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进攻的镰仓方

3 进攻的镰仓方

迎战的京方

承久三年(1221)六月三日,在接到镰仓方兵至远江国府的军报后,京方召开公卿检议,决议以藤原秀康为追讨使,向北陆、东山、东海三道派出军队。关于军队的阵容,《吾妻镜》与“慈光寺本”的记述不尽相同,大致如下。

北陆道 宫崎定范、糟屋有久、仁科盛朝、大江能范

东海、东山两道(以下是为对美浓国要害的军势配置)

[阿井渡]蜂屋入道

[大井户渡]大内惟信、五条有长、糟屋久季

[鹈沼渡]斋藤亲赖、神地赖经

[板桥]萩野次郎左卫门、山田重继

[火御子]内海、御料、寺本

[池濑(伊义渡)]朝日赖清、关左卫门尉、土岐判官代国衡、开田重知、悬桥、上田

[摩免户]藤原秀康、佐佐木广纲、小野盛纲、三浦胤义

[食渡]山田左卫门尉、臼井太郎入道、惟宗孝亲、下条、加藤判官

[上濑]滋原左卫门、源(渡边)翔

[墨俣]藤原秀澄、山田重忠

[市肋]加藤光员

可见,京方军队由藤原秀康、秀澄兄弟等院近臣武士,大内惟信、佐佐木广纲、五条有长、小野盛纲、三浦胤义等重要的在京御家人,源翔等西面武士,山田重忠、重继父子、蜂屋、神地、内海、寺本、开田、悬桥、上田等美浓、尾张武士构成。按照“慈光寺本”的记述,其总数大概是镰仓方的十分之一,即“一万九千三百二十六骑”。

不过,“海道大将军”藤原秀康却将其中“山道、海道一万二千骑”“散于十二木户”,即采取分兵战术防守十二处栅 (2) 。当然,各个木户的兵力就更加少了,这显然是失策。“慈光寺本”也用“可悲”评述了藤原秀康在战术选择上的失误

另外,后鸟羽为加强军事力量,对武士以外的人员也进行了动员。宫田敬三指出,进入六月以后,后鸟羽不仅发出追讨宣旨命官军出动,而且还“对在京、在国的武士、庄官、寺社以及公家兵力进行了召集”。但是,“近国御家人、寺社势力拒绝参战”、“庄官等不愿参战”等问题接连不断,兵力召集的情况十分不理想

积极对策与消极对策

另一方面,北条时房行军至远江国桥本宿。“慈光寺本”记述了一段关于镰仓方的逸话,具体说来,即安房国筑井高重为与加入京方阵营的主人小野盛纲汇合临阵脱逃,结果,遭到了远江国打田党的攻击。为此,北条时房向军神奉上镝箭,并祈愿“此次交战速战取胜”。继而,还讲述了一段与京方有关逸话,即得知镰仓方东山道军的先遣部队已经抵达尾张国国府的消息后,美浓源氏重宗流山田重忠就战术向藤原秀澄献策。

山田重忠的战术,十分勇猛果敢,是非常积极的对策。具体来说,即将分散于十二木户的山道、海道一万二千余兵力集结于一处,由墨俣渡过长良川、木曾川,进攻尾张国国府。继而,击破远江国桥本宿的北条时房、泰时,再向镰仓挺进讨伐北条义时,最后转向北陆道讨伐北条朝时。然而,“天生的胆小武者”秀澄却认为存在被北陆道军的朝时与东山道军的武田、小笠原夹击的危险而拒绝了山田重宗的献策,并决定采取在墨俣迎击镰仓方的消极对策。与采用大江广元、三善康信的计策,放弃迎击,改用出击对策的镰仓方相比,双方的对比可以说十分鲜明。确实,山田重忠的积极对策能否奏效,在当时是无法预测的。但从结果来看,藤原秀澄的选择、决断却使京方亲手放弃了打开战况的机会。

恩赏的现实性

六月五日,镰仓方东海、东山两道军队抵达尾张国一宫后,召开军事会议,制定了进攻的作战部署。《吾妻镜》的同日条记录了如下部署。

[鹈沼渡]毛利季光

[池濑]足利义氏

[板桥]狩野宗茂

[摩免户]北条泰时、三浦义村、以下侍所祇候者

[墨俣]北条时房、安达景盛、丰岛、足立、江户、川越

可见,无论是京方还是镰仓方,都将主要兵力投入到了摩免户与墨俣的要害。

“慈光寺本”在这里插入了一段值得关注的叙述。行至美浓国大井户附近的镰仓方东山道军大将军武田信光对小笠原长清说道:“若镰仓方取胜则追随镰仓方,若京方取胜则追随京方。这才是武士秉弓矢之道的习惯。”但是,对武田与小笠原的态度有所预料的北条时房发出书信,提议若大井户、河合的渡河作战成功,则“奉美浓、尾张、甲斐、信浓、常陆、下野六国”,即以六国守护职作为恩赏。面对如此现实的恩赏,武田与小笠原立刻发兵渡河。当然,这里或有文学的润色与夸张。但是,在实际的战争中,武士们判断战况并选择加入具有优势一方的事例并不少见。可以说,“慈光寺本”的叙述恰是体现武士价值观、行动范式的一段逸话。

