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向兵乱发展
建造的背后
那么,在建造背后发生了什么呢?首先引人注目的,是承久二年(1220)春藤原定家被禁止出仕歌会。五味文彦认为,事情的起因是藤原定家因在任官仪式上被数人超越而心怀不满,将自身比作菅原道真,吟咏愁诉现今境遇的述怀歌,结果触怒了后鸟羽。五味文彦还指出,“后鸟羽心境与此前不同”,“无法原谅违背其意并以菅原道真的和歌为样板吟咏述怀歌的藤原定家”。尽管后鸟羽认可藤原定家的才能,并且此前定家的脾气秉性、言行举止等也曾引起后鸟羽不悦,但此时后鸟羽的忍耐限度却大幅下降。
此外,如第一章第3节所述,同年四月二日,后鸟羽认为顺德在赌弓习礼上令殿上人“拟主上”、扮演天皇的行为不当,并迁怒于未对顺德进行劝阻的九条道家。从对于帝王权威的意识来看,在没有神器的条件下实现践祚的后鸟羽与接受土御门正式让位而践祚的顺德并不同。基本上,顺德努力的方向与后鸟羽一致,但顺德成年以后自然会以正统的正式帝王的身份进行独立自主的活动。结果,轻率的行动便招致了后鸟羽的愤怒。
而且,京都还接连发生火灾。承久元年(1219)十一月二十七日,被称为“国王氏寺”六胜寺中的延胜寺、成胜寺、最胜寺的佛塔、金堂、证菩提院与检非违使厅被放火烧毁。承久二年(1220),举行“木作始”后不久,三月二十六日清水寺的本堂、佛塔、释迦堂,四月十三日祇园社的本殿、东面廊、南大门、药师堂,十九日慈圆的吉水坊,二十七日大内里阳明门、左近卫府、左兵卫府,先后被烧毁。这些与王权密切相关的建筑先后被烧毁势必也对大内里的再建计划造成了影响。与此同时,国司、诸权门、地头等还掀起了抵抗造内里役的风暴。
问题的罪魁祸首
前节开头处提及,卿二位称“越后、加贺两国的坂东地头拒不从命”。当时的越后守护与加贺守护极有可能是北条义时与义时次子朝时,这大概直接影响了这两国对造内里役的抵抗。不过,这只是包括北陆道在内的东国的情况而已,从全国来看,来自地头的抵抗并没有那么显著。只是,大内里毁于大火本质上是幕府内部斗争殃及京都的结果,幕府本应指挥地头积极地协力再建。后鸟羽大概也是这样想的。然而,事实却是向幕府控诉地头抗税也没能解决问题。在后鸟羽看来,现在的幕府已然无法控制。
后鸟羽拥有健硕的体魄与卓越的身体能力,不仅擅长骑马、游泳、射箭等武艺,而且还曾亲自锻造太刀。这样的后鸟羽理应无意否定幕府与武士的存在。但作为君临公家、武家、寺社所谓诸权门之上,统御整个日本的帝王,无法将权门之一的幕府置于统治之下却是成问题的。为何无法控制幕府?幕府中定然存在罪魁祸首。那么罪魁祸首是谁呢?
