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研究的内容

二、工程地质学研究的内容

工程地质学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①区域稳定性研究与评价,是指由内动力地质作用引起的断裂活动、地震对工程建设地区稳定性的影响;②地基稳定性研究与评价,是指地基的牢固、坚实性;③环境影响评价,是指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根据工程地质学学科发展和工程建设事业的需要,目前工程地质学主要包含工程岩土学、工程动力地质学、区域工程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环境工程地质学等分支。

1.工程岩土学

工程岩土学是一门为工程建设研究岩石和土的成分、结构、构造和工程地质性质的形成及其变化的科学,对保证各类工程建设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持久稳定和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开展整个工程地质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2.工程动力地质学

工程动力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工程地质作用,以及它们的形成条件、发生发展规律,动态趋势和防治措施的科学。地壳表层上的土和岩石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时刻受到自然营力引起的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以及人类的各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并导致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研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发生、发展的条件及活动规律,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其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措施,是工程动力地质学的主要任务。

3.区域工程地质学

区域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指明不同区域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的区域规划、改造不良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提供依据的科学。其核心内容是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形成的特点和规律,预报它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可能发生的变化;提出区域稳定性和地质环境综合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制图,为经济建设的规划和合理布局服务。

4.专门工程地质学

专门工程地质学也称工程地质勘查学,是工程地质学的实践分支学科,是研究工程地质勘查的原理和技术方法的学科。重点研究各种勘查技术方法的正确选择,配置勘查工作的合理安排与布局,勘查资料的获取与整理,以及在专门性工程地质勘查中如何选择优良建筑场地,分析工程地质问题等。

5.环境工程地质学

环境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各类经济和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更科学地合理利用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的一门科学。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协调是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的核心,通过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和制约,以及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作用和破坏,导致地质灾害或病害发生表现出来。

工程地质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工程学科,在国民经济的许多行业中都离不开工程地质工作。结合各个行业的工程特点和要求,工程地质学不断产生了新的学科方向,如城市工程地质学、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道路工程地质学等,这些新的学科方向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工程建设安全、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