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幕协调的和平

3 朝幕协调的和平

后鸟羽的支援

建历三年(1213)十二月改元,是为建保元年。镰仓余震不断,源实朝受和田一族亡灵所扰,甚至偶有神经衰弱的情况。不过,无论是源实朝本人,还是执权北条义时、大江广元等幕府首脑,都深刻意识到了将军权力的举足轻重,加之北条氏敌对势力的消失,因此二者之间互补、协调的关系得以发展,幕政反而迎来了安定局面。

同时,京都朝廷方面,如前章所述,后鸟羽倾力复兴宫廷仪礼,朝廷政治逐步恢复了应有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源实朝的幕府似乎并没有进入后鸟羽的视野。但是,建保三年(1215)却出现了变化。七月六日,御台所之兄坊门忠信奉后鸟羽之命,将“去六月二日仙洞歌合(众议判)一卷”送至源实朝处。这是后鸟羽在听闻飞鸟井雅经向源实朝献上水无濑殿的歌合后做出的决定。吉野朋美认为,后鸟羽的目的是加强源实朝对后鸟羽以及都城的憧憬、尊重与忠诚心。和田合战过后两年多,后鸟羽再次通过和歌将手伸向了源实朝。

建保四年(1216),来自后鸟羽的影响变得更加显著,主要体现在官位的晋升方面。六月二十日,源实朝升任权中纳言,七月二十日兼任左近卫中将。在和田合战前,建历三年(1213)二月二十七日,源实朝曾因修建闲院内里的功赏叙正二位,自此以后,在三年四个月的时间内再无升任、升叙。这或是因为源实朝已经升至高位、高官,但对于几乎每年都会获得官位晋升的源实朝而言却实属例外。然而,以建保四年(1216)六月为分界,源实朝的官、位开始再次上升。可以将这理解为后鸟羽朝廷对源实朝的支持吧。

将军亲裁的强化

对于后鸟羽的支持,源实朝也进行了回应。建保四年(1216),源实朝再次开始着力实施将军亲裁。二月二十三日,举行“二所诣”,亲赴箱根、伊豆两权现祈祷国土安泰;四月九日,终日在常御所南面听取御家人的愁诉,并亲自进行裁断。并且,为处理各种事务,任命了三浦义村、善信(三善康信)、二阶堂行光、中原仲业四人为奉行 (7) 。另外,十月五日,还举行了“庭中言上”,即听取御家人上诉并加以裁断,实施了名副其实的将军亲裁。而且,还行使官位推荐权,实现了御家人官位晋升的愿望。大江广元在一月二十七日出任大国受领陆奥守,这是源赖义、义家曾出任的荣光之职;北条义时也在一月十三日由正五位上升叙从四位下,翌年一月二十八日升任了当时北条氏的极官(历代的最高官职)右京权大夫。

将军亲裁的强化从幕府文书中也可以窥见一斑。五味文彦曾指出将军家政所下文的变化。将军家政所,自承元三年(1209)设立以来,置有四至五名别当。除北条义时、北条时房与大江广元之子亲广三名固定别当外,中原师俊、中原仲业、二阶堂行光等吏僚中还会有一至二人同为政所别当。当发布将军家政所下文时,需政所别当共同署名。但是,在“建保四年四月二十二日”签发的将军家政所下文中,在北条义时、北条时房、大江亲广、中原师俊、二阶堂行光之外,还增加了大江广元、源赖茂、源惟信、源仲章四位别当的署名。五味文彦将此称为“政所别当九人制”,认为这是由源实朝侧近源仲章提案、以政所为据点的强化将军亲裁之策。但是,源赖茂、源惟信多在京都,因此侧近源仲章的加入就显得特别有意义。而出任陆奥守的幕府重镇大江广元的加入,则确保了此间的平衡,这种做法非常符合源实朝的作风。可见,源实朝将幕府首脑全部集结在将军权力的据点——政所,并进行了精心、厚重的布局。呼应后鸟羽支援的源实朝通过强化将军亲裁,使朝幕间的协调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渡宋计划之迷

在强化将军亲裁的过程中,建保四年(1216)六月十五日,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负责重修东大寺大佛的宋朝技工陈和卿东下镰仓,在拜谒源实朝时,声泪俱下,称源实朝的前世是医王山(中国浙江阿育王山阿育王寺)的长老,而他则是其弟子。并且,源实朝本人也回应说,建历元年(1211)六月三日丑时曾在梦中得到同样的启示。在古代、中世的人们看来,梦就是神佛的启示、对未来的预知。当梦境实现时,做梦的人就会被视为具有与神佛感应的神力,成为众人敬畏的对象。

源实朝的梦真的应验了,甚至营造出了一种神圣性。当然,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反而存在一种可能性,即源实朝明知托梦的意义,出于政治目的有意地加以利用。这次或许只是源实朝趁机附和了陈和卿的话。但是,这一不可思议的巧合却令听闻者为之惊叹,不由得产生敬畏之心。

于是,时任权中纳言的源实朝在十一月二十三日举行首次穿着“直衣” (8) 的“直衣始”仪式后,翌日就发出了惊人的命令,即为参拜前世所住“医王山”,下令建造中国式的巨大“唐船”,并指定了六十余名随行人员。结城朝光被任命为奉行。建造大船渡宋,实为令人难以置信的举动。北条义时与大江广元进言劝阻,但源实朝并没有接受,并下令开始造船。

一直以来,源实朝的渡宋计划就像迷一样令人难以理解,甚至有观点认为这是在东国武士中孤立的源实朝为了逃避现实而计划逃出日本。但是,下达建造唐船命令的时间是在升任权中纳言后举行“直衣始”仪式的第二天。此时,源实朝升任权中纳言的时日已不短,对后鸟羽的支持应当已经深信不疑。而且,四月时源实朝还曾亲自听取、裁断众人的愁诉,并发起了“政所别当九人制”,正是强化将军亲裁的时期。所谓孤立、逃避现实、逃出日本等等,不过是基于先入观的误解而已。

值得关注的是,源实朝任命有力御家人结城朝光为奉行并指定六十余名随行者的做法以及北条义时、大江广元对此计划的反对。如前所述,经过和田合战,将军权力的举足轻重得到证实,将军与执权的关系进入互补、协调的阶段。于是,源实朝便认为无论是提出建造大船渡宋这样荒谬的计划,还是甄选出追随将军的数十名御家人的做法都是可行的。当然,建造大船需要巨额的费用与大量的人工,北条义时、大江广元作为辅佐将军的幕府首脑予以反对,也是理所当然的反应。

但是,源实朝力排众议、推进计划,大船在建保五年(1217)四月完成。这一巨大工程的完成充分展示了源实朝将军权力的强大。不过,在十七日的下水仪式上,500名船夫倾尽全力花费五个小时拖拽,也没能使大船在由比浦上浮起。大船如果成功浮起,即便源实朝本人不渡宋,或许也可以进行日宋贸易或国内海上交易。然而,在由比海边不断腐朽的巨大船体却只是成为将军失政的象征,源实朝为此备感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