表面上,三寅是未来将军,北条政子作为尼将军代表幕府。但后鸟羽派往镰仓的吊唁使藤原忠纲,在向源实朝生母北条政子传达哀悼之意后,便到访北条义时宅邸并向其提出了撤销长江、仓桥两庄地头的要求。这说明,后鸟羽已经认识到实际操控幕府的是北条义时。并且,卿二位继而进言称:“切木不断本,无末荣之事。伐义时,尽依圣意统御日本国。”卿二位并没有说要推翻幕府,而是劝谏“断本”,即讨伐罪魁祸首北条义时,随心所欲对包括幕府在内的整个日本国进行统治。
过去,认为后鸟羽意在“倒幕”的观点十分权威。并且,现今学界仍然存在观点认为后鸟羽的终极目标是“倒幕”。但是,从承久元年(1219)至三年(1221)间后鸟羽的动向以及镰仓时期与承久之乱有关的史料来看,难以认定后鸟羽的意图在于倒幕。作者认为,在修建大内里的过程中愈发焦虑的后鸟羽,为将幕府置于控制之下,改变了最初的方针,结果,追讨罪魁祸首北条义时代替完成大内里工程成了其欲优先实现的目标。
诅咒的修法与尊号的辞退
另外,《仁和寺日次记》承久二年(1220)十二月十一日条记录了院近臣法胜寺执行二位法印尊长出任“出羽国羽黑山总长吏”的内容。前文多次提及,后鸟羽所举行的修法多数都不是诅咒关东的。不过,羽黑山是修验道的重要道场。而且,过去还曾因地头非法的问题与幕府对抗。从承久二年(1220)末这个时间点来看,这次人事变动很有可能是为了让尊长进行诅咒修法而实施的。
如此一来,前述《百炼抄》承久二年(1220)十月十八日条中所见“今日,最胜四天王院上栋”的意思也变得明了。十月十八日是大内里殿舍立柱上梁的日子。因大内里的再建工程初见规模,故而后鸟羽开始着手将最胜四天王院变身为诅咒之堂。如果“古活字本”中“关东诅咒之堂”的表述是基于自此之后的记忆,那么便可以理解了。
而且,承久二年(1220)十一月五日举行了皇太子怀成亲王的着袴仪式 (4) 。三日后,依据“鸟羽院保延元年之例”(《玉蕊》十一月八日条),后鸟羽辞去了太上天皇的尊号以及御随身(为护卫贵人而身携弓箭、刀剑的近卫府役人)。所谓“鸟羽院保延元年之例”,据右大臣藤原宗忠日记《中右记》保延元年(1135)十二月十八日的记录,即“院,明年御慎不轻。仍辞申尊号及御随身给候(鸟羽院明年值重厄,御慎不轻。辞退太上天皇尊号及御随身)”的先例。当时每至年末,宿曜师都会上呈预示翌年运势、吉凶的堪文(回答问询的文书)。为消灾避难,被指值重厄的鸟羽采取了果断辞退尊号的方法。十二月二十九日,在表明辞退的文书中即加入了“可慎厄运”一语。
《玉蕊》承久二年(1220)十一月八日条所载后鸟羽的“御辞状草”中,也有“明年厄运,可慎”的表述。“明年”即承久三年(1221),对后鸟羽来说是重厄之年。已经拟定令顺德让位怀成的后鸟羽在怀成着袴后不久便辞退尊号,可以说就是直接的除厄避祸之举。不过,让位的目的是创造可以令顺德以自由的立场进行活动的体制,以确保追讨北条义时的成功。在这个意义上,“厄运”也是必须去除的。后鸟羽辞退尊号的时间是十一月上旬,还未到年末,由此可见后鸟羽强烈的意愿。
转换方针的时期
那么,转换方针的时期是何时呢?《玉蕊》承久二年(1220)十月五日条的记录值得注意,其中有所谓“上皇居城南”的记述。由此可知,后鸟羽十月上旬曾在鸟羽的城南寺停留。城南寺即是“慈光寺本”所谓“来四月二十八日,预定于城南寺举行御佛事。为警卫,召集武士着甲胄参上”,“古活字本”所谓“公告鸟羽城南寺举行流镝马,召集近国武士”记录中出现的寺院。
不过,建保五年(1217)九月七日以后三年多的时间里,后鸟羽都未曾御幸城南寺。久违的御幸所为何事呢?据《玉蕊》记载,翌年承久三年(1221)一月二十七日,后鸟羽在城南寺举行了笠悬。笠悬足以让人想起“古活字本”的“流镝马” (5) 。这样来看,这显然是后鸟羽的布局,即通过反复御幸城南寺,举行笠悬,以城南寺行事的名目掩饰其召集兵力之举。
