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

1941年

汉斯·阿尔伯特和弗里达收养出生于当年3月的伊夫琳,爱因斯坦再次成为祖父。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前夕,美国政府终于决定开始一项大规模的科学技术事业,来支持发展原子能。为高度机密的“曼哈顿计划”制定了各种具体计划,由洛斯阿拉莫斯和新墨西哥沙漠中的实验室里的卓越的、有技巧的物理学家和技术专家来执行。当“曼哈顿计划”立项时,第一个巨大挑战是要找到可用的、丰富的炸弹燃料资源。铀-235和钚-239都是可能的候选者,因为它们都能维持给原子弹以动力的链式反应。

img

一个日本飞行员所拍的袭击珍珠港的照片

爱因斯坦愿意出手相助,但却无能为力:他不能通过所需的忠诚考查。新加入的祖国因为他同情左派思想而认为他是不可靠分子。确实,多年来,情报人员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跟踪他的每一行动,并将继续这样做。在互联网的联邦调查局(FBI)的网址上可以看到FBI有关爱因斯坦的大量档案。在杰尔姆(Fred Jerome)新近出版的书中有详尽的讨论。最后,FBI报告的结论是,爱因斯坦不像是倾向共产党,也不涉及颠覆活动。然而,他无所畏惧地与同情苏联者交往使他成为一个可疑的公民。如果FBI的情报人员知道爱因斯坦的警告有助于制定保卫国家的“曼哈顿计划”,他们或许更可能会把他看作是一个忠诚的美国人。

晚年,在目击了原子武器带来的破坏和痛苦之后,爱因斯坦说,如果他早知道德国人不能制成原子弹,他决不会签署给罗斯福总统的信。虽然德国科学家也意识到制造原子弹的可能性,但他们不可能制造出原子弹,因为在战争条件下他们没有必需的资源。不过,德国人在战争行将结束之时,几乎已建成一个在临界状态下运行的核反应堆。

img

1941年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什莫尔山上的雕刻停工了。

在随后几年,美国政府确也要求爱因斯坦就非保密事务和炸药提供建议。爱因斯坦感到,作为抗击法西斯主义的队伍中的一分子他是有用的,虽然在发展有史以来最具有破坏性的武器方面他没有直接参与。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在欧洲全面展开,德国开始在北非反击并进攻苏联,力图扩大第三帝国。在一场历史上最激烈的海战以后,德国战舰“俾斯麦号”击沉了英国战舰“胡德号”,然后盟军的鱼雷击沉了德国的战舰;“俾斯麦号”的残骸1989年在15700英尺深的海底被发现,“胡德号”在2001年被发现。

在美国驻日大使警告罗斯福日本可能进攻美国之后,珍珠港于12月7日被袭击,美国和英国对日宣战。12月10日,德国对美国宣战。意大利也跟着对美国宣战,美国也对德、意两国宣战。在美国国会,只有一个众议院议员、和平主义者蒙大拿州的兰金(Jeanette Rankin)投票反对宣战。

img

摇滚乐在全美国流行。巴锡(Count Basie)的乐队是最流行的大乐队之一。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西博格(Glenn Seaborg)和他的同事发现了元素钚。钚的一个同位素(Pu[22]-239,由Pu-238产生)是可裂变的,适合做原子弹,它的裂变率甚至大于铀-235。

苏联的朗道(Lev Landau)建立了一个完美的低温量子液体理论。他在196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一年没有颁发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225.“科学与宗教,第二部分”(Science and Religion,Part 2),载Sc iencePhilosophy and Religion,本书是Conference on Science,Philosophy and Religion in Their Democratic Way of Life的会议文集,New York,1941。作为“科学与宗教”的第二部分重印于Ideas and Opinions(1954),44~49。第一部分见论文215。关于同样的题目,参见论文156和256。

爱因斯坦说,他能定义科学,但不能定义宗教。因此,如果一个人声言自己是信教的,爱因斯坦就认为他具有超越个人的、非实利主义的性质的价值。科学与宗教的冲突源自一些致命的错误,宗教可以从科学学到如何达到它的目标,而通过科学寻求真理的需要源自宗教领域,即源自这样一种信仰,认为对实存世界有效的法则是合理的。他作出了著名的评述:“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瘸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226.“关于引力和电的五维表示”(Five-Dimensional Representation of Gravitation and Electricity)(with V.Bargmann and P.G.Bergmann),载TheodorevonKarman Anniversary Volume,212~225,Pasadena,Calif.: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41。

227.“犹太人的信条”(Credo as a Jew),载Universal Jewish Encyclopedia 4(1941):32~33。

228.“科学的共同语言”(The Common Language of Science),载Advancement of Science(London):2,no.5(1941)。重印于Ideas and Opinions(1954)。

1941年9月28日在伦敦科学会议上所做广播讲话。在这次讲话中,爱因斯坦谈到语言是推理的工具,还谈到语言和思维间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