不过,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北条时房把握己方武将的性格、倾向,并以现实的恩赏阻止其倒戈的眼力与决断力。六国守护职的许诺也许有些夸张,但想必北条时房还是提出了一些令武田与小笠原心动的具体恩赏。与后鸟羽挑选的东海道大将军藤原秀澄相比,二者间存在无法跨越的差距。进一步说,这也是与后鸟羽之间的差距。后鸟羽在追讨院宣中以给予褒奖,在官宣旨中以允许参上、上奏院厅为恩赏。姑且不论畿内近国,但对于以东国为大本营的东国武士而言这样的恩赏究竟具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就未可知了。后鸟羽对东国武士现实认识的缺失,甚至左右了战局的胜败。

美浓之战

六月五日,面对由武田、小笠原率领,从大井户、河合渡过木曾川而来的镰仓东山道军,京方尽管进行了奋战,但大内惟信之子带刀左卫门惟忠战死,大内惟信本人从战场上脱逃,蜂屋入道负伤自尽,其子蜂屋三郎也战死,京方东山道军悉数败走。由此,武田、小笠原军开始向下游的鹈沼渡进军。

根据“慈光寺本”记载,上田刑部向负责防御鹈沼的京方神地赖经谏言称生命可贵,不如投诚,结果,神地赖经接受意见,向北条泰时投降。但北条泰时却说:“身为秉承弓矢之道的武士,付京方则应专为京方,付镰仓方则应专为镰仓方,非但不专,还不顾廉耻地前来投诚,简直岂有此理”,并将神地父子等九人斩首,以儆效尤。

然而,《吾妻镜》六月二十日条却记载了神地赖经在乱后被生擒的内容,因此无法断定神地赖经是否在此时被斩首。而“慈光寺本”的叙述也似在刻意赞扬北条泰时的正义感与纯粹。不过,这也说明在当时的武士社会中,既有像武田、小笠原一样为恩赏而动,同时见风使舵,必要时不惜倒戈的价值观,也有忠臣不侍二君、绝不背叛的价值观。

在此过程中,板桥方面荻野左卫门、山田重继(重忠之子),伊义渡(池濑)方面开田、悬桥、上田,火御子方面内海、御料、寺本浴血奋战,拼死防守,给镰仓方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但最终仍然兵尽力竭,或逃亡或战死。防御摩免户的藤原秀康、三浦胤义也斩杀了不少镰仓方武士,但最后也不得不撤退。食渡的惟宗孝亲、下条见镰仓方狩野宗茂、大和入道等渡河而来,一箭未发便匆忙逃亡。

在京方的防御栅被接连攻破的过程中,扼守上濑、出身摄津渡边党的西面武士源翔表现得异常勇猛。源翔骑马杀入敌军阵中,与敌人杀作一团,在驱马与敌人交错之际,一边大喊“我乃翔,我乃翔”,一边奋勇杀敌。但源翔最终也败走了。

山田重忠的奋战

六月六日一早,19岁的北条时氏与22岁的北条有时两位年轻武士,同大江佐房、阿曾沼亲纲、小鹿岛公成、波多野经朝、三善康知、安保实光等一起攻渡摩免户。箭矢未放便溃散败走的京方中,山田重忠与镜久纲(佐佐木广纲之侄)留下与镰仓方作战,但最后山田重忠败走,镜久纲自尽。

关于山田重忠,前文提及,他曾向藤原秀澄进言积极对策。山田重忠的本据地在尾张与美浓的交界处,出身美浓源氏重忠流。镰仓幕府成立以后,美浓国的国房流势力得到扩张,而重忠流则备受压迫。在系谱集《尊卑分脉》中,关于重忠、重继父子,开田重国、重知父子,木田重季,高田重朝、重村、重庆兄弟,小岛重茂,其侄重继、重通兄弟,足助重成等人,都有“承久京方美浓国大豆户被讨了”“承久京方被讨了”的注释。他们都是名字中有通字 (3) “重”的美浓源氏重宗流武士。为打开在当地的局面,重忠流武士选择了加入京方,但不遂所愿,在各处节节败退。当晚,东海道大将军藤原秀澄也放弃墨俣败走。

