会上的讲话。New Palestine 25,no.9(1935年3月1日):1。
200.“和平必须实行”(Peace Must Be Waged),R.M.Bartlett对爱因斯坦做的访问谈话。Survey Graphic 24(1935):384。
爱因斯坦在这次访谈中阐明了他的战争与和平观,主要讨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德国的民族主义。他说:每个国家都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放弃它的部分主权,即人们需要用国际观点来思考问题;为避免毁灭,人类必须制止侵略。他还说:他相信,人类能够通过教育来消灭战争。
201.“能认为量子力学的描述是完备的吗?”(Can Quantum-Mechanical Description Be Considered Complete?)(with B.Podolsky and N.Rosen),Physical Review,ser.2,47(1935):777~780。
在这里,三位作者,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要公众注意爱因斯坦对量子论(“不可思议的超距作用”)的批判态度。关于由两个在有限时间间隔内相互作用的粒子组成的系统的态的表象,他们漂亮地作出了量子力学形式体系的推论。按照他们的判断标准,量子力学没有对物理实在作出完备的描述。如果要作出完备的描述,那末所谓的隐变量(hidden variables)必定存在。这篇论文后来在物理学家中引起了争论,1964年约翰·贝尔(John Bell)的工作发表以后更引起人们对这一争论的重视。贝尔证明量子力学必定是非定域的(nonlocal)。随后的实验确证了贝尔的理论。
罗森是一个年轻的学生,爱因斯坦的合作者,他后来成为(位于海法的)以色列理工大学物理系的创办人。据派斯(Abraham Pais)的说法,这篇论文的思想来自罗森。波多尔斯基在来到高等研究院以前,在帕萨迪纳的加州理工学院工作。他在与爱因斯坦长时间讨论之后,实际执笔写这篇论文。
202.“广义相对论中的粒子问题”(The Particle Problem in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with N.Rosen),Physical Review,ser.2,48(1935):73~77。
203.“质能等效性的基本推导”(Elementary Derivation of the Equivalence of Mass and Energy),这是1934年12月28日对美国科学促进会所作的J·W·吉布斯讲演。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41(1935):22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