另外,在承久二年(1220)八月一日的“顺德天皇宣旨”中有“城南御幸以前可令申上之由”的表述。宣旨发出的日期是八月一日,可见在这个时间点上后鸟羽已经计划了城南寺御幸。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七月左右后鸟羽已经构思了以城南寺行事之名召集兵力的计划。而最胜四天王院变身诅咒之堂的动工仪式在承久二年(1220)七月十九日举行也恰好与之相符。承久元年(1219)八九月左右埋下的导火索,终于在约一年后的承久二年(1220)七月被点燃。
镰仓的承久元年及二年
与此同时,镰仓发生了什么呢?据《吾妻镜》记载,承久元年(1219)后半至翌年末,镰仓也是接连发生火灾且天变频频。首先,承久元年(1219)九月二十二日,由比滨北部附近发生火情,火势受南风影响迅速在镰仓内蔓延,北至将军御所东北部的永福寺总门,南至由比滨的仓库前,东至名越山山脚,西至若宫大路,全部在火灾中被烧毁。据说,如此规模的大火是源赖朝时代以来未曾有的。源实朝的故居即北条政子的宅邸与三寅的居所在此次火灾中所幸未被烧毁。但三个月后的十二月二十四日,政子的宅邸因失火没能再次幸免。另外,十一月二十一日的大风还将北条时房新建的宅邸吹倒。占卜的结果显示,极为不吉。
到了承久二年(1220),二月的两次大火致大町以南被烧毁,三月窟堂附近的数十家民宅遭遇火灾。九月、十月、十二月也有火灾发生,《吾妻镜》同年十二月四日条记载:“去今年镰仓中,火事无绝。纔虽有迟速,遂无免所。匪直之事欤(去年、今年,镰仓中火灾不断。时间有早有晚,但无幸免之处。非寻常之事)。”而且,同年七月“近来无此类”的大风雨还导致大量房屋或倒塌或被冲毁,多人因此丧命。承久元年、二年的京都与镰仓都不断遭受了各种灾害的侵袭。
另外,承久二年(1220)六月,三寅的父亲九条道家的使者来到了镰仓。去年十二月,彗星出现,是为天变。为此,朝廷方面在延历寺根本中堂举行了千僧御读经的祈祷活动。使者前来即是希望镰仓方面也为三寅进行祈祷。当时的人们将彗星的出现视为灾异的前兆,十分注意防范。对此,有意见称于关东未见彗星出现故没有必要进行祈祷,但经大江广元等人协商,最终决议从大般若经中选出三部,在鹤冈八幡宫对各部的初、中、后段数行经文进行转读。
新体制下的镰仓幕府
在此过程中,幕府逐步开始步入下一个阶段。《仁和寺日次记》承久二年(1220)四月十五日条记载,“今夜禅晓阿阇梨(故赖家卿子),于东山边诛”,即赖家的遗孤禅晓被杀。这样,公晓、阿野时元、道晓、赖茂、禅晓等将军的候选人便全部被肃清。同年十二月一日,三寅的着袴仪式盛大举行。翌日,为向朝廷报告,小山朝政上京,幕府借此向内外昭告源实朝死后的体制已然安定。朝廷方面也在同年十一月五日为怀成亲王举行了着袴仪式,为其翌年的践祚做好了准备。三寅与怀成一样都是出生于建保六年(1218),同为3岁。这种形式上拥戴幼主的体制,不约而同地几乎同时在朝廷与幕府中形成。
不过,该时期的《吾妻镜》中几乎没有体现朝幕关系的记录。因彗星祈祷的记录也不过是缘于九条道家忧虑其子,而非与后鸟羽的往来。除此之外,在后鸟羽卧于病榻之际,幕府曾派出后藤基纲赴京探病;京都发生火灾、大内里木作始以及立柱上梁时,大内惟义、惟信父子,五条有范曾派使者向镰仓送报消息,相关的记录仅此而已。当然,没有记录并不代表无事发生。《吾妻镜》作为后世的编纂史料,刻意不记载也是可能的。然而,毋庸置疑的是,朝幕关系已经冷到极点。
如果情况相反,即幕府对承久二年(1220)后鸟羽转变方针,即以追讨北条义时代替再建大内里为优先目标的动向毫无察觉,亦全无戒备、对策,那么承久之乱的爆发,对于幕府而言就是完全出乎意料且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下一章将详细展开这个问题。
(1) 日本古代的建筑施工流程基本上由“事始”、“木作始”(“手斧始”)、“立柱”、“上栋”等环节组成。
(2) 天皇、皇后等皇室的饮食。
(3) 大内里由内里(皇宫)与各官厅组成,而里内里指内里之外的临时皇居。
(4) 日本古代公家的一种庆祝仪式,一般在男童3岁时举行。幼童首次穿着袴(一种宽松裙裤),象征成长为少年。
(5) 骑射的一种,以镝箭射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