但山田重忠没有放弃。“慈光寺本”中,山田重忠率三百余骑转移至东海、东山两道的合流地杭濑河。在这里,山田重忠遭遇了武藏七党(以武藏国为根据地形成的七个同族武士团)儿玉党三千骑的袭击。山田重忠自报家门“我乃何许人也,有如所见。美浓、尾张之界,六孙王之末叶,山田次郎重定(重忠)是也”后,“举刀杀敌,火花四溅”,作战十分勇猛。转瞬之间,儿玉党百余骑便全部被歼,而山田重忠方也损失了48骑。其后,山田重忠指示部下,“敌退我退,敌进我攻”,并号令“众将士,殊死奋战”。但是,兵力的悬殊无论如何也难以扭转战局,最后,山田重忠也败走京都。于是,美浓之战仅历时两天便以京方大败告终。

美浓源氏(国房流与重宗流)略谱

走投无路的京方

六月七日,北条时房、泰时等镰仓方东海、东山两道军在美浓国附近的垂井、野上宿召开军事会议。此时,三浦义村提议在北陆道军上京之前出兵要害。《吾妻镜》同日条如下记录了军事部署的情况。

[势多(濑田)]北条时房

[手上]安达景盛、武田信光

[宇治]北条泰时

[芋洗]毛利季光

[淀渡]结城朝光、三浦义村

地名“势多”一般称“濑田”,本书采用比较常用的“濑田”。

另外,翌日,由北陆道进攻的北条朝时、结城朝广、佐佐木信实等镰仓方,同率领越中在国武士的宫崎定范、糟屋有长、仁科盛朝、友野(伴野)远久等京方交锋,并获得胜利。镰仓方北陆道军的上洛也迫在眼前。

在同一天的六月八日,京方藤原秀康与五条有长负伤返回京都,在摩免户上报了败战的消息。院中一片哗然,坊门忠信、源(土御门)定通、源有雅、高仓范茂等院近臣公卿也出动赴宇治、濑田、田原方面进行防御。

穷途末路的后鸟羽将希望寄托在了比叡山延历寺的僧兵身上。在院近臣二位法印尊长的宅邸同土御门、顺德两院及雅成、赖仁两亲王等进行评议后,后鸟羽于六月八日傍晚御幸比叡山。当日,后鸟羽率领了身穿甲胄的源通光、藤原定辅、藤原亲兼、藤原信成、藤原隆亲等公卿、殿上人与尊长,还带上了囚犯一样的西园寺公经、实氏父子。年幼的仲恭天皇也同行行幸,与后鸟羽一起停留在西坂本的梶井御所。二位亲王留宿十禅师(日吉山王七社权现之一)。但第二天六月九日,延历寺方面传来的却是“众徒之微力”难抵“东士之强威”的冷漠回复。次日,后鸟羽等人无奈、失望地返回了高阳院殿。

延历寺的众徒历来以祈祷的宗教手段守护京都,从未采过用武力。与攻破京方武士进攻而来的镰仓方武士进行战斗,并以此保卫京都,对于延历寺的众徒而言是完全无法想象的。后鸟羽大概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后鸟羽已经被逼入穷途末路,只能寄希望于此。结果,只有一些恶僧(长于武艺的僧人)加入了京方。六月十日还御高阳院殿当日,后鸟羽便解除了对西园寺父子的制裁。后鸟羽大概从此时已经开始考虑令这对与幕府关系密切的父子进行和平交涉了吧。

单薄的阵容与兵力

即便如此,后鸟羽还是在六月十二日向各处派出了京方军队。《吾妻镜》同日条记载了后鸟羽的军事安排。

[三穗崎(水尾崎)]美浓竖者观严等一千骑

[濑田]山田重忠、伊藤左卫门、山僧等三千骑

[食渡]大江亲广、藤原秀康、小野盛纲、三浦胤义等二千骑

[鹈饲濑]藤原秀澄、长濑判官等一千余骑

[宇治]源有雅、高仓范茂、藤原朝俊、伊势清定、佐佐木广纲、同高重、快实等两万余骑

[真木岛(槙岛)]安达亲长

[芋洗]一条能信、尊长

[淀渡]坊门忠信

“慈光寺本”中没有记述宇治、濑田之战,因此本文的相关叙述以《承久记》的“古活字本”为依据。“古活字本”与《吾妻镜》有两点不同之处,一是熊野、奈良的恶僧加入了宇治的防守;二是兵力布置不同,具体来说,即宇治与供御濑各一万余骑,芋洗与淀各一千余骑,槙岛(真木岛)与广濑各五百余骑。不过,即便将坊门忠信、高仓范茂、一条能信等现役公卿、近臣的僧侣以及熊野、奈良的恶僧全部算在内,总数也不过两万余骑。京方不得不以这样单薄的阵容与兵力进行最后的攻防战。

(1) 武家男子举行成人仪式“元服”时,为成年男子戴“乌帽子”、起名的人。“乌帽子亲”往往会充当“乌帽子子”在社会上的庇护者。

(2) 防御敌军进攻的设施、城寨。

(3) 名字中自祖上世代继承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